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再談Ainge搞砸了

關於是的,Danny Ainge搞砸了 - 2015 Celtics選秀 ,在PTT與某些網站有許多回應,就再多寫一篇來做更詳細的說明。


首先,要先把問題再聚焦,把不屬於想討論的範圍的問題給排除掉。





選誰不是本文關心的重點



第一個是關於塞爾提克今年選的四名球員究竟如何,特別是對Terry Rozier的選擇。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本文想關切的議題,我更關切的是整個選秀操作的方式,與背後隱含的問題,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球員,整篇文章更沒有提到哪一個球員。


因此關於球員的問題,這裡就完全略過不談。










▲ Rozier引起兩極評價 (Zimbio/ Grant Halverso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就像在文章裡說的,即使2004年選秀會Ainge真的向上交易成功選到了Robert Swift,結果反而可能更糟。不管Danny Ainge選得球員是你喜歡或不喜歡,沒有哪個人能保證自己相中的球員一定會有成績,連Red Auerbach都曾經選過Michael Smith這種笑柄,更遑論其他人。不管選到了甚麼樣的球員,就是接下來的夏季聯盟、熱身賽來見真章,畢竟夏季聯盟、熱身賽的強度就與NCAA有所不同,當然就更別提真正的NBA戰場。





不堅持坦克不是搞砸的原因



其次是有些朋友提到要不是這個球季塞爾提克擠入季後賽,讓球隊從樂透選秀跌到了第十六順位,現在也不會有選得不好或是無法向上交易的問題,因此問題是出在塞爾提克沒有貫徹坦克(Tank)才是根源。


首先,跟前面一個問題相類似,問題跟選了誰與第幾順位選無關,順位高有可能讓Ainge的難度降低一些,但這中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


必須要說,如果從球季中的交易一路看文章到季後賽,我一直都認為Ainge是真的想坦克。不管你從他2003年接手塞爾提克後的運作手法,或是過去兩個球季的交易,Ainge是一個會用坦克戰術來拼選秀順位的總管。這個球季從他將球隊的主力球員透過交易換成選秀權、TE與合約即將到期的板凳球員,你都可以看到他努力的痕跡。


少數可以質疑Ainge沒有盡力「坦克」的,也只有在交易大限前換入Isaiah Thomas的這筆交易。透過這筆三方交易,塞爾提克換入了Thomas、Jonas Jerebko與Gigi Datome,而從這筆交易後塞爾提克就成了聯盟裡最火熱的球隊之一。










但看看這筆交易的內容,如果簡單的拆成兩部分,第一個部分塞爾提克利用Tayshaun Prince的殘餘價值向活塞隊換來了Jonas Jerebko與Gigi Datome,兩個原本被媒體認為會被直接waive掉的球員。雖然最後起了大作用,但更像是為了賭一把,來評估未來能不能做為低價續約之用,只是JJ最後打得太好,可是本質上Ainge還是遵循坦克戰術。


而另一個交易則是用總教練Brad Stevens在第四節根本不敢用的Marcus Thornton加上一個來自騎士隊的首輪選秀權就換到有聯盟先發球星水準的Thomas,恐怕沒有多少總管能夠拒絕這樣的交易條件。


真正沒有坦克成的原因是這些從各隊冷板凳找來的球員(含Crowder)不管是為了爭一口氣或是為自己的下一張合約打拼,他們並不想放棄自己、放棄球季、放棄球隊,Crowder那句「我是個籃球員,我不懂甚麼叫做放棄與輸球。」才是關鍵。











▲ Crowder是塞爾提克從樂透到季後賽的關鍵人物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當然你可以怪Ainge沒有貫徹意志,沒有向2007年一樣讓主力球員「養傷」或是幹嘛不像其他球隊直接waive掉這些球員,讓他們有機會「做亂」。只能尊重這樣的想法,但這不是塞爾提克之所以為塞爾提克的原因。


最重要的,就觀察NBA歷史的心得,坦克後的選秀補償跟坦克所帶來的態度問題相比,往往是得不償失。





從極端積極到極端保守



接下來,讓我們繼續來看選秀的問題。


這個球季我們手上握有兩個首輪、兩個二輪選秀權,2016年就先前Boston Globe的統計,我們可能會有四個首輪、四個二輪選秀權,2017年有一個首輪、兩個二輪。光看這三年裡我們就一共有七個首輪與八個二輪選秀權,如果願意,塞爾提克可以把整個陣容完全用新秀來填滿來個徹底的大換血。


當然,這是最極端保守的例子,完全不用來交易,讓所有選秀權的時間價值歸零。這顯然不會是塞爾提克想要的結果,你不會想要打造一隻都是菜鳥的球隊,因此這甚至可以說是最糟糕的結果。在天秤的另一端,自然就是這十五個選秀權最後一個不剩,通通換成現貨或是其他選秀權、TE等各種可能。


當然,這個情況已經不可能成真,因為其中至少今年的四個選秀權已經歸零變現,成為我們名單中的四個菜鳥。


選秀會,或者我們該說從球季的交易截止日開始,球隊能採取的策略除了上面兩個極端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選擇。


你可以像Thomas的交易一樣,用個選秀權來搭配原本賣相不是那麼好的球員,讓你能夠換到即戰力;也可以像Ainge盤算的向上交易;可以向下交易更低的選秀權加球員;或是乾脆用你手中的選秀權來交換未來的選秀權,就像是期貨到期了去轉倉一樣,只要你找得到對這年新秀有興趣的球隊。


如果再加入未來的選秀權,陣容裡的球員,將會有各種的可能性。


從球季結束到選秀會甚至更早,Ainge領軍的塞爾提克制服組必然與許許多多的球隊談過各式各樣的交易,理論上也應該有各種可能的因應方案。但我們看到這次選秀的情況是甚麼呢?塞爾提克不只想交易這四個選秀權,還一口氣加碼拿出六個選秀權(據說有四個是首輪)向黃蜂隊洽談交易第九順位。如果這是峰頂,那到最後一筆交易也沒談成,一次選了四個菜鳥入隊,既沒有向下交易也沒有向後交易,就可說是谷底。










▲ Winslow有多好?恐怕很多塞爾提克球迷想知道  (Zimbio/Grant Halverso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等於在一屆的選秀會裡經歷了從極端積極到極端保守。當細節開始慢慢的傳出,看到這種變化,質疑球隊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應該是非常基本、非常正常的反應,而進一步去探究背後的原因更是不管媒體或是球迷都應該去思考的事情。特別是Ainge並不打算在這個選秀會裡用上手中所有的四個選秀權,但很顯然的,拿著手中的資產,塞爾提克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買家。


