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NBA隨筆>奈許(Steve Nash)如入無人之境 塞爾提克歲末三連敗


大概沒有幾件事情能比跨年夜在電視機前看自己的球隊被痛宰更慘的。如果還有人沈迷在媒體所謂塞爾提克的防守將是總冠軍最大的依據,那恐怕將會失望一場,至少,在目前。目前塞爾提克的防守,大約是東區冠軍的最大憑據,但就像在對老鷹隊後所說的,這支球隊的防守對打Motion或是快速移位的球隊一點辦法也沒有,這也是為何開季在客場有如猛獸的球隊,耶誕節後到了西岸成了人人都可羞辱的病貓。


 


當然,你可以說少了皮爾斯(Paul Pierce)讓塞爾提克沒有進攻的主力,也可以說沒了賈奈特(Kevin Garnett)讓塞爾提克的禁區防守無法克制史陶德麥爾(Amare Stoudemire),但,整個球季以來,塞爾提克就是沒辦法找到克制這種球風的防守之道。


 


太陽隊的基礎進攻模式與塞爾提克有些類似,控球後衛奈許(Steve Nash)與中大前鋒史陶德麥爾在圈頂做簡單的擋切,與塞爾提克不同之處在於奈許的得分能力與特殊的傳球節奏,造成極大的傷害。當奈許在繞過史陶德麥爾的單擋之後,無論是否造成錯位,都會吸引所有防守球員的注意力,進而打散整個防守節奏。他可以傳給史陶德麥爾禁區取分,也可能是造成外線射手的空檔,或是在所有人忙亂對位的同時,奈許以簡單的小拋射取分。


 


同樣的,當史陶德麥爾低位拿球,奈許空手切入拿球的打法,也同樣讓塞爾提克防不勝防。拿到球的奈許往往在彈指間就將球導往外線空檔取分,注意力還在奈許與史陶德麥爾身上的防守者根本還來不及反應就丟了三分。或是奈許輕鬆回給在高位轉身面對籃框的史陶德麥爾跳投取分,也可能自己繼續運球,讓塞爾提克整個防守系統大亂,製造自己與隊友輕鬆取分的機會。


 


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的下盤穩重,對魔術隊時防守「魔獸」豪爾(Dwight Howard)十分管用,但到了西區對上移位快速的彈跳中前鋒,彷彿進入慢動作重播模式一般。這場比賽先發的華勒斯(Rasheed Wallace)已經35歲高齡,他的進攻經驗老到,即使爆發力不在,低位還是能夠輕鬆的吃掉對手,但防守時腳步跟對抗性完全無法組織西區的年輕大漢。相對之下,威廉斯(Shelden Williams)在場上反而能夠跟上對手的節奏,但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還是愛用苦工白人史卡布尼(Brian Scalabrine)。


 


史卡布尼不是不好,只是讓他在西區跟太陽隊跑來跑去實在太愚蠢。


 


奈許在這場比賽徹底的把朗多(Rajon Rondo)給比了下去,不光是投籃,而是在組織與傳球的掌握上,奈許的特殊傳球節奏是學不來的,但他的許多技巧與觀念是朗多目前所缺乏的。


 


當塞爾提克防守籃板下來外傳給朗多,朗多絕大多數都是靠著運球來做推進,讓塞爾提克的快攻打得一直不甚順遂。相對的,奈許在接到外傳球時,第一件事情不是專心運球,而是把視線放在已經向前狂奔的隊友,利用高拋傳球讓隊友直接上籃取分。


 


高拋傳球一直是朗多的致命傷,這不難從朗多與賈奈特的空中接力成功機會不高,以及只要對手在前防守賈奈特就能奏效可以看出。


 


另一個在奈許身上看得到的優點,是他在運球時一直保持著上半身挺直與放鬆,這在過去的一級控球如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魔術(Magic Johnson)或是現代的奇德(Jason Kidd)身上都可以發現。這樣的好處是在運球的同時,控球後衛仍舊能夠靈活,可以隨時注意到場上隊友的一舉一動,在第一瞬間做出判斷,而不是彎腰運球,讓自己的視野受到侷限。這也是許多控球後衛在輕鬆多打少快攻能夠漂亮傳球,但在全速推進時卻只有籃框周圍的主要原因。


