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總管艾普斯坦(Theo Epstein)在去年冬天說出Bridge這個字眼時,不僅所有紅襪國的球迷傻眼,波士頓的球評記者們更是群起撻伐。經過一個冬天的運作,儘管各方預測仍舊一面倒的支持著死對頭洋基隊,但紅襪國的成員卻也都信心滿滿,甚至將Bridge丟在腦後。
當你有全聯盟最好的五人先發陣容,當你有金手套內野陣容,如果這算是Bridge,那當然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你的總管還能勇敢大聲的說出:Bridge這個字眼。
對照這幾年同樣風光吸引波士頓與世人注目的塞爾提克,隨著交易大限的來臨,越讓人有種驚慌失措的感覺。暑假營造的團結一心,年齡不是問題的形象在打完半個球季逐漸破滅,總管安吉(Danny Ainge)急著脫手艾倫(Ray Allen)彷彿就像是當年球隊急著將他脫手一般。
因為你已經無其他路子可走。這時,你甚至會覺得有Bridge真好。
對照騎士隊在追逐史陶德麥爾(Amar’e Stoudemire)之餘,先下手透過三方交易換來了傑米森(Antawn Jamison),由於中間兩者的交易籌碼重疊,騎士隊是否能成功交易小史目前尚無定論。儘管如此,騎士隊想盡一切方法要讓詹姆斯(LeBron James)開心的用意相當明顯,而當然,開心的法則除了薪水之外,就是那一枚冠軍戒指。
攤開塞爾提克的陣容,最讓人怵目驚心的還是皮爾斯(Paul Pierce)與艾倫(Ray Allen)的出賽時間,相對於馬刺隊嚴格控制邁入33歲鄧肯(Tim Duncan)的出賽狀況,塞爾提克讓兩老打上35分鐘顯得格外的刺眼。
與其抱怨GAP連線今年傷勢不斷,不如抱怨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的指揮調度。即使再不濟,板凳上的T.艾倫(Tony Allen)都應該可以讓這兩個人各自多出幾分鐘的休息時間,而不是讓艾倫每場比賽打上僅次於朗多(Rajon Rondo)的36.6分鐘,塞爾提克先發主力這個球季傷勢不斷,很難讓人把過渡使用給排除在外。
去年球季掛傷號讓球隊季後賽攻守失據的賈奈特(Kevin Garnett)同樣讓人憂心,看著賈奈特在場上的表現,讓人懷疑他的傷勢是否真的如他自己,或如球隊所說已經完全康復。不只是過去的機動性與爆發力大打折扣,連反應都大不如前,而這正是傷勢尚未完全復原,身體跟不上心理的一個表徵。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皮爾斯身上,從嚴重到骨折戲劇性的轉化成每日觀察名單,膝蓋微型手術也提前付出,皮爾斯這個球季帶傷上陣的情形日益嚴重,而他在場上的表現,也不再是過去那個熟悉的皮爾斯。
這一切都讓人想起那個八零年代尾聲的塞爾提克,讓我想起帶傷上場硬撐的麥克海爾(Kevin McHale)與柏德(Larry Bird)。
當球隊將第十七面錦旗當作是唯一的目標,以老將打造球隊自然成了唯一的選擇,球隊在達成目標之後快速老化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這幾年球隊不是沒有在年輕球員上做投資,朗多、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戴維斯(Glen Davis)都是成功的例子,問題在於如果連總教練都沒有足夠的信心把艾倫與皮爾斯放在場邊讓年輕球員打個五分鐘,那誰又能有信心這些球員能夠成功的接下棒子成為下一代的球星?
三分球命中率下滑的豪斯(Eddie House)交換至紐約尼克隊幾乎成定局,換來的充滿活力的「短腿灌籃王」羅賓森(Nate Robinson),這對塞爾提克而言不失為短期的升級作業,儘管更矮,但至少是個能控球的得分手,可以分擔朗多與艾倫的出場時間,當然前提是艾倫還在陣中。
而羅賓森的加盟是否代表六呎三吋的艾里斯(Monta Ellis)已經出局則是另外的問題,主控朗多只有六呎一吋高,搭配五呎九吋的羅賓森已經夠讓人苦惱,在配上六呎三吋的得分後衛,那真是夠讓人胃痛。在勇士隊把柏金斯放上要求的交易名單時,這個交易成真的機會降低不少。如果扣除掉最有機會的艾里斯,而之前追逐的巴特勒(Caron Butler)也已經易主,安吉能夠交易的對象越來越少,而要成交,牽涉的球員與層面勢必將更廣。
交易期限就近在眼前,就讓我們看看安吉會有怎樣的演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