也許你慶幸黃蜂隊沒有接受塞爾提克的包裹,但這其實背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先前討論過的為什麼拿出六個選秀權居然換不到一個第九順位,顯然的,塞爾提克自認為的資產與其他球隊間有相當的落差,而這個落差其實不只存在於這次選秀會,過去兩年已經出現過不只一次。第二個問題則是為什麼塞爾提克會出六個選秀權,還包括你我都知道應該會很有價值的2016年籃網沒有任何限制的選秀權?而且看起來一點也不是兒戲。


就像前面說的,別人拿三個首輪選秀權是要換取Paul Pierce、Kevin Garnett這樣的名人堂球星,而我們的總管拿自己辛苦兩年蒐集來的六個選秀權,其中可能有四個首輪居然只是要去交換第九順位?這恐怕不是一句好險沒換成功就可以輕易放過的事情。


「也許我們積極過了頭,有一瞬間,我想:『哇!這可能有些失控。』我們將太多的籌碼放在一個年輕球員身上,因此我不沮喪,就長期而言,這也許是最好的情況。」這是Ainge自己的說法,顯然的,他也知道給黃蜂隊的那個包裹實在太不合常理。





為什麼Ainge搞砸了?



回到前頭,從選秀會前的諸多談話,可以知道Ainge並不打算自己用掉手上的四個選秀權,在球隊的規劃裡應該至少有部分的選秀權應該透過交易,可能是最後傳出來的向上交易到前十順位換成Justise Winslow或某個新秀,或是將其中幾個選秀權跟其他球隊做交易來補強塞爾提克陣容上的缺點。


但最後,塞爾提克甚麼交易也沒做成,又讓球隊的陣容明顯的朝一端傾斜,經過一個選秀會,塞爾提克的問題不但沒有減少,好吧,減少了四個惱人的選秀權,還更增加了許多新的問題,帶著更多問號準備接下來的自由球員市場。


塞爾提克有沒有預期過這樣的結局目前沒人知道,但Ainge搞砸了,他真的搞砸了。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是的,Danny Ainge搞砸了 - 2015 Celtics選秀

 










▲ 據說總教練Stevens曾在選秀會中問Ainge這樣的陣容該如何是好? (Zimbio/ Darren McCollest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毫無疑問的,塞爾提克是這次選秀最大的輸家之一。兩個首輪選秀權加上兩個二輪選秀權,一口氣選了就需求面而言最不需要的三個後衛,與一個六呎八吋但球隊最渴求的籃框保護者,讓滿心期待的球迷無論在酒吧、網路上噓聲四起。


很怪異的,塞爾提克雖然有兩個首輪選秀權,但一個第十六順位一個第二十八順位,就基本價值而言根本不值得讓球迷有太多的期望,只是在球團老闆群與副總裁Danny Ainge從季中交易開始一路吹噓,到了選秀會前更是讓大家相信塞爾提克將會做出幾筆大交易成為大贏家,讓球迷的期盼到了與手中籌碼不相符的高點。


最後就像是氣球最後終將消氣,只可惜塞爾提克不是歡慶後數天逐漸消風,而是在瞬間爆破。


選秀結束後,老闆Wyc Grousbeck被形容為落荒而逃。但這可說是極讓人失望的選秀會,負責操盤的Ainge不僅沒有太多媒體的究責,反而出現如球隊電視球評Brian Scalabrine所說的其他球隊不願意交易是因為不想再被Ainge「欺騙(Bamboozled)」,或是CSNNE的Michael Felger的Why are people not second-guessing Ainge?,或是CelticsLife.com的Danny Ainge may be too good at his job


一瞬間,你會以為Ainge不但向上交易成功,還一口氣換到了選秀狀元。但事實上,Ainge用了據說高達六個選秀權想交易第九順位要選Justise Winslow,但最後黃蜂隊卻不為所動的留下第九順位選了威斯康辛的中鋒Frank Kaminsky。眼見大勢將去,塞爾提克又將同一個包裹交給了第十順位的熱火隊,順便外帶陣容上的球員隨你挑的條件,熱火隊的確選了Winslow,卻是自用而不是拿來交易。


到此時,塞爾提克的選秀就註定將會一敗塗地。


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看這次塞爾提克的選秀。





Ainge真是鬼見愁的交易高手?












▲ Ainge真能與West並肩? 

(Zimbio/

 Lisa Blumenfeld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就像上面列的幾篇報導,Ainge似乎是近代NBA最偉大的總管,一個連歷史上少數可以跟Red Auerbach並肩的偉大Jerry West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物。不可否認的,2007年籌組GAP連線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大手筆,也是少數老將偶像團體真的築夢成功的例子,但這也是少數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兩筆交易,細節可以參考拙作GAP 重返榮耀系列,那絕對是歷史上最值得稱頌的傑作之一。


另一個Ainge最讓人稱道的交易,則是GAP走到盡頭後,用Paul Pierce、Kevin Garnett與Jason Terry當籌碼送到揚言要灑錢追逐冠軍的布魯克林籃網隊,交換了Keith Bogans、MarShon Brooks、Kris Humphries、Kris Joseph、Gerald Wallace,以上這五名球員對塞爾提克的幫助有限,幾乎就是為了讓雙方交易價值相符的支票,真正讓許多人稱許的是籃網隊送出了2014、2016與2018三個首輪選秀權。


這筆交易讓Ainge聲名大噪的最主要原因是籃網隊在收下Pierce、Garnett與Terry後不但沒有王者之風,反而一路跌跌撞撞,二月份Terry就被打包送往國王隊,直到最後才以44勝38敗,可說是低標進入季後賽,第二輪只撐了五場就被熱火隊給結束了球季。球季結束後,籃網隊完全無意續約Pierce,而Garnett也在今年球季中回到了灰狼隊。


籃網隊租用了三名老將不到兩個球季,只換到了一場空。











▲ Garnett與Pierce讓籃網成為笑柄 
(Zimbio/ 
Ronald Martinez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就另一方面來看,一心想成為媒體焦點的籃網隊用了三個未來的首輪選秀權,就換來了兩個半的名人堂球星,同時還丟掉了Humphries、Wallace兩張根本沒人願意接手的肥約,事實上,這兩張肥約塞爾提克也一直沒能脫手,Humphries最後化成了Trade Exception與第二輪選秀權,Wallace則繼續成為季將到來的暑假交易籌碼。


如果用了三個首輪就換到Garnett、Pierce與Terry的籃網是失敗者,那用六個選秀權卻換不到第九順位或是Winslow的Danny Ainge該如何評價呢?