 


當朗多在執行擋切時,甩開對手後的切入常造成自己的進攻犯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加速時上半身完全僵硬,等切到了禁區才發現防守者已經搶先一步到位,或是自己陷入了防守陷阱中,最後不是亂傳失誤就是自己的進攻犯規。但當擋切後,所有防守者向他靠攏的同時,場上其實還有其他的傳球機會,但當朗多一決定全力衝刺切入,他的視野就受到了影響。


 


這場比賽的奈許就成了最好的對照組,他的切入速度不如朗多,但在切入的同時,防守者完全無法掌握他的意圖。切入上籃?跳投?傳球?或是單純的繞回三分線外。這一些舉動都讓防守者困擾,而一個猶豫都可能讓奈許找到破綻,成為丟分的關鍵。


 


現在的朗多是個非常好的系統戰控球,能夠在半場系統戰裡找到該傳球的隊友,能夠利用速度與對抗性在籃下占到便宜。但在機遇戰的模式時,進攻招數貧乏的朗多就難以有效的吸引防守者,也無法利用本身的控球能力替隊友製造取分的機會。


 


也許哪天朗多領會到「身段放軟」,就會開竅。


 


太陽隊的老將希爾(Grant Hill)雖然已經沒有當年勇,但他在場上一有人準備出手就立刻轉身卡位搶籃板,努力扮演好防守苦力的角色。即使沒有過去的爆發力,但希爾還是努力的拼向每一個可能的機會,這也是他抄截能夠維持高檔的關鍵。


 


這場比賽如果不是有豪斯(Eddie House)的外線撐場面,恐怕就真成了場大屠殺,但防守上完全無法跟上太陽隊的節奏,一再被奈許所迷惑讓防守被動的繞著太陽進行,讓對老鷹隊時的缺點又一次的暴露,是塞爾提克面對這類型球隊的最大困擾。


 


NBA總冠軍不是東區打完就到手的遊戲,如何找到防守西區球風球隊的訣竅,是接下來球季重要的課題。此外,皮爾斯、賈奈特先後膝傷,瑞佛斯得要更靈活的運用手上的籌碼,否則以目前三老都要打上30分鐘,皮爾斯跟艾倫(Ray Allen)甚至要打35分鐘的模式,風險實在太高,而現在也證明,塞爾提克的三巨頭幾乎是缺一不可,保持健康又成了最大的變數。


 


新年快樂。Anyway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老溫隨筆>2009東京 - 築地市場 龍壽司


打開旅遊書,除非有專章介紹築地市場,否則放眼所及必然是「大和壽司」與「壽司大」;如果上網搜尋築地,可能多了海鮮丼、玉子燒、中華料理等等,但提到壽司,還是「大和」與「壽司大」。


 


這裡,你會看到些不一樣的。


 


週六清晨興奮的走進築地市場,邁向我們的第一個標的:「魚河岸鮨文」。事實上,「鮨文」也是築地名店之一,與「壽司大」、「大和」、「仲家」並稱築地市場四大名店。果不其然,儘管已經早起,但鮨文門口已經排起了人龍,雖然不能跟「壽司大」的誇張程度相比,但也足夠讓人等上一個小時。


 


於是,當下決定前往第二標的:「龍壽司」進行採探,由「鮨文」所在的8號館繞過大半個市場,來到位在1號館的「龍壽司」。門口沒有排隊的人龍,門內只有兩名饕客,雖然心中有一絲疑惑,但切記,在東京旅遊,時間就是金錢,排隊的時間能省則省。


 


 IMG_0368.JPG

帶著溫嫂走向「龍壽司」的大門,饕客搶在我們之前魚貫的走入了壽司店,當我們脫下大衣、放好包裹,在位子上坐定位時,「龍壽司」十一個座位也瞬間塞滿了以日本人為主的饕客。


