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笨鳥慢飛 - Marcus Thornton(上)




▲ Thornton在綿密防守下總以各種怪招出手(Zimbio/Peter Aiken/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我知道那些異音是來自於我從來未曾處在頂尖的對抗中,因此能夠在這些測試中跟那些來自名校的傢伙們碰頭是件很棒的事,跟他們對抗、一起打球,這是整個大學生涯都我未曾停止過的事。」Marcus Thornton在巫師隊的主場Verizon Center接受測試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證明我是貨真價實的,即使跟那麼多球員、跟那麼多名校球星對抗,我還是能夠成功。」


沒有機會與頂尖球員、頂尖學校對抗,沒有機會在頂尖聯盟裡表現自己的才華的問題從小就一直不停的追著Thornton,他就像是唐吉軻德般一直不停的與之對抗,但這些批評還是一直纏繞著他,只是Thornton沒想到這夢靨居然未曾停歇,糾纏他直到NBA選秀。


這是Thornton畢業後參與的第五場球隊測試,他已經先後到過馬刺隊、溜馬隊、塞爾提克與雷霆隊參加測試,但這是少數吸引媒體注意的一場。一同參加測試的天普大學後衛Will Cummings、德拉瓦州大後衛Amere May都不是什麼知名球星,只有大三因故被踢出德拉瓦大學,之後在歐洲與發展聯盟打工的後衛Jarvis Threatt算得上號人物。


在DraftExpress.com的百大新秀評估裡Threatt與Thronton分別名列第97與98位。換句話說,這並不是一場為了選秀而來的測試,大多數的受測者都注定與NBA無緣,即使能夠換得在夏季聯盟裡列名的機會就已經是項了不得的成就。


Thornton能夠獲得媒體的青睞專訪,最重要的還是他從小在華盛頓特區外的馬里蘭州長大,高中就讀的Bishop McNamara離華盛頓特區不過十英里之遙,大學就讀維吉尼亞州的William & Mary學院也離特區不遠,約兩小時半的車程即可抵達,一直是在華盛頓特區的體育記者採訪的範圍之內。也因此,六呎四吋、190磅重的Thornton對華盛頓特區的記者就像是在自家後院長大的小孩,地理優勢讓他成為媒體採訪的焦點。


「能夠到這裡參加巫師隊測試真是種超乎現實的感受,」Thornton說。「毫無疑問,巫師隊是我從小最喜歡的球隊之一,能夠參與其中是種難以想像的感覺。特區是個很棒的城市,巫師隊是支很棒的球隊,我當然期盼能成為其中一員。」


選秀之夜


不斷的測試、面試總算告一段落,終於到了即將揭曉答案的2015選秀會之夜。儘管老爹Wayne透過朋友從籃網隊總管Billy King那裏拿到了選秀會的門票,但並未受到NBA總部邀請的Thornton還是決定待在自己位於馬里蘭州Upper Marlboro的家中,讓老爹帶著老媽Debra出席。畢竟,根本沒在主要選秀預測名單上出現的Thornton獲選的機會渺茫,要是被媒體發現一個待選球員居然只能拿著公關票在一旁觀眾席裡看著其他同梯球星獲選,卻枯坐到選秀結束可是件無比尷尬的事情。



▲ 2015 NBA 選秀會 (Zimbio/ Lance King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我兒子也可能會入選喔,一定會的。」老爹在接駁車裡信心滿滿跟朋友說著。


在客廳看著電視的Thornton並沒有轉到ESPN觀看選秀,他看著從Netfix租來的影集Lie to me,疲憊的他只想一個人安靜的度過這個不可能屬於他的夜晚,不想看到任何與NBA選秀有關的資訊。


直到老爹的電話響起,塞爾提克在第二輪第45順位出乎意料的選了Thornton,一支球員名單上已經有六名後衛,又剛在選秀會上挑選了兩個後衛的球隊。雖然選秀會前不久塞爾提克才找了Thornton回到波士頓進行第二回測試,但選秀會前預測塞爾提克會將手中的選秀權打包向上交易,加上隊上已經有太多後衛,Thornton本人並沒有抱太多希望。


就在選秀會後,塞爾提克的籃球事務總裁Danny Ainge就暗示未來的一年裡Thornton將會到海外發展,或是在發展聯盟裡度過。


「不管他們如何決定,或是如何要求我,我想自己的任務就是盡力表現,告訴他們為什麼非要把我留在陣中不可。」Thornton堅定說,這不是場面話,因為,他的整個籃球生涯都在證明雖然比同儕慢飛,但自己卻不是一隻笨鳥,他,只是慢飛而已。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當Thornton下定決心要加入William & Mary時,我們一起站在Kaplan Arena時聊到要在這裡掛上一幅冠軍錦旗。」2015年三月,在William & Mary學院執教12年的61歲老教頭Tony Shaver回憶著五年前的往事,那是2010年八月十日,Thornton決定到William & Mary就讀的日子。五年的時光過去,Thornton在W&M打滿四年,終於實現兩人的夢想,相隔17個球季,Shaver帶領的Tribe終於第一次拿下所屬的CAA聯盟例行賽冠軍,並第一次成為聯盟季後賽的第一種子。



▲ W&M總教練Tony Shaver (Zimbio/ Lance King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當Thornton簽下意向書加盟W&M時還只是一個才打了一年正式校隊,每場可以攻下17分的無名十一年級高中生,雖然被華盛頓時報列入地區優秀球員之列,但沒有吸引任何名校教練的目光。全美的高中生招募網站中連排名也沒有的Thornton只被維吉尼亞州的Richmond與Old Dominion、賓州的Drexet、馬里蘭州的Mount St. Mary’s以及W&M列入招募名單。


其中W&M的助理教練Jamion Christian從Thornton十年級還只能在校隊裡陪練,只有課餘在AAU球隊D.C. Assault打球時就注意到這塊璞玉,雖然在AAU裡他還是只能坐板凳讓那些高年級學生表現,但Christian一直關注他的表現並積極的遊說。當Thornton在十一年級終於進入校隊,開始吸引其他球隊注意時,Christian的纏功發揮了功效。


老爹記得自己有些難過的告訴Thornton家裡的經濟可能沒法讓他去每一間對他有興趣的學校參觀時,Thornton已經心有所屬。「他說:『我們不需要每間都去啊!我知道自己會去哪。』」