顯然,波士頓的媒體與專欄作家們並沒有給我們一個交代。





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講到選秀評價,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早年曲爺對當年Auerbach大膽提前一年挑選Larry Bird的評語,大多數的球隊是寧願一鳥在手,勝過眾鳥在林,而當年的Auerbach則是提早一年強自己心中的最佳球員Bird,不僅沒有一鳥在手,而是更進一步的讓一鳥在林,冒著Bird隔年不簽約可重返選秀的風險,也要提前下注。


這可是對這位史上最佳總管的膽識、勇氣與眼光的最高讚賞。


很顯然的,這回黃蜂隊與熱火隊都選擇了一鳥在手,而不願意接受塞爾提克的眾鳥在林包裹。


即使,黃蜂隊的老闆Michael Jordan的風評不佳,但第十順位的熱火隊可是由史上另一個可以Auerbach、West並肩的老狐狸Pat Riley掌舵,難不成Riley也跟其他總管一樣畏懼Ainge的盛名,寧願選錯也不肯交易?











▲ 黃蜂隊為了Kaminsky放棄六個選秀權 
(Zimbio/ 

Streeter Leck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選秀結束後,Ainge表示球隊已經竭盡全力向上交易,但無奈「the asking price was too high」,但就目前所揭露的資訊,我們只看到塞爾提克拿出口袋裡的六個選秀權向第九與第十順位的黃蜂與熱火兜售,卻沒看到這兩支球隊有甚麼回應,讓人難以明白所謂的對手開價太高的水位究竟有多高。


可以想像這樣的畫面,電影裡一個被逼到盡頭的警官走入賭場,孤注一擲的拿出自己僅有的警徽與佩槍,氣勢萬千的放在賭桌上,只見黑道老大一陣冷笑,就連人帶槍的從後門給扔到了子母車去。


塞爾提克在選秀權放上交易桌的除了選秀權外,剛好就是球隊過去三年的首輪選秀成果。最資深的Jared Sullinger這個球季終於被證實了有嚴重的體重問題,瞬間從前途似錦的籃板大前鋒成了現代版的Oliver Miller,身價可說是生涯的低點,要找到球隊願意冒著球迷在觀眾席高舉「大麥克套餐」標與揶揄的風險恐怕不容易。第二年的Kelly Olynyk雖然成績有些許進步,但在季後賽一把讓Kevin Love的肩膀脫臼後,光要洗刷自己缺乏運動員精神與莽夫的形象恐怕得要花上三、五年,即使有球隊願意接手,恐怕也只能以流血價出脫,顯然也不會是個好的籌碼。至於三人中最被塞爾提克球迷期待的Marcus Smart是去年選秀的第六順位,光被Ainge拿出來放入包裹尋求交易今年的第九或第十順位就已經讓人傻眼,更別提選秀後他還繼續成為籌碼再尋求交易。











▲ Sullinger的身價跌落谷底
(Zimbio/ 

Jim Rogash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雖然Ainge一貫的否認將Smart放上牌桌,但塞爾提克的球員缺乏吸引力的問題反而更加明顯。


讓塞爾提克球迷頗為不平的是Ainge的包裹裡有球隊最佳的資產,明年度籃網隊的首輪選秀權,在籃網隊今年只是勉強進入季後賽,暑假裡可能會再失去成為自由球員的中鋒Brook Lopez下,這個首輪選秀權可說是一腳踏入了樂透區,價值無限。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今年拿到第九順位的黃蜂隊上個球季正巧也跟籃網隊一樣擠入季後賽,這個球季遭遇了許多亂流後跌到了東區第十一名,手中的選秀權也才排名第九順位。如果塞爾提克願意花六個選秀權來換自己手中的這枚第九順位,那包裹裡的籃網隊2016選秀權有多少價值就在明顯不過,至少,在Ainge的眼裡是不如今年的第九順位,那能夠挑到自己目標Kaminsky的黃蜂隊究竟有甚麼理由要接受這樣的條件呢?


突然間覺得價值六個選秀權的Kaminsky未來的壓力無比沉重。





選秀權的價值



顯然的,對黃蜂與熱火而言,眼前看得見的活跳跳待選球員,遠比塞爾提克期許的未來更有吸引力。那Ainge過去兩年一心蒐羅的選秀權價值究竟何在?


也許,我們可以把選秀權看成是種期貨,當約定的時間(選秀會)降臨時,球隊可以拿著他來換取選擇架上球員的權利。與期貨相同,選秀權具有時間的價值,跟期貨的時間價值會隨時間下跌不同的是選秀權的價值有可能隨著時間更加水漲船高,就像塞爾提克對籃網隊明年選秀權的期望越來越高一般,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像塞爾提克自己手中的2015選秀權一樣,在球隊打入季後賽後就變得乏人問津。




▲ Smart只一年就成了交易桌上的籌碼(Zimbio/ Jim Rogash/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跟期貨不同的地方是,如果你傻傻的沒有將手中的原油期貨賣出,當你的車沒油時還是只能乖乖的去加油站去排隊,而不是到自己的車庫按下按鈕來提煉一桶95無鉛自用。但當你沒有在最後一刻賣掉手中的選秀權,下場就是一下子球隊休息室裡多了四個菜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選秀權的價值,從熱火隊以網羅一線球星打造三巨頭開始NBA的建隊思維就已經大幅轉向,利用薪資空間與隊中的超級球星當號召,遠比選秀權更為重要。雖然今年奪冠的勇士隊可說是靠著一手選來的Stephen Curry與Klay Thompson為基礎,但這中間也是靠著選秀與交易並用的模式,一步一步的從谷底翻身,花了六到八個球季才有這樣的成果,而不是靠著蒐羅大量的選秀權來走短線。


事實上,這並不是塞爾提克第一次在交易桌上吃癟。上個暑假在Love的爭奪戰裡,Ainge同樣拿出了手中的選秀權當籌碼,搭配Sullinger、Olynyk等年輕球員供挑選,但卻在灰狼隊希望能有即戰力的考量下敗了下來。最後灰狼隊從騎士隊手中收下了前狀元Anthony Bennett,2015的狀元Andrew Wiggins與七六人隊的Thaddeus Young,最後還自力救濟的拿到了今年的選秀狀元Karl-Anthony Towns,成了今年選秀會的贏家。





2004年選秀會的翻版?



