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NB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B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東北密蘇里州大的驕傲 - Harry Gallatin

 











▲ 尼克名將Harry Gallatin(
www.rantsports.com


台灣總統選舉在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贏得國民黨初選後開始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她的學歷問題更成為新一波的攻防焦點,連帶的讓她的母校東北密蘇里州立大學成了最新的「名校」,無論你的立場為何,但做為一個運動迷這間學校卻有一個你應該要認識的歷史級名將。


許多人都知道NBA的年度最佳總教練獎得主會拿到一座以前塞爾提克名教練Red Auerbach為名的獎座,但你可能不知道當1962-63球季NBA第一次頒發年度最佳教練獎時得獎的卻不是當年正帶領塞爾提克邁向五連霸的Auerbach,反而是一個剛從大學籃壇到NBA執教的菜鳥教頭贏得歷史的第一做年度最佳教練獎。


這個菜鳥教練叫做Harry Gallatin,而他就畢業於東北密蘇里州立教師學院(Northeast Missouri State Teacher's College)。這所創立於1867年的學校幾度更名,後來更名為東北密蘇里州立學院後又成為大學,最後在1996年更名為Truman State University,是為了紀念密蘇里州出身的美國第33任總統Harry Truman(1945~1949)。











▲ 美國總統Harry Turman(
en.wikipedia.org


美國是個教育非常普及的國度,除了全美等級的學校之外,有非常多地區型的大學,光是NCAA第一級就有超過四百間大學,而這所東北密蘇里州大則是屬於NCAA第二級的學校,從原本的校名就不難理解是做坐落於密蘇里州東北部的大學。但請特別注意這裡的第一級、第二級其實是NCAA在體育方面的分級,跟學術成就無關,例如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是間NCAA第三級的學校。





因緣際會進入東北密蘇里

















Gallatin是1927年出生於伊利諾州,一路在家鄉就讀,1944年由家鄉的Roxana高中畢業。他的運動神經極好,幾乎每項運動都能來上一手,除了籃球外,他也曾經在小聯盟裡打滾。Gallatin在Roxana高中時就已經是個以籃板見長的明星球員,畢業後他先加入了海軍服役十五個月,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海軍可說是當時藍球菁英的集散地,Auerbach就曾經是海軍的籃球教練。退伍之後他的球友Ralph Pink將他介紹給當時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教頭Boyd King,靠著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籃球獎學金Gallatin才得以繼續學業。


「我選擇東北密蘇里的原因是我的好朋友Ralph Pink。」Gallatin曾經這麼說。「那時有許多來自伊利諾州的球員一起加入了東北密蘇里,當時我們都剛從軍隊退役,而我剛好認識Ralph。由於我們常在一起打球,最後Ralph把我們集合起來,希望我們能一起替東北密蘇里效力。」


另一個選擇東北密蘇里的原因是Gallatin對自己的學業成績並沒有自信,雖然高中時的成績還過得去,但他沒有把握自己能夠符合大學的學業標準,而東北密蘇里對學業的要求較低完成了他進入大學的夢想。


「當時東北密蘇里的學業要求比現今低得多,」Gallatin笑著說。「Truman大學現在是被認為是間一流的學府,我們總開玩笑說現在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獲得入學資格。」


不知是戰時的經歷讓Gallatin開了竅,還是因為身處東北密蘇里教師學院的緣故,Gallatin只花了兩年就拿到了大學文憑,之後1954年還在愛荷華大學拿到了體育碩士學位。


這兩年裡Gallatin都獲選入MIAA(Mid-America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Association)的第一隊,也連續兩年帶領東北密蘇里州大打入了NAIA的季後賽。第一年Gallatin帶領球隊拿下30勝2敗,這是校史上唯一一次的30勝球季,之後一路過關斬將淘汰了密西西比州的Delta State、加州的Whittier,最後敗在Arizona State - Flagstaff(現在的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手下。


隔年,東北密蘇里鬥牛犬又拿下了29勝2敗的成績,但NAIA季後賽裡第一輪就栽在正宗的Arizona State的手下。兩年只輸了四場比賽,東北密蘇里不只贏球還幾乎場場摧毀對手,在59場勝利中有47場勝分超過10分,其中有20場贏了至少30分,可說是當時大學籃壇的一方之霸。


「事實上我們比大部分的對手都更高大,最矮的球員也有六呎五吋吧。」六呎六吋的Gallatin說。


在這被稱為東北密蘇里校史最輝煌的兩年裡,Gallatin平均可以攻下13.2分,在那個籃球才剛起步的階段,是非常厲害的得分手。有文獻記載他在大學留下70.3%的命中率,但這應該場美麗的誤會,因為大一時沒有紀錄出手的統計數字,Basketball-Reference就將他的生涯投籃命中率給自動統計為70.3%。但光從他大二只有38.3%,推算回去大一得要有百分百的投籃命中率才有可能達到生涯七成。





鄉巴佬入紐約



1948年Gallatin提前從東北密蘇里州大畢業,當時他以為同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炸彈隊會挑選自己,但最後Gallatin被遠在千里之外的尼克隊所挑走,炸彈隊用第七順位挑選了康乃爾大學的Robert Gale。


沒錯,就是那個康乃爾,事實上當時常春藤大學球員相當搶手,那年波士頓塞爾提克用第三順位挑選了哈佛大學的George Hauptfuhrer,最後這兩個人都沒有打過任何一場職業球賽。(關於塞爾提克早期愛亂選麻州當地的球星,可以參考拙作<選秀的故事> Bob Cousy(十之三)第一個狀元籤 


官方的說法是他在第二輪的第40順位被尼克隊給選上,但由於當時NBA根本還沒誕生,而NBA的前身BAA也才剛打了一個球季,還處於草創的階段,情勢可說是一片混沌。第一年有11支球隊的BAA打完一年後剩下8支,一樣風雨飄搖的NBL有四支球隊移籍到BAA,因此當時選秀除了第一輪的前十二順位外可說是一團混亂。有些紀錄將Gallatin記載為當年尼克隊的第一選擇,這跟實際的情形有點落差,因為當年尼克隊在第一輪第四順位挑選了當地的明星球員Dolph Schayes,但當時還在NBL打拼的三城黑鷹隊(現在老鷹隊前身)也在選秀會裡挑上了Schayes,並將簽約資格讓渡給了雪城國家隊(現在的費城七六人隊前身)。


當時每個職業聯盟各自為政,國家隊以高出尼克隊一倍的七千五百塊美金簽下了Schayes,因此紐約出身的Schayes從來沒打過尼克隊,倒是經歷了國家隊由NBL到NBA在搬家到費城更名為七六人隊的一連串歷史,在改換費城球衣後一年,Schayes才高掛球鞋。