IMG_0367.JPG 


首先,老闆娘先送上一杯寫著龍字的香熱綠茶,但不知為什麼,在築地吃壽司就非得配上杯熱綠茶才感覺對味。「龍壽司」吧台的玻璃擦的透明雪亮,所有的食材就直接的放在所有食客眼前,這也許就是築地壽司特別讓人垂涎三尺的另一個緣故。


 


IMG_0331.JPG  


跟其他壽司店相比,「龍壽司」的壽司醋飯的份量明顯的多了些,但捏的不似其他壽司店那麼緊實,因此,即使「龍壽司」的的招牌套餐只有八道壽司,但飽足感可不遜色,而且,「龍壽司」還有獨步築地的必殺計。


龍壽司.JPG 


 


「龍壽司」跟其他壽司名店抗衡的武器就是「龍」。


 


IMG_0357.JPG 


 


一整尾的車海老,光是這樣的闊氣可就是整個築地市場僅有。「壽司大」的蝦壽司是用生蝦,而「龍壽司」則是用預先水煮過的整尾車海老上桌,看著師傅捏著醋飯拿起整尾海老,直到最後震撼力十足的蝦壽司伴隨著附上蝦膏的龍頭上到檯面上,原本對龍壽司的一絲疑惑就一掃而空。


 


IMG_0348.JPG  


其他壽司名店講究份量恰好一口大小的壽司,因此海老壽司也是採用饕客一口可容納大小。相較之下,「龍壽司」的鎮店之握可能就讓女性同胞有點困擾,但千萬要想辦法將整尾海老給塞到嘴裡,享受一整條龍在口中跳躍的滋味。煮熟後的海老依舊保有蝦的甜味,一大尾的車海老所散發的鮮甜味以倍數瞬間在口中散開,整尾富有彈性的蝦肉伴隨醋飯在口中咀嚼,滿滿的海老肉真彷彿有明蝦跳躍的感覺。


在車海老之後,是味道更重的竹莢魚與鰻魚壽司,最後我們再加點了星鰻(穴子)做結尾,如果不是一尾車海老單點要價950円,我們還真是想要再一嚐車海老的美味。


 


IMG_0352.JPG 


 


IMG_0354.JPG 


 


平心而論,同樣的3千多円的套餐,只有八道壽司的「龍壽司」明顯不比其他名店划算。真要仔細比較,其他的握壽司也稍稍略遜於其他名店,但就像「魚河岸鮨文」的招牌星鰻讓其他名店難以望其項背,「龍壽司」的闊氣「車海老壽司」也足以壓倒其他壽司名店的蝦壽司。


 


IMG_0358.JPG 


 


如果你喜歡蝦壽司,你真的應該嚐嚐「龍壽司」,真正的龍壽司。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紅襪隨筆>雷奇(John Lackey)與卡麥隆(Mike Cameron)加盟


一如預期,紅襪隊放棄了要求「祖魯(J.D. Drew)升級版」合約的貝伊(Jason Bay),也放棄了「貝伊升級版」合約的哈勒戴(Matt Holliday),以兩年一千五百五十萬美金的合約簽下了老將中外野手卡麥隆(Mike Cameron)。但讓人意外的是紅襪隊傳出將以五年八千五百萬美金簽下今年自由球員中最大尾的雷奇(John Lackey),原本焦點環繞在傷兵名單淘金的紅襪隊頓時成為全美聯最堅強的投手王國。


 


貝奇特(Josh Beckett)、雷斯特(Jon Lester)、雷奇、松坂大輔、巴許霍茲(Clay Buchholz)與威克菲爾(Time Wakefield),讓紅襪隊的先發投手陣容立刻將只靠三人打天下的洋基隊給比了下來。對紅襪球迷而言,雷奇降臨的下一個問題,將會是巴許霍茲究竟會在紅襪隊跟老將威克菲爾競爭第五號投手,亦或是成為交易籌碼拿來交換教室隊的一壘手岡薩雷茲(Adrian Gonzalez)或是卡布雷拉(Miguel Cabrera)。


 