「當時我發現,他們是最努力招募我,同時展現最多愛的學校,而且我不希望因為事情懸而未決導致一個不上不下的球季,最後讓自己失去已經擁有的機會。因此,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這個機會,繼續邁步向前,讓自己心無旁騖的打完高中最後一個球季。」Thornton在十二年級球季剛開始的十一月簽下加盟W&M的意向書時說。「他們有非常棒的學程,並認為我可以立即融入球隊做出貢獻。W&M一直不停的招募我,我對自己的決定感到開心。」


但這個決定卻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不停的受到挑戰。


招牌雷鬼頭


雖然Thornton已經心有所屬,但他們還是到了其中幾間學校去參觀,當他到Drexel參訪時,總教練Bruiser Flint看著他邊說如果想加入Drexel Dragon,那他就得要剪掉他的招牌雷鬼頭,頓時,Drexel就從Thornton的心中除名。




▲ 一頭長髮是Thornton的招牌(Zimbio/Lance King/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終於,Thornton到W&M進行參訪時,心懷忐忑的他問了總教練Shaver是否能留下自己的一頭長髮,當Shaver直率的說自己對頭髮沒有任何規範時,「我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Thornton說。


「他的確問了這個問題。」Shaver說。「但我認為值得為這個小夥子網開一面。毫無疑問的,他是個很棒的孩子,我們總很希望自己的球隊能夠保持清爽的模樣,但我可不願意承擔死守教條的風險。」


從小Thornton就視上理髮廳為畏途,對他而言,每回理髮都像是打仗一般艱困,當他五年級時就開始留著一頭長髮。


「我想在那個年紀理髮是一種折磨,」Thornton說。「我痛恨坐在理髮廳裡,特別是在那邊枯等。諷刺的是現在我得要坐更久的時間來整理我的長髮,而且,時間越來越久。」


小時候Thornton是前七六人隊名將Allen Iverson的球迷,因此一開始他留著偶像的招牌辮子頭,之後也換過不少髮型,但到了十一年級時大多數的長髮造型都已經退了流行,最後他發現自己除了留雷鬼頭外只有上理髮廳理髮一途。


Wayne夫婦對Thornton留長髮並沒有意見,他們為一的要求就像是對他最愛的籃球一般,只要Thornton能確保自己的課業成績能維持水準,並時時保持乾淨與清爽,雷鬼頭在Thornton家並不會是個問題。


「我想要保住自己的一頭長髮,因此得要確保自己可以保持好成績,幼年時學的種種習慣將影響未來的表現。」Thornton說。「持續在學校好好讀書,讓我一直能有好成績。」


晚飛


除了一頭長髮外,籃球是Thornton的另一個摯愛,但他並非那種從小就抱著籃球,每天運著球長大的天才球員。從小,Thornton就有很好的手眼協調能力,對許多運動都相當擅長,特別是棒球,他五歲時就常拿著球隊揮著球玩。


直到七、八歲老爹夫妻帶著Thornton到阿拉巴馬州參加家族聚會時,Thornton在聚會所一旁的籃球場與其他親戚打了生平的第一次籃球賽,除了下場喝水、喘息外,他在揮汗如雨的炎炎夏日裡打了一整天的籃球。


「他整天甚麼也沒吃,」老Wayne回憶道。「你就是沒辦法把他趕離球場。」


從那次的籃球賽後,Thornton開始收看NBA的習慣,並沉迷於AND1的精華片段裡,著迷於那些傳奇的街頭運球達人。九歲時Thornton參加當地Upper Marlboro Mustangs的徵選時才第一次接觸到正式的籃球活動,教練從底線到中場放置交通錐測試小球員的運球技巧,當輪到Thornton上場測試時,緊張的他將腦海裡所有的運球方法都給使了出來,胯下運球、換手運球、轉身、迴旋,各種花招盡出,花了一分半鐘才從底線運到中場。


「你確定這是你的第一次?」場邊圍觀的球員、家長不可置信的問著。



▲ Bishop McNamara(BMHS.org)


從此,Thornton正式跨入了籃球的世界,雖然他在家鄉的籃球圈裡小有名氣,但注重教育的老爹還是讓他進入私立的教會學校Bishop McNamara就讀,讓原本就慢飛的小Thornton走上一條更遠的道路。


Bishop McNamara是間重視學業更甚於運動的教會學校,今年剛轉隊到火箭隊的控衛Ty Lawson曾經在此短暫就讀一年後轉往維吉尼亞州的高中強權Oak Hill Academy完成學業。雖然十年級時Thornton就與校隊一起練球,但一群有天分的學長如匹茲堡大學的Talib Zanna、Mount St. Mary的Rashad Whack等擋住了去路,讓Thornton一直到十一年級時才獲選進入校隊。



「Marcus應該是我教過的學生裡最努力的一個,他就像是隻永不停歇的獵犬。」Bishop McNamara的總教練Marty Keithline說。即使成為正式球員,每天上學前Thornton還是會獨自來到體育館練投,下午參加球隊的例行訓練,晚上則留下來自主訓練。十一年級時學校買了個投籃訓練機器做紀錄,發現在短短兩個月裡他練投了超過兩萬球。



「他的努力激勵教練團想方設法的把球交到他手上,」Keithline說。「他每晚都被包夾,對手的每一個防守戰術都試圖要阻擋他,因為我們得要很有創意才能將球傳給他。」


慢飛的Thornton終於真正的飛進了籃球場,如果從此刻算起,他參與正式的籃球比賽不過才六年的時間。


笨鳥


高中加入的BiShop McNamara是間學術優於體育成就的私立教會學校,只有勉強出過一個過水一年的NBA球星Lawson,而Thornton大學就讀的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則在政治圈裡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美國歷史上有三位總統Thomas Jefferson、James Monroe與John Tyler出身於這間全美歷史第二悠久,創立於1693年的名校,W&M包括法律、商業、教育等學院都名列全美前茅,是一間非常有傳統的老字號學校。


但同樣的,W&M在籃球世界的表現並不比BiShop McNamara好上太多。技術上,在Thornton之前一共有九名球員打過NBA,但真正在NBA中留下紀錄的只有兩人,其他都是曾經在NBA選秀會中入選,但最後沒有正式上場紀錄。其中戰功最彪炳的是1947年被尼克對所選的Andy Duncan,輾轉在羅徹斯特皇家隊打了兩年後轉到了塞爾提克,成為塞爾提克隊史上第一位W&M球員,但Duncan只打了七場就結束了職業生涯,留下生涯5.5分、2.1籃板的成績。


