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巷六弄
什麼是靜?
小時候住在西門町,四樓客廳正對著萬國戲院的屋頂,即使是為了蓋捷運拆掉了中華商場那西門町最黯淡的年代,晚上的西門町也是人聲鼎沸。我總喜歡關上了窗,爬上窗邊的沙發看著巷子裡來來往往的人群,戲院側門散場的人潮、打鬧嬉戲的高中年華、結伴牽手的情侶。沒有氣密窗,伴隨著 喧鬧聲,一幕幕的無聲電影就這麼在眼底滑過。
當我第一次聽到「靜巷六弄」,我聯想到一間老房子,坐落在市區邊緣的巷子哩,像是士林中正路麥當勞後面那一大塊二樓透天厝般,沒有喧囂、也沒有歲月。但當我仔細研究「靜巷六弄」的位置時,我才發現原來這民宿的地點一點也不靜,它就在逢甲夜市。
不知道是因為「靜巷六弄」難找還是因為不想讓人知道這秘密的所在,主人乃伸跟我們約在「文華道會館」,雖然查了大神地圖,最後還是決定跟同事借了台導航。上回造訪的記憶,除了少數大馬路外,在這個城市,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果不然,一下了高速公路,照理說該是條大路的黎明路就這麼徹頭徹尾的暗著,連紅綠燈都宣告休假,就更別提看路標找路牌,光是閃躲一旁手忙腳亂騎車的老婦就讓人手忙腳亂。
當我們好不容易開上福星北路,原來「文華道會館」根本不用找,大老遠就看到那閃亮的招牌閃耀。
我們跟著乃伸的摩托車在巷子裡前進,即使是週間的夜晚,逢甲夜市也是人聲鼎沸,車輛在狹小的巷弄裡交會,大學生在車陣中打鬧嬉戲。停好車,拎著行李推著推車,當我們走近六弄時,才能了解什麼叫做「靜巷」。
f「靜巷六弄」坐落在六巷的巷底,不遠處就是聳立雲霄的集合式社區住宅,而逢甲夜市就在不遠處。九點的六巷,跟幾巷之隔的逢甲夜市恍如兩個世界,隔鄰的燈火早已熄滅,走在巷子裡輕柔的微風吹拂,除了溫嫂與乃伸的低聲細語外,這巷子彷彿只有自己的腳步聲相伴。也許,再加上些快門聲。
▲ 民宿外,好像都愛擺個木板凳
▲ 歡迎光臨
這裡捨棄了氣密窗,乃伸耗精費神的將所有的鋁窗換回來木窗,木窗關不住窗外的鳥鳴,在這裡一切的感官都恢復了敏銳,窗外的蟲鳴鳥叫襯托出了「靜」,徐風輕拂窗格,也襯托出了「靜」,隱身在鬧市,更襯托出了「靜」。
▲ 靜巷六弄
一入門,黑色的K chair沙發組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搭配著木窗、書櫃,這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沙發組就這麼自然的融入在這中台灣的挑高客廳中。老房子的天花板特別的高,少了天花板的壓迫感,讓這夜裡的老宅顯得更「靜」。
▲ K chair 很適合看書
▲ 喝奶也很舒適..
▲ 另一張有味道的好椅
也許是我們都愛挑週間出沒,這晚,「靜弄六巷」又是屬於我們一家人所獨享。乃伸帶著我們走上二樓的參號房,跟許多老房子的迴旋型樓梯不同,這L型的樓梯巧妙的讓二樓保留了最大的使用空間,讓主人家可以在二樓切出兩間雙人房、一間單人房還外帶一個寬敞的衛浴間,四個空間就這麼共用一塊公共空間。但這空間卻別有玄機,抬頭看,主人家保留了老屋屋頂的樑柱,這可看到歷史的痕跡與木造建築的機巧。
▲ 大門的拖鞋很快的就成了小溫的玩具
▲ L型的樓梯,結省了大量空間
▲ 這兩天,在樓梯爬上爬下兼坐坐休息,成了小溫最大的娛樂
▲ 轉個彎,絲毫不浪費二樓空間
▲ 乃伸刻意保留了屋頂的木結構
我們住的參號房在樓梯的左手側,木質的地板上擺著張雙人床,房間裡沒有多餘的擺設,沒有過度的裝潢。搭了一晚車的小溫又慵懶的躺在雙人床上,四處張望,但心裡的探索慾望很快就戰勝了倦意,跟著乃伸的腳步在其他房間裡四處探險。
▲ 參號房
▲ 簡單的傢俱
▲ 小溫再度慵懶的賴在床上
貳號房是這兒的另一間雙人房,也是「靜巷六弄」唯一有陽台的房間,就在那落地窗外。整個房間採和式設計,雙人的墊被取代了雙人床,在小小的茶几上放著美國唸書時圖書館桌上的綠色小檯燈,很快的就吸引了小溫的注目。
▲ 貳號房
▲ 哇!