這中間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是老蝴蝶威克菲爾是否能夠維持過去的水準,另一個則是明年即將成為自由球員的貝奇特。老蝴蝶還能投多久其實沒人能說得準,他的技術上不會是太大問題,威克菲爾這幾年有越老投越好的趨勢,真正的問號還是在威克菲爾的健康狀況上。只要威老有個閃失,紅襪隊會極度需要第五號投手來撐場面,而紅襪隊的農場裡只有包登(Michael Bowden)與田澤純一,前者過去幾年一上大聯盟就走樣,後者上個球季雖然在大聯盟結束球季,但主要的原因還是紅襪隊在威克菲爾與松坂大輔先後缺席後人手短缺,讓農場缺乏成熟先發人選的紅襪隊不得不如此。實際上,田澤純一離自農場畢業還有一段距離。


 


貝奇特的問題就更為微妙,紅襪隊願意給已經31歲、成績類似的雷奇一份五年合約,相形之下,年輕兩歲的貝奇特似乎更有價值。價值正是最有趣的一環,假若雷奇的合約開價以柏奈特(A.J. Burnett)為基準,那貝奇特呢?數據更優更年輕、季後賽評價更高的貝奇特的計價基礎恐怕是沙巴西亞(C.C. Sabathia)作為比較的標的。這樣的開價與年限是否能讓精打細算的紅襪隊高層點頭,這幾年健康與內容都不穩定的貝奇特是否會繼續效力,還是個未知數。


 


特別是艾普斯坦(Theo Epstein)與亨利(John Henry)這對拍檔顯然是對要脅喊價越來越有抵抗能耐。


 


卡布雷拉的薪資與合約年限都太過驚人,不符合紅襪隊的謹慎的作風,而岡薩雷茲明年球季結束之後將成為自由球員,除非確定交易後能夠換約,否則紅襪隊拿極有王牌潛質的巴許霍茲拿來交換岡薩雷茲的並不划算,這也不符合目前艾普斯坦的「過渡期」宣言。


 


除非明年球季中紅襪隊的打線實在太過難看,否則紅襪隊為了交易大棒子放棄巴許霍茲的可能性不高。


 


簽下了卡麥隆,代表的是貝伊確定要離開紅襪隊新球季的拼圖,也代表紅襪隊的打線將缺少一尊全壘打與打點的製造機。上壘率僅僅略優於聯盟平均的卡麥隆提供給球隊的是在外野防守能力,同時能守中外野的他讓球隊在人手調度上更為靈活。當然,簽下兩年合約代表球隊希望在農場中的凱里許(Ryan Kalish)與上個球季在大聯盟擔任外野救火隊的瑞迪克(Josh Reddick)能夠接班。當然,也許算上的是赫米達(Jeremy Hermida)。


 


職業生涯三振次數居高不下,目前是現役球員中三振次數第二位的卡麥隆,跟球隊其他選球機器間的會有什麼火花,球隊高層真能忍受卡麥隆的「豪放」打法,會相當有趣。


 


除非下個球季紅襪隊打算以機關槍打線來跟洋基肉搏,否則紅襪隊勢必得要在開季前找來合適的砲手,而尚未完成的洛威(Mike Lowell)交易更是個未知數。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紅襪隨筆>貝伊拒絕紅襪第二次報價


每年例行的冬季會議結束,原本是美媒預計最忙碌的紅襪隊總管艾普斯坦(Theo Epstein)早早就搭機返回波士頓,獨留下在印第安那波里斯飯店大廳苦苦守候的記者,與一干苦苦等待紅襪隊大採買以對抗死敵洋基隊的紅襪國球迷們。


 


特別是洋基隊透過交易換來葛蘭德森(Curtis Granderson),代價僅僅是甘迺迪(Iran Kennedy)、寇克(Phil Coke)與潛力新秀傑克森(Austin Jackson),看在紅襪人眼裡更是分外眼紅。


 


相對的,球季結束迄今,原本的游擊手岡薩雷茲(Alex Gonzalez)在冬季會議前就以一年兩百七十五萬美金遠走多倫多藍鳥隊,讓球季尾端好不容易補起的游擊大洞再次成了紅襪迷的最痛,而從2004年交易賈西亞帕拉(Nomar Garciaparra)之後的眾多游擊手軍團又一一被點名,再一次的挑起來過去五年來紅襪迷的傷心往事。