而在歷史上,最早被塞爾提克選上的W&M球員是1955年第六輪的新秀John Mahoney,而1959年的Dan Lange則是第五輪第38順位,兩人最後都沒能入隊。


換句話說,W&M在NBA裡幾乎等於是空白一片。這是一間從來沒有進入美聯社全美排名的學校,一間從來沒有出產過全美明星球員的學校。


在Thornton入學之前的兩個球季,總教練Shaver靠著大四後衛David Schneider與大二搖擺人Quinn McDowell聯手寫下22勝11敗的隊史第三佳成績(前兩名是1948-50球季),並打入NIT季後邀請賽,但Schneider畢業後W&M就滑落到10勝22敗的慘澹成績。


雖然W&M的籃球水準並不高,但對十一年級只有平均17分的Thornton而言,在考量學業與運動發展之後,能夠進入W&M就讀是個穩當的選擇。


後來,這讓Thornton成了許多人眼中的笨鳥。


笨鳥慢飛 - Marcus Thornton(上) 


笨鳥慢飛 - Marcus Thornton(中) 


笨鳥慢飛 - Marcus Thornton(下) 


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菜鳥軍團的逆襲 


<SL> 超越SL的Smart與尚待開發的菜鳥們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讀後感想> 暗夜裡的傳燈人 by 楊渡

IMG_3195  


▲ 也許,左派拍的會是另一個方向......


忘記有多久沒有買台灣作家的小說或是散文,可能跟廣播電視開放後,需才孔急的媒體圈找上了作家開起了一堆節目後吧。慢慢的,那一代的作家因為各種原因消失,感覺能夠耐住性子看完的作品好像也越來越少。雖然螢光幕上留下的都不是我會買、會看的作家,但不管在實體、網路書店,似乎也越來越找不到太多吸引人的作品。


開著車聽到楊渡,一個好像有點熟悉卻非常陌生的名字。聽著他說著那從解嚴、戒嚴到現代的故事,雖然才剛買了幾本書,雖然那本老美的小說才看了幾頁就停了下來,但還是上了網又買了幾本書。中年人的記憶不牢靠,一直以為自己沒看過楊渡的書,但翻著翻著,發現了「強控制解體」這個遙遠卻又記憶深刻的書名,原來在古老久遠的年代裡,曾經在腦海裡留下些殘光片影。


寫了20多年的文字,越來越明瞭寫作是件極為需要天分的事情,要跨過天分的頂蓋有多麼得不容易,而自己再怎麼寫也就是這樣而已的現實。除了天分,是個甚麼樣的人,大概也就會寫出甚麼樣的文章,就像是許多許多養分的積累才能沖刷出一小片的沙洲,就像自己躲入綠色球衣的世界裡,才有機會寫些只有自己有興趣的文字。


當作家的世界雜了,有可能讓人多了寫作的內容,但也可能少了原本應該一直積累的深度,或多了塵世間的閒雜味,讓作品失去原本的味道,這也許就是書架上越來越少台灣作者的緣故吧。


而跟我相近年歲的人恐怕需要更高的天分,才能掃掉國民黨在內心播下的僵化、虛偽又淺碟的思想,畢竟老一輩的作家年輕時的校園還有些來自中國的自由派,到了與我相近年歲者念書時,只剩下國民黨師範體系下的升學派,要寫出好的、有見地的作品也就更難了吧。


寫作是需要天份的。楊渡從自己跟臺靜農教授訪談的一片靜默中細細的描繪,再緩緩的引出一連串的故事與記憶,這是多麼深厚的功力,讓人自然而然的一路看下去。寫余紀忠也是,從秋日凋零的荷花池寫起,兩者的時間都彷彿靜止,卻又自然而然的走入回憶,就這樣,楊渡在現實與回憶間不斷,卻又自然的切換,讓他想說的故事一直延續下去。


看著楊渡寫著年少時到處找禁書買,讓人回想起街頭年代在那一個又一個書攤找書的記憶。看他寫著戒嚴時期搞黨外雜誌,讓人想起老家房裡的那個大紅木書櫃,在我放玩具的大格子旁,有一個塞滿了書籍、雜誌的小格子,很久很久以後,整理起那個不屬於我的天地的格子,才在底下,壓得最深、藏得最底的地方看到那幾本黨外雜誌。


那也許是我長年在公家體系生存,從來不跟小孩談政治的父親的壓抑年輕歲月吧。


到底是甚麼原因讓楊渡成為記憶裡的陌生名字?因為他在中國時報?恐怕不是,在中國時報被賣掉之前,那雖然也是個討人厭的名詞,但至少不是個讓人嫌惡的字眼。看著書,當他提到成為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當起馬英九的文膽時,才訝然想起,也許在他選擇成為國民黨的成員時,自己就就已經默默得將他給掃入記憶中的塵埃裡。


回想那個遙遠的年代,不管左、不管右;不管統、不管獨,都是國民黨政權的受害者。不,那年代真正搞獨立的也許不多,對國民黨政權而言想去跟對岸統的可能更可惡些。國民黨垮台了,台灣漸漸的成了主流,原本一起鬥爭國民黨的獨派與老左派從戰友成了死敵,彼此間彷彿有著比國民黨更深、更沉的仇恨。漸漸的,左右之分似乎從意識形態轉而成為海峽兩岸的分野,本土派將早年壓抑的本土化、獨立端了出來,對另一端的黨外人士而言就是另一種鬥爭;老左派漸漸的選擇以各種方式轉換到了那個思想上的真正母土,跟打著左派的另一個獨裁政權繼續另一個形式的鬥爭,又有如楊渡者最後選擇跟當年對抗的政黨合而為一。


看著楊渡寫的故事,腦海裡似乎又出現電影「超級大國民」裡的蒼涼配樂,想起那場剛巧碰上民進黨高層一同觀賞的電影以及散場後旁邊小便斗的隱約啜泣聲,也想起那個不以統獨劃分的年代。


***


「記者是一種容易遺忘的行業。因為我們總是從一個新聞點,跳到另一個新聞點,在事件之間跳來跳去;要不然就是在一個固定的部會、單位採訪,到最後就把那個部會、單位的觀點不自覺的內化,變成自己的觀點。最明顯的就是採訪警政單位的記者,總是視社會運動的群眾如「暴民」,與警察沒兩樣;而採訪群眾運動的記者則批判警察是「暴警」,是國家機器的暴力。」(p137,暗夜裡的傳燈人,楊渡)