這個大虧輸的選秀會後,卻讓我想起來十年前的另一場選秀會。一年前掌權的Ainge透過幾筆交易,讓2004年的塞爾提克手中握有三枚首輪選秀權,但跟今年有些類似,在總教練Jim O'Brien含恨引退下,Pierce帶著一群蝦兵蟹將拼勁全力的打出36勝46敗,剛好以第八順位擠入季後賽,讓塞爾提克自己的首輪選秀權頓時從有機會拼狀元的樂透籤成了第十五順位(還比今年高一順位),而將Antoine Walker換到小牛隊拿到的選秀權只有第24順位,三方交易中拿到的活塞隊選秀權也只有第25順位,加上第40順位,可說比今年要好上一些。




▲ Al Jefferson是2004年選秀的一大亮點 (Zimbio/ JElsa/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選秀會前Ainge也同樣大張旗鼓的拿手中的幾個選秀權要向上交易,當時引來波士頓許多資深專欄作家的訕笑,最後的結局也與今年相同,在陣中的球員缺乏吸引力下只能乖乖的用手中的選秀權進場買貨。


最後,塞爾提克挑了Al Jefferson、Delonte West與Tony Allen,Jefferson與Allen已經邁入第十一個球季,Big Al更成為換來Garrnett的基石,West也有八年職業生涯,可說是非常成功的一次選秀。


而原本Ainge想要交易的標的呢?當年據說是Ainge最愛的Robert Swift跌到了第12順位,只在聯盟裡撐了四個球季,得分與籃板相加還不到二位數,可說是徹底的失敗。但不離不棄的Ainge在2009年將他找來參加夏季聯盟,但也無法挽救他的職業生涯。




▲ Robert Swift的墊板生涯 (Zimbio/ JElsa/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也許這樣回頭看看歷史,會讓人鬆了口氣Ainge口中的煙火沒有成真。


無論如何,Ainge搞砸了,而我們也應該誠實大聲的說出來,而不是繼續假裝眼前的副總裁還穿著衣服。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東北密蘇里州大的驕傲 - Harry Gallatin

 











▲ 尼克名將Harry Gallatin(
www.rantsports.com


台灣總統選舉在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贏得國民黨初選後開始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她的學歷問題更成為新一波的攻防焦點,連帶的讓她的母校東北密蘇里州立大學成了最新的「名校」,無論你的立場為何,但做為一個運動迷這間學校卻有一個你應該要認識的歷史級名將。


許多人都知道NBA的年度最佳總教練獎得主會拿到一座以前塞爾提克名教練Red Auerbach為名的獎座,但你可能不知道當1962-63球季NBA第一次頒發年度最佳教練獎時得獎的卻不是當年正帶領塞爾提克邁向五連霸的Auerbach,反而是一個剛從大學籃壇到NBA執教的菜鳥教頭贏得歷史的第一做年度最佳教練獎。


這個菜鳥教練叫做Harry Gallatin,而他就畢業於東北密蘇里州立教師學院(Northeast Missouri State Teacher's College)。這所創立於1867年的學校幾度更名,後來更名為東北密蘇里州立學院後又成為大學,最後在1996年更名為Truman State University,是為了紀念密蘇里州出身的美國第33任總統Harry Truman(1945~1949)。











▲ 美國總統Harry Turman(
en.wikipedia.org


美國是個教育非常普及的國度,除了全美等級的學校之外,有非常多地區型的大學,光是NCAA第一級就有超過四百間大學,而這所東北密蘇里州大則是屬於NCAA第二級的學校,從原本的校名就不難理解是做坐落於密蘇里州東北部的大學。但請特別注意這裡的第一級、第二級其實是NCAA在體育方面的分級,跟學術成就無關,例如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是間NCAA第三級的學校。





因緣際會進入東北密蘇里

















Gallatin是1927年出生於伊利諾州,一路在家鄉就讀,1944年由家鄉的Roxana高中畢業。他的運動神經極好,幾乎每項運動都能來上一手,除了籃球外,他也曾經在小聯盟裡打滾。Gallatin在Roxana高中時就已經是個以籃板見長的明星球員,畢業後他先加入了海軍服役十五個月,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海軍可說是當時藍球菁英的集散地,Auerbach就曾經是海軍的籃球教練。退伍之後他的球友Ralph Pink將他介紹給當時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教頭Boyd King,靠著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籃球獎學金Gallatin才得以繼續學業。


「我選擇東北密蘇里的原因是我的好朋友Ralph Pink。」Gallatin曾經這麼說。「那時有許多來自伊利諾州的球員一起加入了東北密蘇里,當時我們都剛從軍隊退役,而我剛好認識Ralph。由於我們常在一起打球,最後Ralph把我們集合起來,希望我們能一起替東北密蘇里效力。」


另一個選擇東北密蘇里的原因是Gallatin對自己的學業成績並沒有自信,雖然高中時的成績還過得去,但他沒有把握自己能夠符合大學的學業標準,而東北密蘇里對學業的要求較低完成了他進入大學的夢想。


「當時東北密蘇里的學業要求比現今低得多,」Gallatin笑著說。「Truman大學現在是被認為是間一流的學府,我們總開玩笑說現在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獲得入學資格。」


不知是戰時的經歷讓Gallatin開了竅,還是因為身處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緣故,Gallatin只花了兩年就拿到了大學文憑,之後1954年還在愛荷華大學拿到了體育碩士學位。


這兩年裡Gallatin都獲選入MIAA(Mid-America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Association)的第一隊,也連續兩年帶領東北密蘇里州大打入了NAIA的季後賽。第一年Gallatin帶領球隊拿下30勝2敗,這是校史上唯一一次的30勝球季,之後一路過關斬將淘汰了密西西比州的Delta State、加州的Whittier,最後敗在Arizona State - Flagstaff(現在的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手下。


隔年,東北密蘇里鬥牛犬又拿下了29勝2敗的成績,但NAIA季後賽裡第一輪就栽在正宗的Arizona State的手下。兩年只輸了四場比賽,東北密蘇里不只贏球還幾乎場場摧毀對手,在59場勝利中有47場勝分超過10分,其中有20場贏了至少30分,可說是當時大學籃壇的一方之霸。


