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隊這幾年來一直為老與傷所苦,這個暑假馬刺隊終於大幅的調整了球隊陣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換來了小前鋒傑佛森(Richard Jefferson),取代過去幾年的防守魔人包溫(Bruce Bowen)的工作,讓球隊在側翼的攻守更為平均,自從艾略特(Sean Elliott)之後,馬刺隊終於在小前鋒位子上找到個能夠切入得分的球員。
儘管補上了小前鋒這個空缺,但大中鋒羅彬森(David Robinson)退休之後的禁區空缺一直是馬刺隊的痛處,雖然大羅退休之後兩度奪冠,但靠的都是靠著「中鋒群」們。這個球季馬刺隊找來了老將麥克戴斯(Antonio McDyess),看上的是麥克戴斯過去幾年在活塞隊穩定的籃板與防守能力,希望能與白中鋒布恩(Matt Bonner)一起扮演這個球季的「中鋒群」。
這場比賽裡傑佛森遇到了大西洋區的宿敵皮爾斯(Paul Pierce),兩人繼續過去互相糾纏的歷史,在近乎互爆的情況下相互抵銷,但徹底鎖住塞爾提克得分之鑰可說是不辱使命。麥克戴斯則負責扮演犧牲打防守塞爾提克禁區門神賈奈特(Kevin Garnett),但幾次與賈奈特、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的肌肉對抗,麥克戴斯明顯的居於下風,幾次單打或是禁區接應都慘遭柏金斯阻撓,與過去幾年相比,麥克戴斯這個球季似乎有衰退的跡象。
本季馬刺隊的先發得分後衛轉由柏根斯(Keith Bogans)擔任,雖然柏根斯僅是名義上的先發,但面對明星後衛艾倫(Ray Allen)柏根斯幾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彷彿貼布般的緊緊跟隨著艾倫,不斷的繞過塞爾提克禁區設下的重重人牆,一步不讓的糾纏著艾倫。雖然最後艾倫還是拿下了15分,但上場12分鐘的柏根斯在短暫的出場時間裡稱職扮演自己的角色。
柏根斯、吉諾布里(Manu Ginobili)、芬利(Michael Finley)、梅森(Roger Mason)搭配傑佛森組成的強大搖擺人陣容,可說是馬刺隊在場上最大的利器,尤其是「芬利大叔」吃起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依舊游刃有餘,不論是運球或是切入的爆發力還是過人,但芬利總是寧願在三分線外出手,實在讓人不禁懷疑大叔如果認真打會是怎樣光景。好吧,被叫大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短時間,可以不用期望丹尼爾斯幫忙先發搖擺人防守任何人。
禁區的對抗是這場比賽另外一個看頭,長期以來光靠著打板就能輕鬆取分的鄧肯(Tim Duncan)上半場可說是真的提起屁股來打球,面對多年對頭賈奈特以及肌肉派的柏金斯,鄧肯除了打板、跳投外,低位背框單打、面框下球硬闖、飛身挑籃傾巢而出。
當然,馬刺隊這場比賽最吸睛的還是菜鳥布雷爾(DeJuan Blair)。
站在禁區只有華勒斯(Rasheed Wallace)胸口高的布雷爾全場驚人的出手11次投進9球。在場上不大受到塞爾提克球員注意的他一直在禁區遊走接應,靠著隊友切入吸引防守後接球取分,但當下半場打出了信心,布雷爾單打賈奈特也靠著快速的假動作得手,成功的拉起了馬刺隊氣勢,將兩位數落後拉近到四至六分的危險範圍。
布雷爾有一雙巧手,即使行進間背對著籃框接球,布雷爾也能在短暫的瞬間正確的找到籃框並利用籃板取分,這讓他成功的扮演帕克(Tony Parker)、吉諾布里切入後的游擊隊角色。
至於布雷爾為何在選秀會上直直落?禁區只有華勒斯胸口高就說明了一切。
這場比賽朗多(Rajon Rondo)扮演了關鍵角色,除了最後兩分鐘時的跳投外,朗多在最後三分鐘裡兩次分別毀掉芬利與帕克的進攻最為關鍵。但塞爾提克下半場打得如此辛苦,禁區只有柏金斯拼搶攻守籃板是重要的一環,在雙拳難敵十手的情況下,許多進攻籃板最後一刻都回到馬刺隊手裡,而防守籃板則在布恩、布雷爾以撥代抓的方式撥到外圍,給了投籃不靈光的馬刺隊無限的彌補機會,一來一往差點毀了這場比賽。
現今的NBA普林斯頓進攻幾乎每隊都會來上兩手,這場比賽當馬刺隊跑出類似普林斯頓進攻的戰術,結局都是對手空手走位球員輕鬆的在心臟地帶無人防守接球取分,對此類進攻依舊沒有任何對應防守方法。而只要馬刺隊的進攻節奏一拉快,塞爾提克的防守交代立刻出現漏洞,往往內外線球員都被持球球員吸引,而讓其他球員有機會在禁區輕鬆取分,或是三分線外出手的機會,如果不是芬利、布恩、傑佛森等人的外線不順手,這場比賽的勝利恐怕是馬刺的囊中物。
最後,馬刺隊的替補控球希爾(George Hill)相當吸引人注目,利用過人的速度製造相當的優勢,但在流血受傷退場前,希爾用左手連續運球四下僅一次,多次在運三次球之後就無意識的跨下運球轉交右手,左手不能運球的罩門比起先發帕克不能走左側底線還更為明顯,這也許是他生涯能否站上先發的一大障礙。
雖然塞爾提克贏了,而且領先了大半,但無論防守或是進攻都還有相當大的空間,特別是面對較快速的節奏,實在讓人擔心塞爾提克是否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