就這樣,Gallatin成了那年尼克隊選秀上的最高順位球員。


「這是夢想成真,我對紐約真的一無所知。那是我第一回從聖路易搭機到紐約,紐約市的噪音與混亂真讓我大開眼界,到處都是亂竄的計程車,你得要身處其中才能真的感受到,到處都是人,每個人好像永遠都是來去匆匆。」像是個鄉巴佬初入紐約的Gallatin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熱愛籃球,而尼克隊用他們的第一順位選擇了我,因此我知道他們認為我具有某些他們在追尋的能力。」





NBA史上第一個鐵人與籃板專家



菜鳥球季的Gallatin平均可以拿下8.3分,六呎六吋兼打中鋒與大前鋒的他在當時的尼克隊裡可以排上第四號得分手,季後賽裡更進步到了12.0分。雖然職業前兩年NBA還沒有導入籃板數據的統計,但很快的,Gallatin就以籃板成了圈裡的知名人物,而他的籃板能力與打死不退的強悍態度也讓他贏得了「The Horse」的綽號。


「我想自己有些幸運,因為當時聯盟並沒有太多優異的長人與籃板手,但我真的很會抓籃板。」Gallatin謙虛的說。「我想那是項自己一直都能有好表現的特長,一個讓其他人刮目相看的天分。」


「場上我最愛的就是拼搶籃板,確保球隊能夠搶到球,並努力奉獻。」Gallatin說。「我覺得無論如何自己都得要奉獻一切,贏球是第一要務,不管是哪種運動,只要是有助於贏球,球員都應該專注其中。我只是遵循教練的指示並做出貢獻,我試著做任何有助於球隊贏球的工作,並幫助球隊進入季後賽。」


職業生涯裡Gallatin的平均籃板數字都未曾低於10個,1953-54年更以15.3個籃板登上聯盟籃板王的寶座,生涯平均抓下11.9籃板在NBA史上能排上第18位,而他在1952-53年面對活塞隊時單場抓下33籃板是尼克隊的單場紀錄,之後被自己的子弟兵Willis Reed追平。


「周日晚間我們剛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結束一場比賽,當晚就搭火車經由費城轉往韋恩堡,隔天下午就出戰活塞隊。」Gallatin回憶著。「誰會想到單場33個籃板會發生在這麼個舟車勞頓後的夜晚,至少不是我。但人們總說運動員最好的表現,往往是在極度疲憊或是狀況不佳的情況發生,因為你完全的放鬆。這可能是我職業生涯最佳的演出。」


除了籃板,Gallatin另一個為人所樂道的是他的耐戰,他是聯盟早期的鐵人,連續替尼克隊出賽610場依舊是隊史紀錄,而在十年生涯裡他連續出賽了682場例行賽與64場季後賽。


「成為第一個締造連續出賽紀錄的球員是我一直引以為傲的,但比較少被人注意的是我從初中、高中、大學甚至十年職業生涯,我連一場練習都沒錯過,我想這是很少有球員能夠達到的。」Gallatin自豪的說。


靠著籃板能耐,Gallatin成為當時聯盟裡首屈一指的中前鋒,當1950-51球季舉行第一次明星對抗賽時,Gallatin就一舉入選,並連續入榜了七回,其中有四回擔任東區的先發球員。


「能跟聯盟裡最棒的球員們一起打球是非常特別的事情,」Gallatin說。「每個入選的球員都對能成為聯盟最佳球員之一感到驕傲,跟這些球員聚首並一起追尋勝利更是特別,我們打得非常激烈認真,在那個年代沒有甚麼輕而易舉的事情。」





對決Bill Russell



在九年的尼克生涯裡只有一個球季敗多勝少,其中有三回Gallatin率隊闖入了總冠軍賽,但1951年敗給羅徹斯特皇家隊(現在的沙加緬度國王隊,這也是國王隊隊史唯一的一冠),接著連續兩年敗給當時正當盛年的明尼蘇達湖人隊,讓他在十年的職業生涯裡都無緣總冠軍。


雖然有許多日後的馬後砲覺得Gallatin只是個不會得分的籃板機器,但當時以六呎六吋硬扛中鋒的Gallatin有多厲害,也許下面的故事可以做個例子。


1956-57球季是Gallatin在尼克隊的最後一個球季,當時29歲的他已經接近退休,面對東區宿敵的塞爾提克,當年塞爾提克在選秀會以第二順位選了一個來自西岸舊金山大學的菜鳥,六呎十吋的黑人中鋒Bill Russell。由於參加奧運會,Russell直到球季中(十二月)才正式加入塞爾提克,當雙方在1957年1月8日第一次遭遇時,老經驗的Gallatin簡直將Russell生吞活剝,瘋狂的拿下了26分。


「Gallatin將Russell生吞活剝,Harry知道一切的把戲,Russell只是個菜鳥,」Red Auerbach不只一次在自傳裡提到這個故事。「所以,下回當我們再跟尼克隊遭遇時,我開始跟Russell喊話:『你對付不了Gallatin,我會改派Tommy Heinsohn對付他。』一開始他啥都沒說,但比賽前不久,他把我拉到一旁:『讓我防守Gallatin,我不會再讓他騙我一次。』」


「當我看著他走上場的模樣,我知道偉大的一刻即將來臨,」Auerbach說。「他簡直是宰了Gallatin。」


這場比賽Russell只拿下2分,但Gallatin也只拿下9分。雖然這個故事是Russell在NBA傳奇的開端,但也間接說明了Gallatin的得分能力也非一般人傳說中的那麼不堪。


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年,Gallatin被尼克隊賣到了西區的韋恩堡活塞隊,當年,球隊就從韋恩堡搬遷到了底特律。已經30歲的Gallatin平均有14.9分、10.4籃板,是活塞隊的第三號得分手。


「我已經習慣做個尼克人,從來沒有想過會替另外一支球隊打球,因為尼克隊對我們非常好,我不確定自己的薪水是否跟表現相符,但在尼克隊裡幾乎沒有甚麼達不到的願望。」Gallatin說。「不管你想要參加甚麼活動,球隊都會確認你能拿到票,或是有交通工具能抵達目的地,他們真的非常照顧球員。」





NBA第一個年度最佳教練



雖然成績依然耀眼,但當時球員生涯並沒有太多保障,因此許多球員到了30大關後就開始各自尋找生路,當南伊利諾大學(SIU)找上門來時,Gallatin就毫不猶豫的轉任教頭。四年的大學教練裡留下了69勝35敗的成績,是第一個帶領SIU打入NCAA小校聯盟季後賽(Small-School NCAA Tournament,現在的NCAA第二級季後賽)的總教練,並連續三年達陣,優異的績效讓他在1962年重返NBA在聖路易老鷹隊擔任總教練一職。


「如果有個球員滿場飛奔,勤於回防在攻守兩端努力拼搶籃板,並衝搶每個失控球,付出全力,那你會看到一個六呎六吋的中鋒。」Gallatin說著自己從尼克隊教頭Joe Lapchick身上學到的籃球觀念,這也是他自己的教練哲學。「我為籃球,奉獻了所有。」