「事實上我們比大部分的對手都更高大,最矮的球員也有六呎五吋吧。」六呎六吋的Gallatin說。


在這被稱為東北密蘇里校史最輝煌的兩年裡,Gallatin平均可以攻下13.2分,在那個籃球才剛起步的階段,是非常厲害的得分手。有文獻記載他在大學留下70.3%的命中率,但這應該場美麗的誤會,因為大一時沒有紀錄出手的統計數字,Basketball-Reference就將他的生涯投籃命中率給自動統計為70.3%。但光從他大二只有38.3%,推算回去大一得要有百分百的投籃命中率才有可能達到生涯七成。





鄉巴佬入紐約



1948年Gallatin提前從東北密蘇里州大畢業,當時他以為同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炸彈隊會挑選自己,但最後Gallatin被遠在千里之外的尼克隊所挑走,炸彈隊用第七順位挑選了康乃爾大學的Robert Gale。


沒錯,就是那個康乃爾,事實上當時常春藤大學球員相當搶手,那年波士頓塞爾提克用第三順位挑選了哈佛大學的George Hauptfuhrer,最後這兩個人都沒有打過任何一場職業球賽。(關於塞爾提克早期愛亂選麻州當地的球星,可以參考拙作<選秀的故事> Bob Cousy(十之三)第一個狀元籤 


官方的說法是他在第二輪的第40順位被尼克隊給選上,但由於當時NBA根本還沒誕生,而NBA的前身BAA也才剛打了一個球季,還處於草創的階段,情勢可說是一片混沌。第一年有11支球隊的BAA打完一年後剩下8支,一樣風雨飄搖的NBL有四支球隊移籍到BAA,因此當時選秀除了第一輪的前十二順位外可說是一團混亂。有些紀錄將Gallatin記載為當年尼克隊的第一選擇,這跟實際的情形有點落差,因為當年尼克隊在第一輪第四順位挑選了當地的明星球員Dolph Schayes,但當時還在NBL打拼的三城黑鷹隊(現在老鷹隊前身)也在選秀會裡挑上了Schayes,並將簽約資格讓渡給了雪城國家隊(現在的費城七六人隊前身)。


當時每個職業聯盟各自為政,國家隊以高出尼克隊一倍的七千五百塊美金簽下了Schayes,因此紐約出身的Schayes從來沒打過尼克隊,倒是經歷了國家隊由NBL到NBA在搬家到費城更名為七六人隊的一連串歷史,在改換費城球衣後一年,Schayes才高掛球鞋。


就這樣,Gallatin成了那年尼克隊選秀上的最高順位球員。


「這是夢想成真,我對紐約真的一無所知。那是我第一回從聖路易搭機到紐約,紐約市的噪音與混亂真讓我大開眼界,到處都是亂竄的計程車,你得要身處其中才能真的感受到,到處都是人,每個人好像永遠都是來去匆匆。」像是個鄉巴佬初入紐約的Gallatin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熱愛籃球,而尼克隊用他們的第一順位選擇了我,因此我知道他們認為我具有某些他們在追尋的能力。」





NBA史上第一個鐵人與籃板專家



菜鳥球季的Gallatin平均可以拿下8.3分,六呎六吋兼打中鋒與大前鋒的他在當時的尼克隊裡可以排上第四號得分手,季後賽裡更進步到了12.0分。雖然職業前兩年NBA還沒有導入籃板數據的統計,但很快的,Gallatin就以籃板成了圈裡的知名人物,而他的籃板能力與打死不退的強悍態度也讓他贏得了「The Horse」的綽號。


「我想自己有些幸運,因為當時聯盟並沒有太多優異的長人與籃板手,但我真的很會抓籃板。」Gallatin謙虛的說。「我想那是項自己一直都能有好表現的特長,一個讓其他人刮目相看的天分。」


「場上我最愛的就是拼搶籃板,確保球隊能夠搶到球,並努力奉獻。」Gallatin說。「我覺得無論如何自己都得要奉獻一切,贏球是第一要務,不管是哪種運動,只要是有助於贏球,球員都應該專注其中。我只是遵循教練的指示並做出貢獻,我試著做任何有助於球隊贏球的工作,並幫助球隊進入季後賽。」


職業生涯裡Gallatin的平均籃板數字都未曾低於10個,1953-54年更以15.3個籃板登上聯盟籃板王的寶座,生涯平均抓下11.9籃板在NBA史上能排上第18位,而他在1952-53年面對活塞隊時單場抓下33籃板是尼克隊的單場紀錄,之後被自己的子弟兵Willis Reed追平。


「周日晚間我們剛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結束一場比賽,當晚就搭火車經由費城轉往韋恩堡,隔天下午就出戰活塞隊。」Gallatin回憶著。「誰會想到單場33個籃板會發生在這麼個舟車勞頓後的夜晚,至少不是我。但人們總說運動員最好的表現,往往是在極度疲憊或是狀況不佳的情況發生,因為你完全的放鬆。這可能是我職業生涯最佳的演出。」


除了籃板,Gallatin另一個為人所樂道的是他的耐戰,他是聯盟早期的鐵人,連續替尼克隊出賽610場依舊是隊史紀錄,而在十年生涯裡他連續出賽了682場例行賽與64場季後賽。


「成為第一個締造連續出賽紀錄的球員是我一直引以為傲的,但比較少被人注意的是我從初中、高中、大學甚至十年職業生涯,我連一場練習都沒錯過,我想這是很少有球員能夠達到的。」Gallatin自豪的說。


靠著籃板能耐,Gallatin成為當時聯盟裡首屈一指的中前鋒,當1950-51球季舉行第一次明星對抗賽時,Gallatin就一舉入選,並連續入榜了七回,其中有四回擔任東區的先發球員。


「能跟聯盟裡最棒的球員們一起打球是非常特別的事情,」Gallatin說。「每個入選的球員都對能成為聯盟最佳球員之一感到驕傲,跟這些球員聚首並一起追尋勝利更是特別,我們打得非常激烈認真,在那個年代沒有甚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對決Bill Russell



在九年的尼克生涯裡只有一個球季敗多勝少,其中有三回Gallatin率隊闖入了總冠軍賽,但1951年敗給羅徹斯特皇家隊(現在的沙加緬度國王隊,這也是國王隊隊史唯一的一冠),接著連續兩年敗給當時正當盛年的明尼蘇達湖人隊,讓他在十年的職業生涯裡都無緣總冠軍。


