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年前幫雜誌社寫的系列文章
當提到六零年代的NBA球星,很難不提到羅素(Bill Russell),因為在他統治聯盟的十三年裡,那些無緣與羅素同隊過的球員只有兩次機會能夠一享冠軍的榮耀,許多的球員就這樣無奈的度過了一生。
波士頓一直是個有非常濃厚白人色彩的城市,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白人球星對這個城市依舊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就更遑論黑白種族問題嚴重的五零與六零年代。因此即使羅素先後替這個城市拿下了11次的冠軍,但球迷與媒體卻更習慣將焦點放在後衛庫西(Bob Cousy)或是晚期的前鋒哈維切克(John Havlicek)的身上。
種族的問題,讓六零年代的NBA黑人球星們有著極為強烈的自尊與防衛心,使得他們與媒體、隊友都有著一層隔閡,也因此,即使是塞爾提克的靈魂人物,羅素與隊友之間的往來也並非相當熱絡。
從五零年代末期一路對抗至六零年代,羅素與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在球場上是在禁區寸土必爭的死對頭,羅素更是長年卡住了張伯倫的冠軍之路,讓張伯倫雖然有滿滿的偉大紀錄,但在籃球場上卻一直是個失敗者,一直活在羅素的陰影之中。但離開了球場,羅素與張伯倫卻是相知相惜的好友,兩人在賽前、賽後會相約在餐廳、酒吧聚餐,羅素曾經表示,在籃球場內與場外,張伯倫都是最瞭解他的人之一。
羅素無論在場上場外都有著極強列的自信與自尊,當不愛練球的他在場上鬼混,被教練奧貝克(Red Auerbach)指著鼻子痛罵時,在接下來的練習裡,所有的投籃都被羅素給封阻,所有的籃板都進了羅素的手裡,逼得奧貝克不得不暫停練習,讓羅素自由自在的打混下去。
1966年當奧貝克決定從教練席上退休時,一直打算從塞爾提克的球員中找個人來接手,庫西與韓森(Tommy Heinsohn)都是奧貝克手中的可能人選,但徵詢過兩人意見後,奧貝克只得放棄。韓森表示自己經過長考後,自認為無法控制住這個跟他同年加入聯盟的老隊友,最後,奧貝克只得將教練棒交到羅素的手裡,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奧貝克,只有羅素能夠指揮與教導羅素。
當羅素決定退休後,原本預計的教練韓森才正式的接手塞爾提克,並在七零年代打造出塞爾提克的第二王朝。
羅素退休後依舊在籃球界活躍著,十一次的總冠軍讓他與勝利劃上了等號,但他的個性讓他與人依舊保有一層隔閡,影響了自己轉任教練後的績效,在結束超音速隊與國王隊教練工作後,羅素四處擔任演講嘉賓與球隊顧問,傳授自己的冠軍心得與過去的寶貴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