當時的老鷹在1958年擊敗正要起飛的波士頓塞爾提克贏得隊史唯一的總冠軍後戰績逐漸下滑。1961-62年雖然奪冠主將Bob Pettit(31.1分、18.7籃板、3.7助攻,29歲)、Cliff Hagan(22.9分、8.2籃板、4.8助攻,30歲)、Clyde Lovellette(20.9分、8.8籃板,32歲)都還在陣中,年輕的後衛Lenny Wilkens接受徵招入伍,但在20場比賽裡也有18.2分、6.6籃板與5.8助攻的成績,但全隊卻打得像是一盤散沙,整季只有29勝51敗(當時一季只有80場),完全失去了當年的王者風範。


於是,一向熱衷於干涉球隊事務的老闆Ben Kerner找上了Gallatin。


「看起來當我接手教頭時這支球隊的螺絲已經鬆脫,每個人都往各自不同的方向,沒人真的為球隊奉獻心力。」Gallatin說。「我想要立即讓所有人回到同一個頁面,包含基本的體能與基本動作。」


更強壯、更快速是Gallatin在籃球場上的信念,新球季的練習裡常看到老鷹隊球員得要相互幫忙才能度過嚴酷的鍛鍊。此外,球員陣容也有些許改變,老中鋒Lovellette被球隊賣往塞爾提克,同時新加入的幾名球員也有助於傳達他的信念。Chico Vaughn是他在SIU的子弟兵,當年他親自開車到Dayton大學將正在準備註冊的Vaughn給直接帶回SIU,而Zelmo Beaty則是Gallatin一手挑選的中鋒。


「挑選Beaty是重要的一環,我告訴老闆Kerner:『在我們對某個球員許下承諾前,我得要親自到他的家鄉一趟,跟他單挑過才成。』」Gallatin說著自己的選秀觀。「於是我去了趟Prairle View A&M大學(在德州西北方)跟Beaty打了場球。人們總是不停的問:『誰是Zelmo Beaty?』,但看看他成為一個多麼棒的球員。」


Gallatin的改革替已經有些老邁的老鷹隊注入新的氣象,讓結束軍旅生涯重返球場的Wilkens刮目相看。


「當我重返球隊,發現氣氛有了巨大的轉變,而且是往正向發展。」Wilkens說。「因為軍方取消了所有休假,因此我趕不上訓練營。當我抵達時發現那是一隻更團結的球隊,而且教練有著鬥牛犬般的韌性,只要Harry下定決心,就絕不改變心意。」


在Gallatin的銳意改革下,老鷹隊逐漸融合成一支新的球隊。除了原本的老將Pettit依舊是攻守的主軸外,另一位老將Hagan改任球隊第六人,而年輕的Wilkens、Vaughn與John Barnhill替球隊注入了活力,在三人都能傳、能投且能跑下,讓老鷹隊轉變成一支內外兼具的快速部隊。例行賽裡老鷹隊成了聯盟裡最難攻克的主場之一,寫下30勝7敗的佳績,且將戰績推升到48勝32敗,跟前一年有19場的差距。


「Gallatin完成了超高難度的任務。」塞爾提克的老將Jim Loscutoff曾經這麼讚嘆過Gallatin帶領老鷹隊的成就。


「這是因為Harry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前尼克隊恩師Lapchick說。「他知道一個職業球員該有的樣子,他知道對一個剛離開學校的菜鳥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同時具備有職業精神與學生的鬥志。」


當時NBA只分成東西兩區,而老鷹隊的戰績只落後給58勝22敗的東霸天塞爾提克與53勝27敗的西霸天湖人隊。季後賽第一輪裡老鷹隊以三勝一敗淘汰掉了Gallatin的老東家活塞隊,但激戰七場後不敵湖人隊。但這個球季老鷹隊戲劇性的轉變,Gallatin像是接住一把快速墜落的利刃般的表現讓他獲選為NBA歷史上的第一個年度最佳教練。


隔年的老鷹隊戰績稍稍衰退,但依舊有46勝34敗的佳績。季後賽第一輪以三勝二敗淘汰了湖人隊復仇成功,但西區冠軍賽裡又再次力戰七場後敗給有Wilt Chamberlain坐鎮的舊金山勇士隊(現在的金州勇士隊)。


但好景不常,隔年開季老鷹隊打得有些掙扎,勝率一直在五成線上漂浮,終於在17勝16敗時Gallatin遭到老闆Kerner革職,結束了兩年多的老鷹隊教頭生涯。那場比賽正好是老鷹隊作客Gallatin前東家尼克隊的比賽,當時老鷹隊以99:89獲勝再次跨過五成勝率。一周後,前東家尼克隊就宣布了Gallatin鳳還巢的新聞,當時的尼克隊只有12勝26敗,落後給東區龍頭塞爾提克20場。


接手後的Gallatin先是吞下了一波四連敗,但接下來的球季裡尼克隊寫下19勝19敗的成績,讓年輕的尼克隊露出一絲曙光。只可惜下個球季裡尼克隊大手筆的換入中鋒Walt Bellamy與後衛Dick Barnett,但Gallatin卻無法整合成功,在開季只有6勝15拜下遭到撤換,結束了自己的NBA教練生涯。





入主籃球名人堂



卸下教練職後,Gallatin回到SIU,這回擔任Edwardsvillie校區的體育主任與籃球教練,三年後轉任高球隊教練直到1992年,寫下16度打入季後賽的紀錄。


1991年,Gallatin以球員身分獲選進入籃球名人堂,達成了籃球人最高的榮耀。除此之外他也先後獲得NAIA名人堂、密蘇里運動名人堂、聖路易運動名人堂、SIU名人堂、SIUE名人堂、MIAA名人堂、伊利諾高校聯盟名人堂等殊榮,SIUE的高球訓練場更以他命名為「Harry Gallatin Golf Training Facility」。


Harry Gallatin,東北密蘇里州大的榮耀。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Game 1> 內外失靈,塞爾提克不敵騎士

經過兩場刻意的休養生息,克里夫蘭騎士隊果然選到了他們想要的對手,而靠著鬥志與拼勁從一次又一次的交易後的廢墟慢慢站起來的塞爾提克球員也奮力的死守一節半的時間,不僅咬住比賽,甚至帶著四分的領先結束了第一節。

眾志成城,塞爾提克小幅領先第一節

雖然有不少的錯誤,例如菜鳥後衛Marcus Smart守Kyrie Irving時貼得過緊讓Irving利用運球輕鬆切入上籃,而守J.R. Smith又放的太鬆讓騎士隊利用長傳球外線取分,但整體而言塞爾提克的團隊防守還是有效的控制住騎士隊的進攻。雖然LeBron James與Irving能夠取分,但打得並不輕鬆而其他球員也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