當看到上面這段文字,不禁莞爾一笑。廣播裡的那位主持人不正就是最好的寫照嗎?在台灣,媒體人似乎自然而然的成了藍綠政黨代言人,有些人為了餬口,但更有些人比政治人物還入戲,原本應該有的那一點分際彷彿不存在。但仔細一想,又豈止是記者,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洗禮下,在缺乏鼓勵思考、教導孩子如何思考的體系下,我們又何嘗不是不自覺得將一些觀點內化,慢慢的變成了自己的觀點?差別只在於我們選擇內化的是哪一邊,從而愛自己的同類而厭惡另一邊的非我族類。


楊照寫著他生命裡的故事,那些曾經帶領他前輩,曾經跟著他一起奮鬥的戰友,以及跟著他成長的後生。許許多多的記憶、故事交疊,卻也讓人唏噓。唏噓的是這些人物如黃順興或是貫穿整本書的陳映真,早已經逐漸從台灣社會的記憶中淡去,甚至是抹去。唏噓的是這些人,不僅當年一起反抗國民黨的獨派避之唯恐不及,現在的終於敢大聲嚷嚷的「統派」當年更是將他們視為洪水猛獸,讓他們在以統獨劃分立場的台灣社會與台灣歷史裡沒有一席之地。


也許,就像書裡說的,在國民黨的體制篩選後,台灣少了以「左邊眼睛」看世界的機會,讓台灣只有一種「平面」的世界觀,一個以每日為馬首是瞻的、資本主義陣營的世界觀。(p101,暗夜裡的傳燈人,楊渡)


解嚴後的左派政黨如工黨、勞動黨都已經消失,經過無數無數年,台灣終於又有打著左派、社會主義招牌的新政黨出現,但對這些老左派而言,這些在資本主義陣營中成長、紮根的小左派究竟跨過區分左右的那條線多遠?恐怕是個有趣的問題。


楊渡寫著自己生命裡那些傳遞左派思想的傳燈人的故事,但,接下這盞微弱燈火的人究竟在哪裡?這不光是台灣,恐怕也是全世界那些左派信徒的困境吧。


但,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好看的書,一本讓你想起很多刻意、非刻意遺忘的故事的書。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菜鳥軍團的逆襲

塞爾提克的夏季聯盟賽程在馬刺隊控衛Shannon Scott的一次中線拿球後直衝入三分線內的騎馬射箭畫下了句點,在最重要的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的預賽裡塞爾提克以三比零取得第二種子,先淘汰掉拓荒者隊後敗在最後封王的馬刺隊手下,以四勝一敗結束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如果加計猶他夏季聯盟,則是五勝三敗。


衍生閱讀:<SL> 超越SL的Smart與尚待開發的菜鳥們 


跟其他球隊以新秀搭配浪人與今年落選新秀為主有所不同,今年選秀會上一口氣挑了四名新秀的塞爾提克如果再加上去年首輪的兩名新人,本身就有高達六名菜鳥需要磨練,因此壓縮了體系外的球員的表現機會,即使如德州大學的前鋒Jonathan Holmes有超乎預期的演出,球路也相當適合塞爾提克總教練Brad Stevens需要長人投外線的風格,但塞爾提克卻有超出聯盟上線的球員陣容問題需要處理。


在煩惱這個其實有些甜美的暑假作業前,先讓我們來看看球員在第二個夏季聯盟的表現。




從山巔到谷底,只在一念之間


Marcus Smart   G  6-4/220 (2014年第六順位) 

























































Marcus Smart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5/24.835.3%29.6%83.6%3.04.22.40.42.216.0
UTAH2/2844.1%37.5%92.3%4.57.52.51.03.024.0
Las Vegas3/22.726.5%21.7%75.0%2.02.02.30.01.710.7

從單純的數據不難看出Smart在兩個夏季聯盟間的巨大差異,在猶他聯盟的34次出手中「只有」16次是在三分線外,但Smart似乎到了賭城賭性也變得堅強,在拉斯維加斯的三場比賽裡Smart同樣出手了34次,但三分線外高達26次,三分球的出手比率由將近五成陡升至將近七成。第一戰對上拓荒者11投4中還算是差強人意,但到了第二戰對上熱火隊的8投盡墨徹底摧毀了他的投籃命中率。










▲ 選入Smart似乎才是不久前的事情 (Zimbio/Mike Stobe/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猶他夏季聯盟裡Smart利用自己的體型優勢挑戰禁區,壓迫對手的防守讓缺乏禁區威脅的塞爾提克能夠拉開空間。也許是猶他的成功,讓Smart看來信心滿滿,轉戰賭城的第一戰裡他還是有許多漂亮的運球動作,多次在禁區利用換手運球來變換速度與方向,面對Ra'Shad James,他還在中場秀了一手八字交互運球後突然啟動甩開James,切入後再以地板球傳給C.J. Fair的漂亮動作。不過當第二節拓荒者隊改用Allen Crabbe來防守後,體型不再具有優勢的Smart就面臨考驗,出現不少失誤但也還是有不錯的傳球。


但第一戰一開始Smart在三分線外手風相當好,讓他開始頻繁的在三分線外出手,不順遂的手風不僅延續到第二場,也影響了他在夏季聯盟裡最需要磨練與證明自己能耐的組織工作上。三分投射一直不是渾身肌肉的Smart的長處,但他的三分球出手比率從大學時代的四成上下增加到菜鳥球季的57.0%,命中率則是差強人意的33.5%。三分球出手是塞爾提克教練團相當重要的進攻模式,出手意願一向比出手機會跟出手把握度更受到重視,但Smart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射手,發達的肌肉讓他從起跳的動作就沒有射手該有的平穩。發揮身材的優勢再將外線當成輔助的進攻武器,對Smart會較有幫助。










▲ 投籃的穩定度是Smart在投籃選擇外的另一個問題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三場比賽裡另一個凸顯的問題在於情緒的控制。第三戰裡熱火隊的Josh Richardson在隊友抓下籃板後運球推進,面對Smart試圖抄截,Richardson左手運球但利用右肩的假動作,騙得Smart往自己的左側攔阻,一瞬間Richardson往左側加速甩開了Smart在罰球線跳投得手。很快的,試圖討回顏面的Smart沿著左側邊線推進,刻意的在中線秀了一次背後運球,再來個Spin move,卻在中線失控將球給運了出界。這活脫是猶他夏季聯盟第三戰的翻版。