雖然有許多日後的馬後砲覺得Gallatin只是個不會得分的籃板機器,但當時以六呎六吋硬扛中鋒的Gallatin有多厲害,也許下面的故事可以做個例子。


1956-57球季是Gallatin在尼克隊的最後一個球季,當時29歲的他已經接近退休,面對東區宿敵的塞爾提克,當年塞爾提克在選秀會以第二順位選了一個來自西岸舊金山大學的菜鳥,六呎十吋的黑人中鋒Bill Russell。由於參加奧運會,Russell直到球季中(十二月)才正式加入塞爾提克,當雙方在1957年1月8日第一次遭遇時,老經驗的Gallatin簡直將Russell生吞活剝,瘋狂的拿下了26分。


「Gallatin將Russell生吞活剝,Harry知道一切的把戲,Russell只是個菜鳥,」Red Auerbach不只一次在自傳裡提到這個故事。「所以,下回當我們再跟尼克隊遭遇時,我開始跟Russell喊話:『你對付不了Gallatin,我會改派Tommy Heinsohn對付他。』一開始他啥都沒說,但比賽前不久,他把我拉到一旁:『讓我防守Gallatin,我不會再讓他騙我一次。』」


「當我看著他走上場的模樣,我知道偉大的一刻即將來臨,」Auerbach說。「他簡直是宰了Gallatin。」


這場比賽Russell只拿下2分,但Gallatin也只拿下9分。雖然這個故事是Russell在NBA傳奇的開端,但也間接說明了Gallatin的得分能力也非一般人傳說中的那麼不堪。


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年,Gallatin被尼克隊賣到了西區的韋恩堡活塞隊,當年,球隊就從韋恩堡搬遷到了底特律。已經30歲的Gallatin平均有14.9分、10.4籃板,是活塞隊的第三號得分手。


「我已經習慣做個尼克人,從來沒有想過會替另外一支球隊打球,因為尼克隊對我們非常好,我不確定自己的薪水是否跟表現相符,但在尼克隊裡幾乎沒有甚麼達不到的願望。」Gallatin說。「不管你想要參加甚麼活動,球隊都會確認你能拿到票,或是有交通工具能抵達目的地,他們真的非常照顧球員。」





NBA第一個年度最佳教練



雖然成績依然耀眼,但當時球員生涯並沒有太多保障,因此許多球員到了30大關後就開始各自尋找生路,當南伊利諾大學(SIU)找上門來時,Gallatin就毫不猶豫的轉任教頭。四年的大學教練裡留下了69勝35敗的成績,是第一個帶領SIU打入NCAA小校聯盟季後賽(Small-School NCAA Tournament,現在的NCAA第二級季後賽)的總教練,並連續三年達陣,優異的績效讓他在1962年重返NBA在聖路易老鷹隊擔任總教練一職。


「如果有個球員滿場飛奔,勤於回防在攻守兩端努力拼搶籃板,並衝搶每個失控球,付出全力,那你會看到一個六呎六吋的中鋒。」Gallatin說著自己從尼克隊教頭Joe Lapchick身上學到的籃球觀念,這也是他自己的教練哲學。「我為籃球,奉獻了所有。」


當時的老鷹在1958年擊敗正要起飛的波士頓塞爾提克贏得隊史唯一的總冠軍後戰績逐漸下滑。1961-62年雖然奪冠主將Bob Pettit(31.1分、18.7籃板、3.7助攻,29歲)、Cliff Hagan(22.9分、8.2籃板、4.8助攻,30歲)、Clyde Lovellette(20.9分、8.8籃板,32歲)都還在陣中,年輕的後衛Lenny Wilkens接受徵招入伍,但在20場比賽裡也有18.2分、6.6籃板與5.8助攻的成績,但全隊卻打得像是一盤散沙,整季只有29勝51敗(當時一季只有80場),完全失去了當年的王者風範。


於是,一向熱衷於干涉球隊事務的老闆Ben Kerner找上了Gallatin。


「看起來當我接手教頭時這支球隊的螺絲已經鬆脫,每個人都往各自不同的方向,沒人真的為球隊奉獻心力。」Gallatin說。「我想要立即讓所有人回到同一個頁面,包含基本的體能與基本動作。」


更強壯、更快速是Gallatin在籃球場上的信念,新球季的練習裡常看到老鷹隊球員得要相互幫忙才能度過嚴酷的鍛鍊。此外,球員陣容也有些許改變,老中鋒Lovellette被球隊賣往塞爾提克,同時新加入的幾名球員也有助於傳達他的信念。Chico Vaughn是他在SIU的子弟兵,當年他親自開車到Dayton大學將正在準備註冊的Vaughn給直接帶回SIU,而Zelmo Beaty則是Gallatin一手挑選的中鋒。


「挑選Beaty是重要的一環,我告訴老闆Kerner:『在我們對某個球員許下承諾前,我得要親自到他的家鄉一趟,跟他單挑過才成。』」Gallatin說著自己的選秀觀。「於是我去了趟Prairle View A&M大學(在德州西北方)跟Beaty打了場球。人們總是不停的問:『誰是Zelmo Beaty?』,但看看他成為一個多麼棒的球員。」


Gallatin的改革替已經有些老邁的老鷹隊注入新的氣象,讓結束軍旅生涯重返球場的Wilkens刮目相看。


「當我重返球隊,發現氣氛有了巨大的轉變,而且是往正向發展。」Wilkens說。「因為軍方取消了所有休假,因此我趕不上訓練營。當我抵達時發現那是一隻更團結的球隊,而且教練有著鬥牛犬般的韌性,只要Harry下定決心,就絕不改變心意。」


在Gallatin的銳意改革下,老鷹隊逐漸融合成一支新的球隊。除了原本的老將Pettit依舊是攻守的主軸外,另一位老將Hagan改任球隊第六人,而年輕的Wilkens、Vaughn與John Barnhill替球隊注入了活力,在三人都能傳、能投且能跑下,讓老鷹隊轉變成一支內外兼具的快速部隊。例行賽裡老鷹隊成了聯盟裡最難攻克的主場之一,寫下30勝7敗的佳績,且將戰績推升到48勝32敗,跟前一年有19場的差距。


「Gallatin完成了超高難度的任務。」塞爾提克的老將Jim Loscutoff曾經這麼讚嘆過Gallatin帶領老鷹隊的成就。


「這是因為Harry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前尼克隊恩師Lapchick說。「他知道一個職業球員該有的樣子,他知道對一個剛離開學校的菜鳥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同時具備有職業精神與學生的鬥志。」