▲ James扣籃得分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進攻上,由於對位的緣故,負責主控的Evan Turner遇上了James。當一開賽James推進至三分線外強勢壓持球的Turner時,Turner連運球都相當吃力,也就遑論要負責組織進攻,讓塞爾提克的進攻有些荒腔走板,直到總教練Brad Stevens將防守判斷失準的Smart放到板凳,改由Isaiah Thomas上場才獲得改善。而在Thomas上場後不久也跟著上來取代Tyler Zeller的Kelly Olynyk很快的在禁區取分、三分線外穩穩入網,一度將比數拉開到22:17的五分領先,雖然老將James Jones的三分一度澆熄了塞爾提克的氣燄,但在Thomas兩度切入得手與Olynyk的三分再度入網下,塞爾提克再度將比數拉開到29:24的五分差,最後以31:27結束第一節。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騎士 vs 塞爾提克對戰分析】:武士與浪人的對決










塞爾提克有著極其顛簸的一個球季,當12月18日交易出主控Rajon Rondo時只有9勝14敗,但拜東區積弱之賜離季後賽也只有半場之差。當1月12日送走得分王Jeff Green時只有13勝23敗,但離季後賽也僅有兩場之差。就在球迷都對未來感到憂心時,塞爾提克卻在換回來的二線甚至發展聯盟球員的全力拼搏下演出大逆轉,在接下來的比賽裡打出27勝19敗的成績,跌破眼鏡以40勝42敗的第七順位擠入季後賽。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京都賞楓, 連載暫停一週

本想今天加貼一篇, 不過加班到天昏地暗, 看著空無一物的行李箱, 只能殘念, 還請見諒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塞爾提克隨筆> 塞爾提克板凳建功力退火箭

拜火箭隊之賜,讓我們多了許多球賽可看,但上回塞爾提克作客火箭隊的比賽,卻讓人有些失望。跟開季相比,塞爾提克在開幕戰的缺點幾乎沒有太多改善,但團隊的防守卻是每下愈況。


這回,輪到火箭隊造訪新英格蘭,這兩支球隊卻有了相當大的變化。作客的火箭隊剛經過一波15戰3敗的高潮,將戰績由9勝11敗推升到21勝14敗,名列西區第六。波士頓TD花園廣場是火箭隊三場東征的第二戰,客場7勝9敗的火箭隊上一場剛輸給西區墊底的紐奧良黃蜂隊,客場戰績欠佳是塞爾提克的一大利多。但另一面,火箭隊遇上東區球隊是14勝3敗的好成績,客場在尼克隊、公牛隊、老鷹隊都搶下勝利,抵銷了本身在客場的劣勢。


塞爾提克則是另一個故事。十二月底的一坡四連敗讓戰績跌落到14勝17敗的窘境,半年前紅襪隊的慘況成了波士頓球迷最大的夢靨,雖然塞爾提克在面對溜馬隊的比賽裡打出漂亮的防守,但接著面對老鷹隊的上半場卻又故態復萌,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中場的訓話成了馬耳東風,但在隊長皮爾斯(Paul Pierce)出面喊話要求隊友一致對外而非刀口相向,這發言意外的促成了球隊的化學效應。在火箭隊踢館前,塞爾提克的戰績回升到18勝17敗,也回到東區第八的戰略位置。


(居然有主場雙語!Tommy Point!)


火箭隊在總教練麥克海爾(Kevin McHale)重回板凳區後開始止跌回升,跟暫代的山普森(Kelvin Sampson)相比,麥克海爾的先發/替補分工明確,暑假球員大換血的整合在主軸確立下逐漸步入軌道。原本打來綁手綁腳的林書豪在麥帥歸隊之後也找出了融入球隊的方式,除了刻意增加林書豪與哈登(James Harden)分開上場的時間外,兩人同時登場的序列也更為明顯。當設定為主控的林書豪不再是球場上狀況外下,得分、助攻的數據可能相去不遠,但他的投籃命中率與實戰的指揮都有顯著的成長,也讓火箭隊的表現也蒸蒸日上。


老資格,開季不被認為有「融合」問題的塞爾提克卻是大相逕庭。艾倫(Ray Allen)早已被球隊排除在戰力外,但真正開打後才讓人驚覺這名人堂的老將無論在攻守上對球隊的影響之巨。無論你擺上資深的泰瑞(Jason Terry)或是年輕的李伊(Courtney Lee),都與賈奈特(Kevin Garnett)、皮爾斯與朗多(Rajon Rondo)格格不入,特別是年輕的李伊,拿球之後緊張得只想傳球,投籃的信心與姿勢都大為走樣,而簽約時球隊吹噓的防守也讓人發現,西區與東區的防守定義大不相同,而塞爾提克的防守又是另一個層次,這讓李伊在攻守兩端都水土不服。


老資格的泰瑞雖然在進攻上只有適應新控球與戰術的困擾,但跟在小牛隊名為替補實為球隊第二、三人相比,在塞爾提克裡至多排行老四,出手機會與出手的自由度都度為降低,這讓習慣自由發揮的他其實極不順手。布雷德利(Avery Bradley)傷癒復出帶來的攻守效應,更凸顯了這兩名新成員離融入系統還有一大段漫漫長路要走。


另一個一直沒能進入狀況的是高價續約的葛林(Jeff Green)。雖然名字與球隊的代表色若符合節,但隊史上叫做葛林的卻都是平庸之輩,迄今還無人能在隊史得分榜中達到二位數得分。如果你每晚看精彩鏡頭,葛林絕對是讓人印象深刻,勁爆的體能、強大的扣籃能力,但實戰裡,缺乏如皮爾斯般紮實的基本動作讓葛林打小前鋒綁手綁腳,而缺乏如老前輩沃克(Antoine Walker)的噸位與低位腳步與賊腦筋讓葛林打起大前鋒又一無是處,加上身旁盡是名人堂等級隊友,讓葛林得失心更重,也就更難進入球隊的進攻系統之中。


球賽開打,這是見真章的時刻。


一開賽,朗多就秀了兩下足球技巧,皮爾斯千錘百鍊的翻身跳投得手揭開球賽序幕,聽著葛曼(Mike Gorman)沉穩的播報與韓森(Tommy Heinsohn)數十年如一日的激動老頭講評模式,這才是場完整的塞爾提克電視轉播。


布雷德利的價值在一開賽就有所展現,雖然身材矮了三吋,但如水蛭般的纏功卻讓哈登因為推人吞下了進攻犯規。朗多接著利用一次林書豪與隊友擋人後的空檔長驅直入得手,與賈奈特的中距離讓塞爾提克取得領先優勢。在布雷德利的積極防守下,火箭隊將控球主導轉回林書豪身上,中鋒艾希克(Omer Asik)利用進攻籃板與身高優勢在禁區連續得手拿下四分。火箭隊的進攻在哈登被纏死下並不順手,林書豪一次漂亮的在前防守皮爾斯抄截快攻起身,但防守的賈奈特此時技巧的將重心後撤,原本想借力使力的林書豪打版不進,一旁的帕森斯(Chandler Parsons)補籃失手,讓火箭隊一開賽就打得十分顛簸。