第四戰對拓荒者隊,一開賽Smart連續兩次切入禁區得手,這兩次他盡可能的延展自己的身軀與手臂,讓自己可以突破防守重圍,加上一記三分球讓他拿下七分,但與大前鋒Noah Vonleh拼搶籃板時倒地導致兩指脫臼,提前結束了夏季聯盟。










▲ 運球是Smart進步最多的一點 (Zimbio/Jason Mill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雖然整體而言Smart的運球與真正控球後衛還是有段差距,即使加入了換手運球的變速方法,但整體運球動作還是大開大闔,依舊可以看得出來斧鑿的痕跡,還無法將練習時的「套路」轉化為能靈活運用的基本技巧,當然就更別提甚麼假動作之類。但整體而言他的運球比起菜鳥球季還是有所進步,有許多切入後的換手運球變速,同時在傳球上更為果決,能夠用切入帶起球隊的進攻,這都是菜鳥球季所看不到的Smart。但另一方面,Smart在三分線外出手的分寸如何拿捏,比重如何調配,恐怕是他能否在新球季扮演好控球很重要的關鍵。




一個繼續期望的理由




James Young  G/F 6-6 215 (2014年第17順位)

























































James Young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5/21.227.4%24.4%76.4%3.41.00.40.00.29.4
UTAH3/2023.1%15.4%72.7%2.00.30.30.00.37.3
Las Vegas2/2331.8%33.3%80.0%5.52.00.50.00.012.5

菜鳥球季幾乎都在發展聯盟度過的Young在猶他夏季聯盟第三戰因傷退場,直到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的預賽結束後才重返球場。重返球場的第一戰有幾次投籃成功騙到了犯規,但其他部分依舊沒有表現。最後一戰面對馬刺隊六呎九吋在夏季聯盟得分出盡風頭的Kyle Anderson,Young很快的包辦球隊前四分得分,但最漂亮的是第一節切入禁區後空拋給Jordan Mickey演出空中接力的扣籃,同樣的畫面在第二節的一次快攻幾乎重播般的再次兩人合作,這是塞爾提克夏季聯盟裡第三漂亮的傳球。










▲ 面對菜鳥的競爭,Young得要有比投籃更多的技能才行 (Zimbio/Mike Lawrie/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是Young在夏季聯盟裡第一次表現出自己對球賽的理解能力,也第一次讓自己在球場上有除了投籃之外的表現。整個夏季聯盟裡Young除了投籃與防守外幾乎沒有任何表現,沒有組織運球,也沒有太多空手走位的表現,在球隊一口氣選了三名後衛,且在夏季聯盟中都各自有所表現下,Young在塞爾提克的未來也逐漸蒙上一層陰影。


投籃是Young目前唯一展現出來的功能,在塞爾提克陣容裡前有許多前鋒卡位,後有新秀追趕,夏季聯盟裡低迷的投籃命中率更讓他的評價滑落,特別是新人中有個也很能投籃的R.J. Hunter讓他的地位格外尷尬。接下來的暑假、訓練營、熱身賽裡Young得要證明自己有值得讓球隊將他放入上場名單的理由,如果只能繼續在發展聯盟裡亮相,對他的未來與成長並不是一件好事。


時間是Young最大的優勢,但也是最殘酷的敵人。




控球?得分?雙能?雙不能?




Terry Rozier  G  6-1  190  (2015年第16順位)

























































Terry Rozier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8/27.935.4%38.6%82.0%3.03.91.20.11.812.2
UTAH3/28.337.5%33.3%76.9%3.33.71.70.02.012.3
Las Vegas5/27.633.3%43.8%87.0%2.84.01.00.21.612.2

要評價Rozier在夏季聯盟的表現如何,得先要釐清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定位Rozier。如果不去刻意區分Rozier的位置,那他的表現是相當讓人激賞,除了飛快的速度與非常積極的防守外,最後兩戰裡Rozier在關鍵時刻的表現讓人讚嘆不已。










▲ Rozier是令人景仰的Rick Pitino一手調教 (Zimbio/Maddie Meyer/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對拓荒者隊比賽裡,Rozier快速的運球推進在Tim Frazier一直緊盯不放下,一個突如其來的360度大轉身跳投讓塞爾提克取得領先(這招360度大轉身在賭城一共用了至少三次,下一場對馬刺隊又故技重施,但這回轉到180度就被Scott一把撈走)。拓荒者隊追平後,Rozier在換防後遇上Vonleh,切入後急停騙開了Vonleh跳投得手,當拓荒者隊又在度追平,Rozier又再次遇上Vonleh,這次Vonleh不再輕易上當,Rozier在不斷變速、換手運球都無法擺脫Vonleh(這其實不是個好現象)下,只能將球交給Young,但慌亂間Young也找不到機會,只能將球回給Rozier。在Andrew Dawkins的貼身防守下,Rozier三分線外出手砍進,接下來四罰三中穩住勝果。


對上馬刺隊的比賽裡,Rozier先是切入不進後自己補進,在最後關頭6.1秒接球後很快的後徹到三分線外果決的出手追平比數,關鍵時刻Rozier心臟之強大讓人讚嘆。


以得分來說,Rozier的優點是他投籃時的起跳相當輕鬆而平穩,讓他有很穩定的下盤基礎,八場比賽下來有遠優於大學時期的38.6%的三分球投籃命中率。不過他最大的缺點反而是在禁區投籃上,如果扣掉三分球,Rozier在八場夏季聯盟裡兩分球投籃只有32.8%的低迷命中率。低命中率有兩個部分是猶他聯盟時提過的問題,一個是在猶他夏季聯盟時說過的左側切入但用右手上籃的問題,在賭城情況依舊,以及他切入後的單手拋射的力道大半都太輕。另一個問題是Rozier在禁區的對抗性不足,當切入禁區後面對防守球員時,在發生碰撞後往往就失去平衡,或是為了閃躲而倉皇出手。


這點只能靠著不斷的練習與鍛鍊身體來改善。










▲ 籃框邊的投籃是Rozier急需改進的地方 (Zimbio/Elsa/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不過,從選秀會前開始就有另一種觀點,那就是只有六呎一吋高的Rozier想要在聯盟生存,關鍵就在於能否轉型為控球後衛,而這一環則是夏季聯盟裡爭議比較多的一點。