 


紅襪隊需要一個游擊手,去年墊檔的葛林(Nick Green)只打了半季的好球,雖然守備範圍廣,但過去一直擔任替補的他隨著球季進行,體能的衰退就益發明顯,雖然漂亮的攔下來球,但最後常因轉身無力或是臂力成了失誤。近代的棒球統計發達,葛林的防守範圍遠比岡薩雷茲寬廣,但最後艾普斯坦與法蘭克納(Terry Francona)要的卻是年紀漸長,防守範圍與靈活度明顯下滑,但能將球穩穩送到一壘手手套的岡薩雷茲。


 


少了岡薩雷茲,所有的目光就集中到了藍鳥隊的游擊手史古塔羅(Marcus Scutaro),雖然因為type A的身份,讓紅襪隊必須犧牲選秀權,但由於華格納投效勇士隊,讓紅襪隊有了籌碼。


 


儘管2009年的成績是史古塔羅的生涯最佳成績,儘管已經34歲,但雙方還是簽下兩年一千一百萬美金的合約(外帶第三年六百萬球隊選擇權,或是三百萬球員選擇權)。


 


二加一的合約完全符合艾普斯坦近年避免簽下長約的心法,而史古塔羅較佳的上壘率與平均的攻擊能力也讓紅襪隊在游擊手上取得攻守間的平衡,最重要的還是史古塔羅既不阻擋新秀伊格萊西亞斯(Jose Iglesias)的接班計畫,而能守內野三個位置的史古塔羅也能夠扮演未來工具人的角色。


 


解決了游擊手的燃眉之急,所有人將紅襪隊的下一個目標放在簽回左外野手貝伊(Jason Bay)上。


 


在進入薪資仲裁程序前,紅襪隊提供了貝伊四年六千萬美金的合約,但理所當然的遭到貝伊拒絕,選擇投入自由市場。雖然冬季會議結束後傳出大都會隊開出四年六千五百萬美金合約攪局,但對貝伊深表興趣的西雅圖水手隊尚未開價,總讓人抱持一些希望,但貝伊的經紀人爾本(Joe Urbon)表示無法接受紅襪隊的新報價,貝伊將會轉而考慮其他球隊。


 


上個球季歐提茲(David Ortiz)嚴重退化,讓整個紅襪隊的打線陷入窘境,進入季後賽,儘管先發投手表現中等,但打線徹底受制於人,讓整個系列賽幾乎呈現一面倒的局面。雖然貝伊在系列賽裡表現同樣欠佳,但攤開紅襪隊的打線,僅僅只有貝伊一人突破全壘打30大關,而次高的則是嚴重退化的歐提茲。如果再瞄準傳統棒球另一個指標打點,則貝伊是紅襪隊裡除了下半季加盟的馬丁尼茲(Victor Martinez)外,唯一一位打點破百的球員,第二名,依舊是嚴重退化的歐提茲。


 


如果以現代的角度來看,貝伊雖然打擊率只有兩成六七,但他的上壘率有三成八四,在隊上也僅次於「上壘魔人」尤克里斯(Kevin Youkilis)與祖魯(J.D. Drew),選到、等到、遭到四壞球保送94次更是球隊之冠。


 


再攤開紅襪隊的小聯盟希望名單,具有長打能力的球員更是可以直接掛蛋,很明顯的,這幾年風評甚佳的紅襪農場對「強打」不甚擅長,要補上球隊的長打缺口,紅襪隊勢必得要尋求外援。


 


在換走拉米瑞茲(Henry Ramirez)後,紅襪隊對於拿新秀換現貨就相當排斥,即使這比交易換到的王牌投手貝奇特(Josh Beckett)與洛爾(Mike Lowell)是幫助球隊2007年封王的關鍵球員。但貝奇特每年起起伏伏的表現與球隊幾乎是被迫與洛爾高薪續約,似乎在球團高層裡劃下了傷痕。而艾普斯坦接手之後甚少提供球員超過四年的大筆合約,例如祖魯的五年七千萬美金迄今都是球評說嘴的標把,而倫特里亞(Edgar Renteria)的四年四千萬或是盧戈(Julio Lugo)的四年三千六百萬都讓紅襪隊高層灰頭土臉。