雖然火箭隊的陣腳不穩,但塞爾提克卻沒有積極的進攻突破,幾次中距離跳投失手一直無法趁機拉開比數,這也凸顯了這支球隊在皮爾斯之後缺少能夠單刀作戰的側翼球員。在朗多進攻時間結束前不得不的三分跳投後,接獲隊友外傳球的林書豪趁著塞爾提克全隊漫步回場下一條龍直搗禁區取分,接著又獨力運球進出禁區搗亂塞爾提克防守布陣,外傳射手前鋒帕森斯三分線外命中,而封印半節的哈登此時也在三分線外開火,一波10:0讓火箭隊在第一節中取得14:8領先,也迫使塞爾提克叫出暫停。


林書豪的表現在這段時間非常搶眼,靠著運球幾次穿梭禁區(場邊葛曼:「他一向對這很在行啊!」)讓協防的賈奈特或是索林傑(Jared Sullinger)也得跟著打轉,讓塞爾提克的輪轉防守出現了空缺,也製造了隊友的出手機會。


暫停並沒有立刻止住火箭隊的攻勢,哈登利用假動作騙起了布萊德利站上罰球線,讓瑞佛斯總教練不得不換上李伊來接手,所幸大菜鳥索林傑在朗多一次拋投不進下擺脫火箭隊大前鋒莫里斯(Marcus Morris)抓下進攻籃板並補進,打破了塞爾提克漫長的得分空窗期。索林傑的表現激起了塞爾提克士氣,全隊積極的防守又製造了哈登失誤,讓朗多偷跑快攻得手,讓塞爾提克又恢復了生氣。


前一場拿下生涯與球隊本季新高的16籃板,索林傑第一節一上場就顯得活力十足,甚至在低位要球單打,下球後有點勉強的翻身跳投吃掉了火箭隊替補大前鋒派特森(Patrick Patterson),完全是苦力藍領的打法。


在索林格的單打,葛林一次三分得手,替補中鋒柯林斯(Jason Collins)成功的擋人製造哈登失誤,快攻時李伊在右底線三分線外出手命中下一波12:1的攻勢反以20:19領先。在這一波小高潮裡,葛林與李伊的外線出手都十分果決,不再出現之前拿球後只想傳球給其他隊友的被動表現,板凳群的心理建設是球隊這一波連勝很重要的因素。


(Tommy興奮的嘶吼聲)


火箭隊連勝的同時,好事者一直兜售著火箭隊應該交易個更好的大前鋒的點子,但此同時,火箭隊板凳上的替補中前鋒史密斯(Greg Smith)卻吸引了我的目光。第一節後段,麥克海爾照例讓史密斯替補出場,他紮實的卡位與籃板技巧,跟索林傑一樣都是只要放在場上幾分鐘,就能讓人頻頻點頭的好傢伙。火箭隊未來的大前鋒不就在那嗎?


第一節結束前,泰瑞一次漂亮的助攻讓跟進的索林傑得分確保塞爾提克不會以落後結束第一節,雖然火箭隊的派特森利用進攻籃板補進,但塞爾提克瓜代控球的李伊自己一條鞭帶球到罰球線跳投得手,讓塞爾提克24:21領先第一節。


瑞佛斯用六呎二吋的布萊德利當先發得分後衛,讓六呎五吋的李伊當替補控球,這打破傳統的布局讓塞爾提克的板凳有效的發揮。不是正統控球的李伊不黏球,這樣的風格讓泰瑞也有比較好的發揮空間,比起與朗多搭檔更為順暢。


第二節開打後,塞爾提克的板凳群在賈奈特的帶領下運轉順利。索林格一次進攻時間終了的倉促出手幸運打版進球,火箭隊戴菲諾(Carlos Delfino)失誤後泰瑞賣力撲救成功(Tommy Point),接應的葛林立刻長傳李伊快攻得手,一連串的精彩防守讓塞爾提克在第二節將差距拉開,以32:25領先,也讓麥克海爾叫出短暫停救火。


暫停後,林書豪迅速的投進一記三分球幫火箭隊止血,在哈登因為塞爾提克防守重兵伺候失常下,林書豪扮演穩定軍心的角色,但索林傑補球不進後又抓下進攻籃板補進,讓全場的熱度又再度上升,接著他一次與泰瑞的小組合作在禁區挑籃得手,但火箭隊也在林書豪助攻道格拉斯(Toney Douglas)三分外線取分下緊咬住比數。


第二節進行至六分鐘時,塞爾提克的葛林在三分線外接到賈奈特的傳球,面對戴菲諾,葛林先是一個投籃假動作之後下球左切,緊接著一個360度大轉身甩開了戴菲諾一個跨步大扣籃將現場的氣份炒到高點,在滿場轟天乍響的鼓譟聲尚未結束時,火箭隊的進攻又因為索林傑的阻撓而發生失誤,雖然泰瑞的傳球因為戴菲諾從背後的抄截幾乎出界,但倒在地上的葛林成功的攔住失控球,以泰瑞在右底線的三分球收尾。此時的火箭隊進攻已經失了章法,在外線三分球落空後,塞爾提克靠著快速的長傳球推進至前場,左側四十五度角的李伊積極切入禁區吸引防守,最後妙傳給無人看守的葛林旱地拔蔥雙手爆扣收尾,讓塞爾提克以43:33取得二位數領先,也讓火箭隊再次叫出暫停。


即使第二節已經剩下不滿五分鐘,但瑞佛斯總教練並不打算將其餘的先發球員給放上場,暫停過後,由賈奈特領軍的板凳大軍在李伊的三分球讓塞爾提克的領先優勢繼續擴大,火箭隊緊靠著帕森斯的切入製造犯規兩罰取分。


當比賽剩下四分鐘時被皮爾斯與朗多換下場的葛林及李伊獲得全場的歡呼。


先發登場,火箭隊的莫里斯立刻以一個又底線切入扣籃稍稍扳回顏面,但當莫里斯下一回進攻再度挑戰禁區時,球在空中讓賈奈特的巨靈掌給搧了出去(這球比較接近麥克海爾認為的妨礙中籃),這趟進攻最後由賈奈特在罰球圈頂跳投作收。火箭隊雖然重新放上了哈登,但布萊德利的貼身防守還是製造了困擾,他成功將哈登逼入邊線,在賈奈特的積極協防下製造了失誤,雖然布萊德利的一條鞭快攻失手,但菜鳥索林傑又再禁區抓下進攻籃板單手小拋射得手,讓筆數再度拉開至50:37。


火箭隊此時終於回魂,一直不順手的哈登甩開布萊德利切入禁區完成三分打,在皮爾斯跳投不進後,林書豪一次半場快遞直送至哈登手中快攻得手,讓火箭隊打出一波5:0的小高潮,但此時手氣一直不順的皮爾斯一記三分外線中的讓火箭隊的氣燄又遭到壓制。第二節裡無論火箭隊有怎樣的優異表現,塞爾提克總能立刻回以顏色,讓球賽的節奏牢牢的掌握在塞爾提克手裡,哈登在塞爾提克的防守下顯得心浮氣躁,但在塞爾提克全隊積極防守下,火箭隊也僅有哈登與林書豪兩人能夠獨立製造得分機會。