就數據而言,Rozier在八場夏季聯盟比賽裡可以傳出3.9次的助攻,這只比主控Smart略差,如果再考量他的1.8次失誤,就數據而言在可接受的範圍,如果單看拉斯維加斯的數據,4.0次足夠並列聯盟第十二位,跟同梯選秀相比就算比上者如Emmanuel Mudiay尚有不如,但比下也是相當有餘。


但在聯盟裡卻有不一樣的聲音,例如波士頓前鋒報的Steve Bulpett的專欄Bulpett: Some not sold on Terry Rozier, R.J. Hunter裡就提到了一些不同的觀點。如果就每一場比賽的內容來看,Rozier的主要武器還是速度,但隨著比賽一場一場的打,Rozier速度的影響力卻逐漸的下降,主要的原因是運球的基本技巧不足以讓他突破第二道防線,當他靠著速度或是單擋掩護衝過對方的後衛後,遇上補防的禁區大個Rozier會習慣性的自主性剎車並退回三分線外重起爐灶,或是將球回給在圈頂替他單擋的隊友做投射。雖然這些回球獲得轉播球評的一些好評,但如果針對組織而言,這樣的表現自然是不夠證明自己能夠在NBA裡擔任控衛的。











▲ 傳球的視野是Rozier在控球時的罩門

(Zimbio/


Elsa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除了半場的組織問題外,快攻也是Rozier暴露缺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雖然速度飛快,但當Rozier埋頭推進時卻往往忽略前側已經起跑的隊友,許多時候只要一個即時的傳球就可以讓隊友輕鬆的獨跑。這情況在第二場面對七六人隊時到了高點,一回當Rozier埋頭推進,鏡頭的遠端只看到隊友R.J. Hunter不停的揮舞雙手,早就跑到左底線埋伏的Hunter卻苦等不到傳球,當Rozier帶球過了半場,防守者也差不多各自歸位,隊友跑出來的空擋也早就糟蹋光了。


情況到第三戰有了些轉折,對熱火隊一開賽Rozier就用一個相當漂亮的地板傳球給Mickey上籃,雖然被毀掉但這是夏季聯盟開打以來Rozier第一個有職業水準的傳球。接下來的快攻,雖然運球推進時有些踉蹌,但還是即時的將球傳給前側的Royce O'Neale完成快攻。從重播畫面可以看出來Rozier在將有些失控的球稍稍穩定下來時有抬頭看了下前方的狀況,也成功的看到已經超越對手的O'Neale,並成功的傳球。


這一場比賽裡Rozier在帶球過半場時或是運球到禁區遇到阻擾時不再是矇著頭運球,而會放慢速度抬起頭來觀察場上狀況,有一回他切入禁區但對手的中鋒拉出來補防,Rozier沒有像前幾場一樣本能的後退,而是將球高吊到讓無人防守的Mickey可以在籃框下投球得分,這是他在擔任控球上表現最佳的一場比賽。


但這樣的好表現只維持了一場,接下來的兩場比賽又回到了埋頭苦幹的模式。










▲ 保持正確的運球姿勢是Rozier能否轉型的關鍵 (Zimbio/Elsa/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Rozier的問題在於快速運球時沒有足夠的視野讓他找到有空擋的隊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猶他夏季聯盟時提到的運球問題。他的運球是彎腰而非屈膝,讓他的重心前傾,不但失去了轉向所需的靈活度,也容易失去對球的掌控度,很多時候看到Rozier在快攻時是追著球跑,而不是隨心所欲的在控制球,那也是前面說的「踉蹌」的原因。而重心前傾除了容易失控外,在飛快攻情況下也很容易在對手干擾下發生失誤,或是被對手攔截,往往上半身已經移動,但落在身後的球就被對手一把撈走。


要改善Rozier在組織上的問題關鍵在如何讓他謹記隨時都要保持抬頭注意場上情況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卻會牽涉到他整個運球的機制,一點也不容易。


需不需要改造成控球後衛有些見仁見智,以目前在夏季聯盟所展現的速度、防守與外線,其實已經比Avery Bradley在菜鳥球季超前許多,只是如果最後的模板只能成為Bradley或是比Bradley好的升級版,恐怕也不是球迷心裡所願。


是好是壞,就只有時間能回答我們這個問題。




意外的傳球高手




R.J. Hunter  G/F  6-6  190  (2015年第28順位)

























































R.J. Hunter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8/22.431.6%35.6%90.6%2.81.20.60.21.112.0
UTAH3/1926.7%40.0%100.0%2.00.31.00.31.06.0
Las Vegas5/24.436.5%31.3%81.1%3.21.80.40.21.215.6

跟猶他夏季聯盟相比,Hunter是讓人印象完全改觀的球員。猶他聯盟的前兩場比賽裡Hunter的外線手感全失,第三戰只大致可以看出他在投籃上的問題,也只能看出他在外線的投射能力將塞爾提克的一大群大前鋒們有所幫助,也有機會從能傳球的David Lee、Jared Sullinger獲得更多出手機會。











▲ Hunter的投籃是第一眼會注意到的一點

(Zimbio/


Mike Ehrman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經過五場的拉斯維加斯夏季聯盟,Hunter對塞爾提克最大的幫助恐怕不是在外線投射,而是他的傳球。雖然他的運球還是個缺點,雖然他帳面上的助攻只有1.8次,但當他帶球時的寬闊視野與極佳的籃球智商卻是這個夏季聯盟裡表現最好的一個新秀。他在切入到籃下時可以找到埋伏在外線的射手,或是當他帶球罰球圈突破時吸引對手包夾能傳給無人防守的Mickey輕鬆扣籃,每當他帶著球啟動時就能夠有效的牽動防守,再靠著傳球能力製造隊友輕鬆的得分機會,成了進攻的重要樞紐。


最漂亮的一場是第四戰第二次面對拓荒者隊的比賽。第一節在圈頂很漂亮的一箭穿心送給空切的C.J. Fair打板得分,第四節一次切入禁區後以地板球傳給Ralph Sampson III打板,或是繞過人牆後吸引兩人包夾,將球回給無人防守的Fair扣籃。其中最亮眼的一球是從中場直接跟Fair來個空中接力,視野、判斷均佳,是夏季聯盟裡塞爾提克第二佳的傳球。