當時NBA只分成東西兩區,而老鷹隊的戰績只落後給58勝22敗的東霸天塞爾提克與53勝27敗的西霸天湖人隊。季後賽第一輪裡老鷹隊以三勝一敗淘汰掉了Gallatin的老東家活塞隊,但激戰七場後不敵湖人隊。但這個球季老鷹隊戲劇性的轉變,Gallatin像是接住一把快速墜落的利刃般的表現讓他獲選為NBA歷史上的第一個年度最佳教練。


隔年的老鷹隊戰績稍稍衰退,但依舊有46勝34敗的佳績。季後賽第一輪以三勝二敗淘汰了湖人隊復仇成功,但西區冠軍賽裡又再次力戰七場後敗給有Wilt Chamberlain坐鎮的舊金山勇士隊(現在的金州勇士隊)。


但好景不常,隔年開季老鷹隊打得有些掙扎,勝率一直在五成線上漂浮,終於在17勝16敗時Gallatin遭到老闆Kerner革職,結束了兩年多的老鷹隊教頭生涯。那場比賽正好是老鷹隊作客Gallatin前東家尼克隊的比賽,當時老鷹隊以99:89獲勝再次跨過五成勝率。一周後,前東家尼克隊就宣布了Gallatin鳳還巢的新聞,當時的尼克隊只有12勝26敗,落後給東區龍頭塞爾提克20場。


接手後的Gallatin先是吞下了一波四連敗,但接下來的球季裡尼克隊寫下19勝19敗的成績,讓年輕的尼克隊露出一絲曙光。只可惜下個球季裡尼克隊大手筆的換入中鋒Walt Bellamy與後衛Dick Barnett,但Gallatin卻無法整合成功,在開季只有6勝15拜下遭到撤換,結束了自己的NBA教練生涯。





入主籃球名人堂



卸下教練職後,Gallatin回到SIU,這回擔任Edwardsvillie校區的體育主任與籃球教練,三年後轉任高球隊教練直到1992年,寫下16度打入季後賽的紀錄。


1991年,Gallatin以球員身分獲選進入籃球名人堂,達成了籃球人最高的榮耀。除此之外他也先後獲得NAIA名人堂、密蘇里運動名人堂、聖路易運動名人堂、SIU名人堂、SIUE名人堂、MIAA名人堂、伊利諾高校聯盟名人堂等殊榮,SIUE的高球訓練場更以他命名為「Harry Gallatin Golf Training Facility」。


Harry Gallatin,東北密蘇里州大的榮耀。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小說> 永遠的0

IMG_2186  


年初,趁著折扣在網路上買了一大疊的書,這本「永遠的0」是最後一本拿出來看的書,這麼說也不對,事實上還有山崎豐子的「大地之子」還留在書架上,沒辦法,山崎豐子的功力沒有連續一段比較長的假期,要看完三本是跟自己的年齡開玩笑。


永遠的0擱在最後,說穿了終究和他的主題有關。這裡的0指得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裡的主力艦載機種零式艦上戰鬥機,簡稱零戰。從上面這段話裡的「日本」、「二次世界大戰」、「艦」、「戰鬥機」,就足夠讓各種不同背景、不同立場的人吵翻了天。事實上,二次世界大戰一直是個充滿爭議性的話題,即使到了現在,當希臘面對歐債危機,還會把當年納粹德國對希臘的傷害拿出來換成帳本來戳德國一下,雖然是希臘式的勝利法,但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個能撩撥神經的點。


特別是永遠的0在日本不僅是暢銷書,出了漫畫,還拍成了電影並拿下日本電影學院的八項大獎,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等於是席捲了當屆的大獎,再加上在亞洲政治圈非常不討喜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句「非常感動」,就足以讓這部小說、這部電影染上濃濃的色彩。


在網路上隨便搜尋,就不難看到一些強調「主題思想」、「戰爭根本精神」的評論,在這個大帽子下其實不管書上寫的或是螢幕上演了甚麼內容,在思想審查後都是直接打成零分,就像是小時候寫作文,破題沒有忠孝節義,結尾沒有國仇家恨,哪管你中間妙筆生花,閱卷老師就是會給你一個鴨蛋。事實上這些評論也大多不脫內容很棒,但最後還是零分的論述。另外一個路線則是藉由這部電影與宮崎駿的「風起」帶入日本左派與右派的議題,來點出作者百田尚樹本身是日本右派與過去爭議言論來導風向。但這個論點最後卻忽略了不管左派的宮崎駿或是右派的百田尚樹,他們的作品裡不約而同的都有濃厚的反戰色彩。事實上,拿左右來區分對戰爭的意識形態本身就是一種荒謬。


即使濾掉這些重點不在小說、不在電影的評論,大多數的評論也還是集中在戰爭或者是戰爭相關聯的主題,彷彿這部小說除了戰爭之外就沒有其他。但光是一個以不想死,想活著回去陪伴妻女為職志,同時又是一個技術超群的戰鬥機駕駛員而言,最後卻死於神風特攻隊的特攻中就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小說與電影、漫畫的不同在於小說有足夠的空間與篇幅去堆疊,不管是情感或是資訊或是觀點,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受訪者,小說所傳達的意涵恐怕要遠勝於電影或漫畫。


小說的開端,來自一個徹頭徹尾的魯蛇,一個司法考試屢次落榜的青年佐伯健太郎,在姊姊的拜託下展開了對自己親外公宮部久藏的調查。除了身為海軍神風特攻隊員外,健太郎對自己的親外公宮部一無所知,更認為這個調查對自己視為人生偶像的外祖父而言是一種背叛。原本以為當年的戰友應該早已經死去,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訪談,讓原先空洞、陌生的名字開始有了生命,最後構成了一幅遙遠但是完整的圖像。


跟許多描述二戰的小說最大的不同,在於永遠的0裡所現身的人物幾乎都是海軍裡最底層的士官或是士兵階層,少數成為軍官也是因為戰爭後期的破格晉升,但這些底層的士官與士兵並不是日本海軍的骨幹,也永遠不會是。從一段又一段的訪談裡所累積的情緒,你不難發現從海軍訓練所結業的飛行兵與海軍兵學校畢業的飛行軍官在本質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即使訓練所出身的飛行兵晉升為軍曹(士官)或是少尉軍官,它們與正規的海軍兵學校的畢業生完全不同,即使同為少尉,海軍兵學校的飛官還是永遠高人一等,也幾乎不會搭理非我族類之人。不只是海軍訓練所與海軍兵學校的差異,士官與士兵,飛行員與維修兵,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有著嚴格的區別,在不同的地方用餐,有著幾乎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未來。