▲ 好奇,是成長的動力
壹號房是二樓的單人房,不大的L型空間擺放著一張單人床、床頭櫃與小燈,但最吸引人注目的還是門口的木頭長凳,兩片微傾的木片組合成凳面,適合徹夜談心的所在。
▲ 壹號房
老房子沒法每間都配有浴室,有三個房間的二樓搭配了一間寬敞的浴室。在擺上雙人的洗手檯與木製的置物架後,依然有十分寬敞的活動空間,乾溼分離的淋浴間除了蓮蓬頭雨水龍頭外,也有林玉花灑,只不過使用方式得先研究下,否則水管裡殘餘的冷水可不好受。ㄛ,這裡得要自備牙膏牙刷,其餘的盥洗用具齊全。
▲ 寬敞的二樓浴室
▲ 淋浴間
一樓,「靜巷六弄」還有一間名叫「童年光影」的單人房,一張單人床,床頭旁擺著張木書桌,如果在桌上再加上些參考書與測驗卷,旁邊再放台小收錄音機,這不像極了許多人小時候沒有電腦、沒有遊戲機的小房間?
▲ 童年光影
▲ 這是在暗示想要雙拖鞋嗎?
一樓利用老房子特有的縱深將公共空間切分成三大塊,除了一進門由K chair組成的客廳外,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也擺滿了各種有意思的收藏。樓梯下的縫紉機勾起小時後的回憶,看著小溫推著縫紉機旁的塑膠椅,讓我想起小時候總愛轉著圓桶椅當公車開的往事。放鑰匙的櫥櫃旁有著兩代的大同電扇,綠色的桌扇已經成了大同的招牌,但另一旁的立扇卻也同樣帶有童年的記憶。
▲ 裁縫機與圓桶椅,小時候家裡的彷彿是黃色的
▲ 大同電扇
▲ 這要擺哪好呢?
▲ 褓姆馬麻,我是小溫,請問晴姐姐在家嗎?
▲ 今晚,只有參號房營業
主人家利用中島將餐廳與客廳做出了區格,自然的劃分為兩個相連又獨立的活動空間。餐廳由張四人木桌組成,餐廳上方垂吊著乃伸挑選的燈具,在「靜巷六弄」裡,每一個吊燈都有不同的典故。過了餐廳,則是特別規劃出的天井,天井讓原本縱深的老房子多了光線的入口,讓原本陰暗的餐廳變得明亮,最特別的還是天井裡的那株青楓樹,讓室內也是室外,室外就在室內。
▲ 天井,讓白天的室內不點燈也明亮
▲ 天井
▲ 小溫的探險
▲ 摸索是成長必經的道路
天井的左側,是廚房區。這裡沒有瓦斯爐等烹調設備,只有簡單的電鍋、電磁爐,但卻有許多鍋碗瓢盆,方便旅客在逢甲夜市覓食後回到這兒分食。乃伸愛喝茶,他在櫥櫃上放著各式好茶葉,同時,也有奶茶、咖啡等任由房客自由取用。
▲ 新與舊的交會
▲ 茶是乃伸的喜好,「童年光影」與廚房就以窗相隔
▲ 廚房左側的側門外別有洞天
拉開廚房旁的側門,一張陳舊的木長凳上放著個龍飛鳳舞的小匾,旁邊的木條門隱約透露出光線,仔細看才發現在乃伸在屋外放了一排藤椅,牆邊種了一排桂竹。
▲ 晴耕雨讀
▲ 木門後別有洞天
▲ 藏在院子裡的兔兔是天賜的禮物
▲ 日光照射的庭院
看著主人講到「靜巷六弄」的點點滴滴時眼中閃耀的光芒,讓我想到台南木十八的文章跟慕紅豆兄。要多加一點不容易,偷加蓋個頂樓,多外推個頂棚,但要捨一點卻更不容易。當所有的鄰居都在研究怎麼讓自己的兩樓透天厝變成三樓、甚至四樓,怎麼把前庭、後院都變成室內空間時,這群傻子卻選擇把原本屋主好不容易攢下來的既成事實通通打掉,還把原本寶貴的室內空間挖出一塊變成天井,不拿來住人卻弄來養樹。
也許有人覺得台灣文創要靠各種的創意與大建設,但這些藏身在巷弄裡的傻子,卻默默的打造自己的夢想。也許多些傻子,少些大餅,這島嶼會更有味道。
▲ 把拔,為什麼鑰匙按了沒有「嗶!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