葛曼:「林很強壯。」林書豪在第二節結束前與朗多的對抗中完成一次三分打,這三分打讓火箭隊以53:45落後八分。


第三節開打,皮爾斯用兩記三分球拉開序幕,火箭隊的中鋒艾希克利用進攻籃板造成賈奈特的犯規,只可惜艾希克的罰球依然不靈光,讓火箭隊無法拉近比數。這場比賽火箭隊的罰球極糟,特別是中鋒艾希克與史密斯在禁區浴血奮戰,但當裁判哨音響起時,他們站上罰球線最大的功用似乎是讓隊友獲得稍稍喘息的機會。


火箭隊的帥哥前鋒帕森斯在皮爾斯兩次三分入網後不敢再讓出空擋,但皮爾斯的切入爛帳神功卻不是六呎九吋的他能夠阻擋,皮爾斯兩罰後讓塞爾提克將比分拉開至16分差距。火箭隊雖然一度靠著帕森斯的上籃將比數拉回十分差,但布萊德利的一記左底線三分球又將比數給拉回至15分的差距,時間也就這樣逐漸的流失。


這段期間林火箭隊雖然追分吃力,但林書豪的表現比起前一回有長足的進步,過往林書豪得要在擋切或是直如禁區時才能助攻製造隊友進攻機會,但現在的林書豪已經能夠在隊友不斷跑動走位下,在電光石火的瞬間抓住空擋妙傳禁區讓隊友輕鬆取分,這將讓林書豪成為一個更完整的控球後衛,儘管,前方還有漫漫長路。


第三節裡塞爾提克的板凳不若第二節搶眼,缺乏有效的進攻武器,但火箭隊也無法追近比數,除了林書豪外,火箭隊無法有效的進攻籃框,只能在外線投射試手氣。第三節結束前塞爾提克幾回進攻發生失誤,讓火箭隊稍稍將比數追至78:66十二分落後。


第四節一開賽,苦無上場機會的道格拉斯一現身就使出壓迫防守,讓負責帶球過半場的李伊險象環生。道格拉斯積極的態度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火箭隊有了活力,防守變得十分積極。雖然賈奈特在派特森的嚴防下依然使出招牌翻身跳投完成三分打,但拉快的速度還是讓火箭隊找到了習慣的節奏,史密斯的籃板與阻攻,戴菲諾與帕森斯的三分外線將比數一步步追近。此時的塞爾提克頻頻失誤,貝斯(Brandon Bass)硬攻禁區發生失誤,導致哈登快攻取分,而朗多一次強行突破也無法突圍,哈登快傳前場,接應的帕森斯一記扣籃讓火箭隊將比數追成81:83兩分落後。


眼看大半場辛勞又將成為過眼雲煙,塞爾提克不得不叫出暫停。


緊要的關鍵時刻,塞爾提克還是只能將球交給隊長皮爾斯。雖然帕森斯緊緊的跟隨,皮爾斯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單擋後找到些微空隙中距離出手得手,穩住了陣腳。積極的道格拉斯依舊希望能以壓迫防守製造朗多失誤,但運球靈巧的朗多利用一次單擋就進入禁區,雖然上籃失手無法製造三分打,但穩穩兩罰還是將比數又拉開至六分差距,而貝斯在朗多中距離跳投失手時從禁區竄出將球扣回,哈登強攻又發生了失誤,抄截成功的皮爾斯帶球快攻還製造道格拉斯的犯規,將比數一口氣拉開至92:82十分領先。


由於道格拉斯的積極讓火箭隊將比數追至兩分落後,讓麥克海爾沒有理由將道格拉斯給換下場,但追近比數後少了真正的控球後衛掌握節奏,火箭隊就在道格拉斯與哈登腦充血的連續帶球單打下頻頻發生失誤,同時也讓團隊的進攻陷入停滯,反倒使得塞爾提克死裡逃生。


這期間的火箭隊進攻流於單打,賈奈特成功封阻道格拉斯與帕森斯也成了全場勝敗的關鍵,而當史密斯為了協防朗多而離開防守陣地,接獲回傳球的賈奈特發現自己居然無人防守,拿球墊步單臂大扣籃時,這場球賽就已經宣告結束。


塞爾提克103:92勝火箭。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塞爾提克隨筆> 2012-13 開幕戰 120:107 新血尚待磨合

出門前硬是ㄠ著看了五分鐘球,腦袋裡閃過幾件事情


1) Jared Sullinger 真能打,那一個籃板、那一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拖車,打得越久應該對球隊越有幫助


2) Jason Terry跟Rajon Rondo不搭,喜歡運球中突然拔起跳投的JET在Rondo旁邊當小跟班頗為浪費,當沒有機會快攻,而JET又在場上時,塞爾提克的小球戰術慘不忍睹。


3) Courtney Lee的活力真好,這幾個年輕新血的加入讓塞爾提克的速度大幅提升,速度不是某兩個人快就好,而是要全隊動起來,當每個人都跑的時候,即使是最緩慢的禁區球員都有速度感,連Paul Pierce看上去都年輕了好幾歲.


4) Jeff Green除了膽子大點之外,跟一年多前差異不大,還是那個大號的Keyon Dooling,說白話點,一樣是隻無頭蒼蠅。另外跟詹姆斯(LeBron James)一比,怎麼看都只有六呎七吋,特別是如果跟我一樣看慣原本那個六呎九吋、235磅的胖子。


終於有空看了下數據,Sullinger也就只打了那幾分鐘,只扣進那次拖車,只拉下那個籃板。但其他點看上去倒是延續到下半場。不過開幕戰Doc Rivers就依照季後賽的調度名單操課,說他不在呼熱火隊恐怕有些不盡不實。儘管空有號稱聯盟最佳板凳,但上不了場一切都是白搭。


一開賽熱火隊的主力球員默契十足,進攻流暢一時間看不出來已經過了一個暑假的休養生息。相較之下,塞爾提克的主力也配合的相當流暢,但剛加入塞爾提克的Lee在半場進攻時可以看出走位不順的窘境,甚至在繞出重重人牆後接球卻一臉錯愕,只得將球快快送出的窘境。在沒有快攻機會也沒有機遇戰機會時,教練團需要用不同的戰術讓Lee能更融入系統。


當Kevin Garnett下場後,塞爾提克的攻守都有些走樣,進攻上過半場後少了穩住局面的接應人選,顯得有些倉皇失措,防守時也少了中場指揮官,這也許是Rivers不敢將Sullinger單獨放在禁區面對熱火隊的原因。而另一個板凳JET在第一節則明顯的沒有持球時間,也許讓他繞過人牆是個新把戲,但這真的會是使用JET最佳的方式卻讓人心生問號,最後一擊到最後幾秒才快速將球傳到JET手上都明顯與他的習性不符。