事實上,只有海軍兵學校的飛官有著所謂的未來,在日本軍隊中升遷的關鍵不是你打下了幾架戰機,完成了幾項任務,而是在你入學考試結束時就決定了方向,而你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則決定了高度。當然,小說裡面沒有提到的是你的出生,那決定了你的天花板。


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下,永遠的0從根本上就不可能符合特定人所預設的那頂帽子,因為在這些士官與士兵的訪談下注定了描述的重點將會集中在戰術上,而不是那頂帽子所需要的戰略,甚至是政治的面向。


但這一點幾乎貫穿了整部小說,甚至你可以說這個牢不可破的階級主宰了這場戰爭。在這些實際在戰場上開著零戰跟美軍在空中纏鬥的飛官眼裡,海軍兵學校出生的軍官們完全不懂空戰,也因此他們設計出的戰術與戰略(當然,這是在他們層級看得到的戰略而言)自然也就缺乏可行性,遠離實戰也讓所謂的大本營或是指揮官最後像是在下棋般將零戰、航艦或是步兵送上戰場送死。對作者而言,這與美國海軍依照戰功升遷,讓戰術與戰略跟實戰緊密結合是日本與美國的最大分野,這不僅影響了戰爭的結果,更是從一開始的武器設計就有了根本的致命性差異。


在小說裡,這個階級也被影射到現在日本的問題,作者在一段採訪中透過受訪者的口中點出這點,接下來一次又一次的訪談裡雖然沒有再直接扣上現代,但卻不斷的強化這個觀點,只是由海軍官學校轉化成了藉由不同等級的國家考試進入政府部門所形成的新階級,而在戰場上的指揮失誤則變成當今日本的各種問題。面對高高在上、遠離實作卻擁有決策權的更高階生物,真正的執行者只能聽命行事,釀成了許多災禍。


從戰國到德川幕府到明治維新到戰敗到戰後復興直到失落的十年,特殊的階級意識一直存在於日本文化裡,在許多日本作家的作品裡都可以看見對這種以考試或是畢業學府形成的派閥的批判,但這種階級在日本的職場禮節下更為強化,一直是牢不可破的一環。而這個階級也被作者認為是二戰理日本沒有真正究責的原因之一,因為究了其中任何一人的責,自然就無法避免將其他人拖下水,因此這個階層形成了穩定的結構,最後,就是由最底層的非我族類扛起責任。


很熟悉對吧?不管是日劇裡的半澤直樹,或是現實生活裡的福島核災,其實都是同一個模式下的產物,而這個特殊的階級在台灣也被美化成「文官系統」。


另一個日本民族的特性展現在小說裡的是害怕與眾不同,害怕與團體相異,而整部小說的主人翁宮部就是一個在各方面都與同儕完全不同的軍人。從一開始被形容為怕死到最後的拒絕自願成為特攻隊成員,宮部一直都是團體裡的異議份子,因此你會看到他的同袍對他的側目、憤怒甚至是鄙視,但是在文字的背後卻又流露出一種夾雜著忌妒與羨慕的情緒,那是一種自己內心渴望但卻沒有勇氣跨越那條線的複雜情緒。


特別是在軍隊這樣一個極端的環境下原本就不容許不同的聲音,在不敢違背長官的明示、暗示,或是不敢面對同僚異樣的眼光,讓大部份的底層軍人只能過著從眾的生活,甚至,有些受訪者覺得為國捐軀是天經地義的。有趣的是能夠說這些話的人最後都沒死,當然有的受傷,有的命大,有的沒有上戰場,不一而足,但當提到神風特攻隊時卻是一面倒的不認為參加神風特攻隊的隊員是國家所宣傳的自願者。作者更透過各種描述來形容在作戰前的恐懼,以及當沒有被選上作戰時那種悲喜交錯的情緒,這都與過往台灣所受到的教育裡神風特攻隊那種高度自願性有著極大的差異。


當過兵的應該不難理解軍隊裡所留下的文件與資料,在經過重重的審核之後,本來就不具有太多的證據力,而在長官的威逼下簽的意願書當然也只是表面功夫而已。


小說裡特別安插了一位對健太郎的姊姊佐伯慶子猛烈追求的報社記者高山隆司,透過高山隆司將神風特攻隊與現代恐怖分子劃上等號的方式,作者在小說的後半開始探討了神風特攻隊中隊員的心理與背景,再透過不管是神風特攻隊裡曾經執行任務但最後逃過一死,或是一直苦等最後幸運沒有出任務,或是非戰鬥人員在一旁的觀察,描繪出其實神風特攻隊視死如歸的神話只是日本軍方為了掩飾真相的工具。


也許,百田尚樹替神風特攻隊的隊員辯解並與恐怖攻擊脫鉤這一點是那些美化的評論的來源,但將神風特攻隊的自願性色彩給戳破,恐怕永遠難稱得上是美化吧。


特別是作者其實並沒有去稱頌神風特攻隊,也沒有替神風特攻隊辯護,除了在訪談中流露出對日本軍方輕賤人命的質疑,他也點出了在日本海軍的戰術設計下,這些神風特攻隊員其實沒有不死的餘地,差別在於是因為維修不良而墜機,或是因為技術不佳而被擊落,只有少數的神風特攻隊員能夠真正飛到目的地。如果就作者不斷堆疊的資訊與情緒,他真正想要刻劃的其實是這些被認為是自願的特攻隊員背後那種無奈與無從選擇的心情,除了每天等待死神的招喚下的恐懼外,還有就是那個不願意的自願。


作者其實鐵了心的就是想從小人物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一個其實常被忽略的點,這些人脫下了軍服,也只是一般人,他們在戰爭裡殺人,也目睹戰友被殺,與其像日本戰後將這些人視為瘟神,不如靜下心來探究這群其實只不過是權力者手中另一種武器的受害者的面貌。


透過各種不同的面向來解構這場悲劇,恐怕比用一頂帽子走江湖要對人類更有意義,如果一個被認為是保守右派的人士都透過這樣的觀察來省思這場對日本人都極為敏感的戰爭,我們更應該放下那頂帽子,好好的審視我們的歷史,而不是一刀切的只看那個時代悲劇所遺留下來的笑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