 


根據前鋒報的說法,貝伊陣營在六月份討論換約時的目標價格為六年均價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萬,也就是祖魯五年一千四百萬的強化升級版。


 


來看看祖魯的成績,剛提過,全壘打(24)、打點(68)兩項祖魯是完全不敵,而祖魯則在上壘率上領先貝伊。


 


先看傳統的打擊率,球季中兩人一度都在兩成六打轉,但最後兩個月祖魯拉尾盤,最後祖魯以兩成七九勝貝伊的兩成六七。長打率祖魯五成二二敗給貝伊的五成三七,在OPS上貝伊也以0.921勝過了祖魯的0.914


 


對紅襪隊高層而言,兩者比較大的差異恐怕在擊球比率上。祖魯擊中球的比率為0.818,遠優於貝伊的0.717(聯盟平均0.805,尤光頭的生涯平均是0.835),這對紅襪是相當重要的指標之一。當然,貝伊在現代棒球的防守評比慘不忍睹可能也是另一個因素。重點是,如果祖魯的五年六千萬被球團與球評認為不甚划算,那貝伊的六年九千六百萬至一億美金的合約顯然是超過紅襪隊所能接受的範圍。


 


至於另一個可能的選擇哈勒戴(Matt Holliday)上個球季也是僅在上壘率、擊球率與防守上略勝貝伊,雖然生涯的長打率、OPS都遠優於貝伊,但如果只看有美聯成分的上個球季,貝伊對紅襪又會是個更保險的抉擇。


 


如果再考慮哈勒戴的經紀人以及勢必更長的合約年限與金額,紅襪隊真正簽下的機會似乎又更低了些。


 


假若貝伊離隊,歐提茲衰退趨勢不變,而洛威又離隊,這樣的紅襪隊打線真讓人有點膽寒,如何補上左外野與中心打線上的漏洞,恐怕會讓紅襪球迷整個冬天都難以入眠。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塞爾提克隨筆>塞爾提克險勝馬刺


馬刺隊這幾年來一直為老與傷所苦,這個暑假馬刺隊終於大幅的調整了球隊陣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換來了小前鋒傑佛森(Richard Jefferson),取代過去幾年的防守魔人包溫(Bruce Bowen)的工作,讓球隊在側翼的攻守更為平均,自從艾略特(Sean Elliott)之後,馬刺隊終於在小前鋒位子上找到個能夠切入得分的球員。


 


儘管補上了小前鋒這個空缺,但大中鋒羅彬森(David Robinson)退休之後的禁區空缺一直是馬刺隊的痛處,雖然大羅退休之後兩度奪冠,但靠的都是靠著「中鋒群」們。這個球季馬刺隊找來了老將麥克戴斯(Antonio McDyess),看上的是麥克戴斯過去幾年在活塞隊穩定的籃板與防守能力,希望能與白中鋒布恩(Matt Bonner)一起扮演這個球季的「中鋒群」。


 


這場比賽裡傑佛森遇到了大西洋區的宿敵皮爾斯(Paul Pierce),兩人繼續過去互相糾纏的歷史,在近乎互爆的情況下相互抵銷,但徹底鎖住塞爾提克得分之鑰可說是不辱使命。麥克戴斯則負責扮演犧牲打防守塞爾提克禁區門神賈奈特(Kevin Garnett),但幾次與賈奈特、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的肌肉對抗,麥克戴斯明顯的居於下風,幾次單打或是禁區接應都慘遭柏金斯阻撓,與過去幾年相比,麥克戴斯這個球季似乎有衰退的跡象。


 