多讓JET自己創造投籃機會應該是更好的選擇,而這也能夠讓Rondo有更多的休息時間。第二節當不能組織、右手運球時左手就像是脫臼的Leandro Barbosa主控時,JET有自己的持球時間,在放棄高吊給Garnett後自己帶球進攻,看起來不甚穩當但沒人搞得清楚的運球果然打亂熱火隊的防守,穩穩的搞暈所有人後跳投得分,接著又帶球繞過人牆大膽切入上籃取分,這才是大家熟悉的JET。


雖然場面有些混亂,但JET主導時的板凳進攻並不遜色。


頗受矚目的菜鳥Sullinger持球單吃早已不復當年勇的Rashard Lewis卻挨了記大火鍋,在禁區不只一人防守下居然敢雙手如此大動作的進攻,是菜鳥才會犯的錯誤。


熱火隊的板凳表現十分搶眼,Ray Allen、Lewis兩名老將搭配Dwyane Wade上場,讓人一點也沒有主力下場休息的感覺,特別是能帶球出手也能接球策應的Allen更是搶眼。這樣的優勢在主力休息完畢後更加明顯,這兩個老牌球星的加入對熱火隊的助益恐怕要大於一般人所想像。


塞爾提克在Garnett下場後就面臨一波又一波的考驗,第二節後段Rivers用Brandon Bass搭配Jeff Green的超小球陣容,但這陣容在防守時卻讓Green直接面對Chris Bosh,在禁區裡完全居於弱勢,在內線防守極度內縮下,讓熱火隊的外線球員有充裕的空間,有更多的進攻空間。即使Darko Milicic有傷勢疑慮,在Garnett下場時送上正規的中鋒Jason Collins應該會是更好的選擇,即使Collins的運動能力不佳,但在防守上的存在感與協防能力都要優於兩個不夠高的大前鋒。


上半場結束前的兩次組織進攻中JET與隊友都還在適應彼此,塞爾提克將球直接交給JET處理,但是否需要幫JET單擋,是否需要策應都存在著溝通不良的現象,雖然上個球季的先發主力只離開了Allen,但新面孔們不論在攻手上都需要時間適應,這也是兩隊差距最明顯的一環。


第三節兩隊的主力球員重新上場,塞爾提克默契最佳的先發一起登場無論攻守都跟足以跟熱火隊相抗衡。特別是大前鋒Bass這場比賽相當活躍,幾度跟進拼搶進攻籃板的表現讓他不僅抓下6個進攻籃板(總籃板11),也有許多二次進攻的機會。也許是由於Bass熟悉防守系統,讓總教練Rivers還是堅持讓Bass在Garnett下場時代打中鋒。但上半場的問題依然存在,當禁區只有Bass與Green時,塞爾提克的禁區卡位並不理想,在防守根基不穩下,熱火隊的進攻運作流暢,這優勢在熱火隊星光閃閃的板凳登場時更為明顯。


在禁區沒有合格的防守者下,塞爾提克的協防漏洞百出,只要誘出Bass,禁區幾乎滿滿都是地主白色球衣的身影,也讓塞爾提克原本7-9分的落後被拉開到二位數。雖然塞爾提克緊急換上Garnett取代疲憊的Bass,但Allen在掩護後的三分球、Mario Chalmers的跳投與Lewis不甚雅觀但實用的硬吃Green讓比數瞬間拉開到17分的差距。


第三節末塞爾提克有默契極佳的Rondo、Pierce與Garnett三人在場上,但搭配的JET與Green明顯的不清楚球隊的戰術與走位路線,進攻顯得混亂。當球到了Garnett手中時,Green與JET都停止移動,讓熱火隊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的將防守重心放在Garnett身上,最後只能勉強的在Bosh的防守下出手,接下來的幾次進攻也相當勉強與雜亂無章,這一消一漲成了比賽的分水嶺。


第四節裡塞爾提克就看Barbosa一人表演,從Barbosa的得分方式可以發現拿球後隨時可以起身出手的他比JET要更適合與Rondo搭檔,而Rondo也可以比較明快的處理球隊的節奏。此時的Rivers更進一步的排出超小球陣容,Rondo、JET、Barbosa三人同時登場,搭配Pierce、Green兩個小前鋒,完全放進中鋒與大前鋒的模式反而讓熱火隊措手不及,將比數由將近20分的差距拉近到11分,讓比賽回到射程範圍。


Barbosa不僅展現得分的效率,他奮勇撲球的態度也令人印象深刻,原本被認為是板凳末端的他接下來要如何安排恐怕會是Rivers的難題,但另一方面,禮聘而來的JET如何能夠融入球隊的攻守將是另一個需要找尋的解答。


第四節尾聲的塞爾提克以Garnett一大、Pierce一中,Rondo、Barbosa、Lee三小的打法繼續出擊。三小利用速度頻頻突破後導球讓熱火隊的防守跟不上節奏,不斷補防的結果讓Garnett也有得分的空檔,讓兩隊間的差距不斷的縮小,在Rondo兩次主導快攻下讓比數追成111:107只有四分落後,只可惜此時Bosh挺身而出,幾度單打強攻禁區得手穩住陣腳,讓塞爾提克的反擊無功而返。


這場比賽塞爾提克的新球員明顯的需要練習與實戰來融入攻守系統,不僅是進攻上的隔閡,在防守上不管是James或是Wade幾乎都有若大的出手空間,球隊賴以維生的防守壓迫性在下半場幾乎消失無蹤,這是從熱身賽一路以來都始終存在的問題。總教練Rivers這場是否因為熱火隊而緊縮調度名單,他能否如媒體期許的能活用Milicic、Collins與Sullinger的禁區新血,又如何讓JET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功效,都必須要在接下來的81場例行賽中找出解答。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塞爾提克隨筆> 瑞佛斯談艾倫的抉擇

196397046  


▲ 艾倫成了波士頓球迷新的痛點


經過一天的沉澱,也經過一天的挖掘,越來越多關於艾倫離隊的消息傳出。如果你不喜歡台灣的名嘴文化,那你大概也不會多喜歡美國的體育節目,體育記者為了上電視,有時候可比台灣的名嘴勁爆多了。


算了,這不是重點。


「在聯盟裡你到處都可以聽到艾倫與朗多(Rajon Rondo)失和的傳聞,」ESPN的運動作家艾登得(J.A. Adande)說。「我聽過的一個版本是當艾倫滿場飛奔,繞過重重人牆後,朗多卻沒將球傳給他。我想,當一個球員到這年紀還這麼努力,你最好在他出現空檔時把球送到他手上。我想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接著,他提到了艾倫過去幾個球季的交易傳聞,也提到了失去先發地位對這個決定的影響,大致上不脫昨天其他同行的新聞稿範疇。不過,這老兄在艾倫決定前就預言,而現在預言成真了。