▲ 持球中的Hunter才是最可怕的時候

(Zimbio/


Sean Gardn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相較之下,原本應該比較讓人放心的投籃反而有比較多的問題。在賭城塞爾提克開始替Hunter設計非常多的戰術,如例行賽設計給Bradley的戰術也出現在Hunter身上,但設計的戰術越多,Hunter的命中率卻是越跌,雖然在賭城平均每場可以攻下15.6分,但31.3%的三分球命中率可一點也不值得高興。


體能可能是目前Hunter最大的問題,很多場都可以看到Hunter在隊友另一端底線發球準備過半場時偷偷在底線板凳前方喘息的畫面,而他的投籃準度也跟上場時間息息相關。狀況最好的最後一戰剛上場時Hunter的三分線是像箭一般又快又直的奔向籃框,但在場上來回往返後,第四次出手時的彈道已經少了那股勁道,經過這麼多場,猶他夏季聯盟時的穩定投籃動作也不再穩定,很多時候靠腎上腺素可能還多些。


第二個問題是他的下盤,只有190磅的單薄身材影響頗大。第一戰對上拓荒者隊時Hunter與剛換到拓荒者隊的Pat Connaughton(2015年第41順位)形成射手對決,當Connaughton砍進三分時Hunter就很明顯的想要討回公道,但當他越急右手出手的力道也越大,少了穩定的下盤當根基,讓他整個身體不自主的被往右前方帶,失去了平衡也失去了準度。


Connaughton同時也是另一個很好的鏡子,他的投球動作不但穩定且又快又簡潔,讓他每次出手都顯得游刃有餘,讓人一直聯想到年輕時的Vinny Del Nergo,也讓他夏季聯盟打完有43.8%的三分球命中率,順利的從拓荒者隊手中拿到一張三年合約。











▲ Connaughton的漂亮投籃動作

(Zimbio/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跟Connaughton一比,Hunter的動作過大與不穩定就更為突顯。第三場面對熱火隊,Mickey先往底線移動再回身到四十五度角幫Hunter做單擋,攔住Richardson的同時Hunter也順勢往底線移動,在三分線內接球跳投,但他的大動作讓趕來的Richardson還有時間把球給拍掉。


雖然命中率不佳,但Hunter的聰明在騙犯規上倒是展露無遺,特別是最後一場在第三節Hunter在右底線拿球,此時的他已經失去重心幾乎不可能進球,但他還是做出投籃的假動作,趁著對手撲身而來時,對著來勢硬是撞了過去在倉皇出手,騙到了三次罰球的機會。











▲ Hunter不只是個射手

(Zimbio/


Kevin C. Cox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猶他聯盟時讓人印象深刻的防守依舊非常有活力,拼命加上聰明讓他在防守上不吃虧,剩下的只有對抗性的問題,需要的是替自己增加些肌肉與不停的鍛鍊。


就本質上,Hunter比較像是個小前鋒而不是得分後衛,在塞爾提克沒有真正的外線射手下,他靠著外線投射有機會能夠在名單裡有一席之地,需要的是增強下盤與體能,得要到能夠負擔至少NBA板凳的體能才有可能交出穩定的投籃命中率,也才有將傳球的能力拿出來到實戰之中穩定發揮的機會。




夏季聯盟大驚奇




Jordan Mickey  F  6-8  235  (2015年第33順位)

























































Jordan Mickey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8/28.152.6%0.0%67.0%7.90.50.82.41.412.2
UTAH3/2552.2%0.0%71.4%5.00.00.32.01.39.7
Las Vegas5/3055.6%0.0%62.5%9.60.81.02.61.413.8

如果要論今年夏季聯盟最大的黑馬,那Mickey絕對是最早被提出來的幾位球員之一。第二輪第33順位的他在賭城以9.6籃板排在第五名,2.6次阻攻則並列第五,平均13.8分、9.6籃板的成績搭配55.6%的命中率,讓塞爾提克趕忙在夏季聯盟結束後跟Mickey簽下史上最高額,總計四年五百萬美金的二輪選秀合約,比許多首輪末的合約還更優渥,其中前兩年共計兩百四十萬美金的保證合約,而後兩年為球隊選擇權。











▲ 拼勁是Mickey能出頭天的關鍵

(Zimbio/


Kevin C. Cox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如果跟猶他夏季聯盟相比,Mickey在賭城一開打最明顯的差別在於籃板的卡位上。在猶他聯盟Mickey很輕易的在籃框底下被對手給推離原本的位置,讓他每場只能抓下5.0個籃板,到了賭城,Mickey很快的就抓住站穩馬步的卡位技巧,他在禁區裡可以穩穩的卡住六呎十吋255磅重的Daniel Orton,不僅抓下10個籃板,也多次讓Orton或是Vonleh吞下推人搶球的哨音。接下來連續四場拿下二位數籃板球。


除了卡位,Mickey對籃板的「執著」是他能夠在籃板榜上留名的另一個原因。雖然沒有其他籃板高手的彈性與彈速,但Mickey不放棄的特質讓他拼搶到最後一刻,跟在猶他聯盟時一樣,當一群球員在地上打滾時,Mickey絕對是其中的一員。這彌補了許多天分上的不足。


防守上,Mickey也漸漸得放開手腳,他防守面框球員的技巧要優於背框單打,從一開始對以體重、蠻力往內推進的對手沒有太多招架之力,到最後一場面對馬刺隊禁區可以穩穩的扛住對手,在防守技巧上的進步相當明顯。而他原本就較為擅長防守面框球員的特色則一直保持水準,對於對手切入時的出手時機掌握得非常準確,雖然身高不具有優勢但靠著一雙長臂與時間差能夠剛好封阻成功,而當對手抓下進攻籃板想要蠻幹硬上時大多也難逃Mickey的魔掌。











▲ 阻攻是Mickey最讓球迷津津樂道的一環

(Zimbio/


Stacey Revere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Mickey不是那種可以突然緊急升空將球搧得老遠的阻攻手,也不是會從不知名角落冒出來的防守者,沒有非常勁爆的體能,Mickey靠得是長達七呎三吋的翼展,但空有翼展並不足以讓人成為成功的阻攻手,例如剛轉隊的Brandon Bass就有七呎二吋半的長臂,但始終都不是個好的阻攻手。Mickey最珍貴的是他對防守、敲火鍋的熱情與執著,讓他對時間差有很好的判斷能力,而從兩個夏季聯盟來看,他也不斷的在學習防守上的各種竅門。