本季馬刺隊的先發得分後衛轉由柏根斯(Keith Bogans)擔任,雖然柏根斯僅是名義上的先發,但面對明星後衛艾倫(Ray Allen)柏根斯幾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彷彿貼布般的緊緊跟隨著艾倫,不斷的繞過塞爾提克禁區設下的重重人牆,一步不讓的糾纏著艾倫。雖然最後艾倫還是拿下了15分,但上場12分鐘的柏根斯在短暫的出場時間裡稱職扮演自己的角色。


 


柏根斯、吉諾布里(Manu Ginobili)、芬利(Michael Finley)、梅森(Roger Mason)搭配傑佛森組成的強大搖擺人陣容,可說是馬刺隊在場上最大的利器,尤其是「芬利大叔」吃起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依舊游刃有餘,不論是運球或是切入的爆發力還是過人,但芬利總是寧願在三分線外出手,實在讓人不禁懷疑大叔如果認真打會是怎樣光景。好吧,被叫大叔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短時間,可以不用期望丹尼爾斯幫忙先發搖擺人防守任何人。


 


禁區的對抗是這場比賽另外一個看頭,長期以來光靠著打板就能輕鬆取分的鄧肯(Tim Duncan)上半場可說是真的提起屁股來打球,面對多年對頭賈奈特以及肌肉派的柏金斯,鄧肯除了打板、跳投外,低位背框單打、面框下球硬闖、飛身挑籃傾巢而出。


 


當然,馬刺隊這場比賽最吸睛的還是菜鳥布雷爾(DeJuan Blair)。


 


站在禁區只有華勒斯(Rasheed Wallace)胸口高的布雷爾全場驚人的出手11次投進9球。在場上不大受到塞爾提克球員注意的他一直在禁區遊走接應,靠著隊友切入吸引防守後接球取分,但當下半場打出了信心,布雷爾單打賈奈特也靠著快速的假動作得手,成功的拉起了馬刺隊氣勢,將兩位數落後拉近到四至六分的危險範圍。


 


布雷爾有一雙巧手,即使行進間背對著籃框接球,布雷爾也能在短暫的瞬間正確的找到籃框並利用籃板取分,這讓他成功的扮演帕克(Tony Parker)、吉諾布里切入後的游擊隊角色。


 


至於布雷爾為何在選秀會上直直落?禁區只有華勒斯胸口高就說明了一切。


 


這場比賽朗多(Rajon Rondo)扮演了關鍵角色,除了最後兩分鐘時的跳投外,朗多在最後三分鐘裡兩次分別毀掉芬利與帕克的進攻最為關鍵。但塞爾提克下半場打得如此辛苦,禁區只有柏金斯拼搶攻守籃板是重要的一環,在雙拳難敵十手的情況下,許多進攻籃板最後一刻都回到馬刺隊手裡,而防守籃板則在布恩、布雷爾以撥代抓的方式撥到外圍,給了投籃不靈光的馬刺隊無限的彌補機會,一來一往差點毀了這場比賽。


 


現今的NBA普林斯頓進攻幾乎每隊都會來上兩手,這場比賽當馬刺隊跑出類似普林斯頓進攻的戰術,結局都是對手空手走位球員輕鬆的在心臟地帶無人防守接球取分,對此類進攻依舊沒有任何對應防守方法。而只要馬刺隊的進攻節奏一拉快,塞爾提克的防守交代立刻出現漏洞,往往內外線球員都被持球球員吸引,而讓其他球員有機會在禁區輕鬆取分,或是三分線外出手的機會,如果不是芬利、布恩、傑佛森等人的外線不順手,這場比賽的勝利恐怕是馬刺的囊中物。


 


最後,馬刺隊的替補控球希爾(George Hill)相當吸引人注目,利用過人的速度製造相當的優勢,但在流血受傷退場前,希爾用左手連續運球四下僅一次,多次在運三次球之後就無意識的跨下運球轉交右手,左手不能運球的罩門比起先發帕克不能走左側底線還更為明顯,這也許是他生涯能否站上先發的一大障礙。


 


雖然塞爾提克贏了,而且領先了大半,但無論防守或是進攻都還有相當大的空間,特別是面對較快速的節奏,實在讓人擔心塞爾提克是否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