對Mickey而言,接下來能否站穩腳步的關鍵反而在進攻上,當然,歷史也有許多完全不擅長進攻但能在聯盟生存的防守球員,例如大名鼎鼎的Ben Wallace。但在當今NBA的戰術思維逐漸轉變,一個不能參予進攻的球員對球隊的傷害遠高與以往。


在賭城的第一戰,Mickey展現了非常穩定的中距離投射,從他相當高的出手點與相當高的弧度,不難想見他為了克服身材的弱勢而發展出這一套有些類似當年「酋長」Robert Parish的投籃方式,只不過七呎的Parish不僅身高更高,出手的點與出手的弧度也更誇張。但這樣的跳投穩定度在接下來的幾場比賽並不復見,稱不上是個穩定的攻擊武器。


而背框單打從猶他聯盟開始就因為身材與對抗性的缺乏而施展不開,他有幾次背框單打有著非常快速且有效的轉身,但一來防守的是後衛或是體型不具威脅性的前鋒,再者他轉到籃下後缺乏直接起身的爆發力與對抗性,幾乎都躲不過補防者的封阻。直到拉斯維加斯聯盟的後期Mickey開始有比較多的面框進攻動作,犯規後也逐漸可以穩住身子出手,但整體的動作還有待磨練。











▲ 轉身後才是Mickey的考驗

(Zimbio/


Rob Foldy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目前,Mickey的得分主要來自於禁區接應隊友傳球,以及進攻籃板的補進,未來需要加強的是外線的穩定度以及空手走位的技巧與觀念。防守上,如何跟更高、更壯、更快的對手抗衡是條無止境的漫長道路。此外,Mickey將會遇到更多以外線投射,具有切入能力的非典型四、五號球員,他在夏季聯盟對這類球員的投、切假動作並沒有太多抵抗力。


不得不說,如果運氣好,Amir Johnson目前的一年保證合約,其實對Mickey相當的有利。




等待機會的怪才




Marcus Thornton  G  6-4  190  (2015年第45順位)

























































Marcus Thornton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8/1127.6%20.0%92.8%1.10.80.60.10.65.1
UTAH3/9.716.7%0.0%100.0%1.00.00.70.01.02.3
Las Vegas5/11.838.5%40.0%85.7%1.21.20.60.20.46.8

延續猶他夏季聯盟的表現,Thornton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球員。他還是有非常多的怪招來面對阻擋在籃框前的防守者,會從意想不到的角度穿出包夾,可以從人堆裡殺出重圍,當他起身到了空中,即使遇到對手的封阻或肢體碰撞,還能硬將球交到左手完成出手動作,而且他的假動作相當多,即使不進也能騙到哨音站上罰球線。











▲ 沒有牌理就是Thornton的牌理

(Zimbio/


Peter Aike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他在賭城只上場了59分鐘就站上罰球線14次,站上罰球線的效率在塞爾提克裡只落後給同樣很會騙犯規的Hunter。


但最讓人激賞的其實是他的傳球。這樣說也許有些誤導,因為基本上Thornton不是一個愛傳球的球員,而是個拿到球之後幾乎就只想要挑戰籃框的得分機器。但是他在夏季聯盟的幾次助攻卻都讓人印象深刻,對熱火隊的比賽裡Thornton第四節拍掉了Rodney McGruder的單打後自己帶球推進,過中場時突然一個直線的地板球傳給了剛跑過罰球線的Malcolm Miller輕鬆上籃取分。


這是塞爾提克整個夏季聯盟裡最漂亮也難度最高的一次傳球。


雖然在賭城有四成的三分球命中率,但樣本數太小,也並非他主要的進攻方式。整體的投籃命中率不佳跟他的出手大半難度頗高有關,雖然花招百出,但根本的碰撞力也受限於他只有190磅的瘦弱身材。當Smart受傷後,塞爾提克後兩場有比較多的時間單放他在場上控球,即使是這樣一個怪才,當他成了負責主導節奏的控衛時,他也顯得綁手綁腳、瞻前顧後,突然變得不會打球。最明顯的是他的切入減少,而定點的跳投增加,這是他最沒有效率的進攻方式。


跟隊友一樣,Thornton的防守也相當賣力,但他在閱讀擋切上的能力很不理想,而且很少採取換防的方式,多半會自己硬擠過人牆來處理,但通常只要經過單擋後,他負責防守的球員就可以超前他一步的距離,這是防守上非常致命的一點。











▲ 防守的解讀是Thornton的弱點

(Zimbio/


Peter Aike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由於塞爾提克的陣容擠滿了相同類型的球員,下個球季Thornton將會先到澳洲打球,能否改善自己身缺點卻又保持那股獨特的詭異特質,將是明年此時的觀察重點。




捨不得放手




Jonathan Holmes  F  6-8  240 (2015年未入選)

























































Jonathan HolmesG/MIN兩分球三分球罰球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得分
Total8/20.144.4%44.6%100.0%5.00.90.90.80.910.0
UTAH3/17.333.3%36.4%100.0%4.00.30.70.70.06.3
Las Vegas5/21.855.6%52.9%100.0%5.61.21.00.81.412.2

Holmes在猶他夏季聯盟時並沒有太搶眼的表現,和塞爾提克陣容裡其他六呎六吋到六呎八吋的前鋒相差不多,但到了拉斯維加斯聯盟,Holme的三分線開始發威後,很快的就成為非塞爾提克新秀中最受到矚目的一員,也讓波士頓媒體傳出放走了可惜的訊息。











▲ 投籃是Holmes在夏季聯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環

(Zimbio/


Jared Wickerham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三分線外,Holmes有17投9中的高水準,他是塞爾提克後衛群切入不成後回傳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出手命中後冷酷的一號表情,有幾次都不禁聯想到早年Paul Pierce還不是個準名人堂球星,每回他在砍進三分球後冷靜回場的模樣。


甚麼都能來一手也許是他最大的特質,三分線外能砍,拼搶籃板也有他的蹤影,但總能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也許是他最大的特質。說缺點說不上來,如果翻閱他大學時期的成績,讓人擔心他暴走的三分外線的樣本是否過小,但他所展現的那股自信,也讓人相信他有成為一個特別的球員的可能。


經過賭城的五場比賽後,Holmes的能見度大為提升,雖然塞爾提克提出了訓練營邀約,但據傳有幾支球隊正考慮要簽下這個六呎八吋的全能前鋒。無論如何,對Holmes而言,這是一個扭轉人生的夏季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