至於塞爾提克高層是否事先預知艾倫的決策,根據波士頓前鋒報的報導,艾倫陣營向塞爾提克提出一紙三年兩千七百萬美金的合約,但很有可能已經被塞爾提克所拒絕。僅管,艾倫不是為了錢而投效熱火隊,但經過一天,許多媒體與球迷卻開始將艾倫與戴蒙(Johnny Damon)畫上等號,甚至,有專欄作家認為這行徑對塞爾提克球迷的傷害更甚於戴蒙。


總教練瑞佛斯在艾倫做出決定後的不久與艾倫通過電話,這讓他成了最熱門的受訪者之一。身為球隊的領導人,瑞佛斯對艾倫的觀點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數時候,就跟我們認識的瑞佛斯一樣,他只是選擇傾聽。


也許,這也是現在的艾倫唯一需要的。


「我們的關係不會改變,」瑞佛斯說。「即使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或是對他的決定感到失望,這都不會改變我對他的認知。」


「我只感到失望,艾倫應該選擇留下的,」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在夏季聯盟的訓營裡裡接受訪問。「我們努力的爭取他,但我們沒法用飛機載他去邁阿密,因為他就住在波士頓,但我們跟熱火隊一樣極力的爭取他。在他接受熱火隊的合約後,我們通過話,這是一段很好的對話。你們知道我是怎樣的人,當一個人已經下定決心時,我不會再試著去改變他。我感謝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但我還是認為他應該留下來跟我們一起。事實上,你也只能放下這一切。」


「不!我沒有信心艾倫一定會留下來,我不清楚他的決定,」記者探尋艾倫選擇離開的理由,瑞佛斯強調著。「我只知道就財務上,我們處在一個比熱火隊更有利的位置。但他有自己選擇離開的理由,我也確定他會自己清楚的表達這一切。」


「不,我不認同,但這些都不重要了,」當記者繼續追問是否同意艾倫的說法時,瑞佛斯說。「我怎麼想對這一點也不重要,我只祈禱我們能有機會留下他,但可惜沒有。我會把所有的責難都算在我們身上,這會讓事情簡單點。」


「我認為我們的確努力的爭取艾倫,」當記者問到是否因為優先與賈奈特(Kevin Garnett)討論合約,導致艾倫感到不受尊重,瑞佛斯也做了說明。「特別是安吉(Danny Ainge)做了所有作為一個總管該做的事情。當然,賈奈特是我們的焦點,他也應該是。就正常的情況,在所有合約攤在桌上後,財務是最後的因素,只是這次,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按照劇本演出。艾倫可能因為我們極力追求賈奈特讓人覺得受到冷落,那真是太糟了,我們做了所有該做的事情。」


由於賈奈特可以簽訂延長合約,因此不受自由球員在七月一日後才能連繫的限制,但當球隊確定賈奈特的合約後,立刻就在七月一日的凌晨連繫了艾倫。但就另一方面,當年如果不是艾倫先交易到了塞爾提克,也不會有後來賈奈特的到來,這點,似乎早被遺忘在新英格蘭區的某個角落。


「艾倫有他自己的理由,我想情緒上,因為某些原因,他可能因為我們追逐賈奈特而感到有些委屈,」瑞佛斯說。「老實說,我真的不清楚。聽著,我只能這麼說,當他在這支球隊時他真的很棒。當然,我們很希望他能留在球隊,但我尊重艾倫所有的決定,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三巨頭的時代早晚都會結束,艾倫只是替這加點速而以,」瑞佛斯說。「但這不會改變我們對下個球季的規劃,球賽還是會繼續下去。我們很快就會重回軌道上,我們會做好準備。」


本文參考波士頓地球報、波士頓前鋒報、ESPN、NESN、WEEI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塞爾提克隨筆> Ray Allen轉隊熱火

197141790  


▲ 艾倫投向熱火懷抱


「我剛伴著好消息清醒,」熱火隊的老闆阿里森(Micky Arison)在歐洲的凌晨兩點半推特,此時是美國的九點半。「歡迎來到熱火大家庭。」


根據美聯社的消息來源指出,阿里森是接到熱火隊總裁萊里(Pat Riely)消息,本月即將滿37歲的射手艾倫(Ray Allen)已經同意接受熱火隊的邀請,以三年九百五十萬美金的代價離開波士頓塞爾提克。艾倫的經紀人譚納(James Tanner)在阿里森推特曝光不久後,也向美聯社證實這個消息。


過去幾週,塞爾提克的總管安吉(Danny Ainge)陸續敲定賈奈特(Kevin Garnett)、泰瑞(Jason Terry)、葛林(Jeff Green)與貝斯(Brandon Bass)等自由球員,並提供一紙兩年一千兩百萬美金的合約等待艾倫歸隊。由於過去三年球隊不斷四處兜售艾倫,安吉特別提供了「交易禁止條款」作為擔保,雖然安吉信心滿滿能夠讓艾倫與泰瑞並存,但最後塞爾提克還是無法留住艾倫。


195201122  


▲ 此情已成追憶


根據波士頓前鋒報的消息來源指出,艾倫陣營提出的條件除了不得交易之外,合約的內容希望達到三年兩千七百萬美金,根據來源,塞爾提克依舊試圖說服艾倫將報價由平均九百萬調降至六百萬,但最後依然無功而返。


艾倫選擇低薪加盟熱火隊除了追尋另一個總冠軍外,這幾年與塞爾提克高層的諸多紛擾也是重要原因。


「他在熱火隊感受到自己未曾從安吉(Danny Ainge)與瑞佛斯(Doc Rivers)身上獲得的尊重,」Yahoo!引述自艾倫身邊的管道。「熱火隊的簡報令人難以置信。」


永無止境的交易傳聞,艾倫痛恨安吉四處兜售自己的方式,今年三月的交易大限截止前球隊通知他將被送到曼菲斯交換後衛梅攸(OJ Mayo),最後只由瑞佛斯通知他交易取消。剛結束的球季裡艾倫一直為腳踝受傷所苦,球季末並因此將先發地位讓給了新秀布萊德里(Avery Bradley),雖然季後賽因為布萊德里受傷而重反先發,但球隊依舊強調新球季裡並不會讓艾倫重新回到先發陣容。


雖然身為三巨頭之一,但艾倫認為自己總是被要求成為犧牲小我的那個人。


196396042  


▲ 艾倫與球隊的緊張關係,終究難以舒緩


根據消息來源,賈奈特與皮爾斯在自由球員開放前都試圖挽回艾倫的心,特別是五年前一起來到塞爾提克的賈奈特,一直希望艾倫能夠跟他一起繼續未完結的冠軍夢。


艾倫與後衛朗多(Rajon Rondo)在場上不合的傳言在近期大幅流傳,也被認為是艾倫放棄高薪轉投熱火的重要原因。兩人之間的衝突隨著時間與日俱增,彼此互看不順眼現在已經成了聯盟裡人盡皆知的事情,根據消息來源指出,雖然總教練瑞佛斯試圖彌補兩人的關係,但卻沒有太大的效果。這個球季朗多與艾倫並沒有真正的嚴重爭執,因為艾倫早已選擇「忽略」朗多。


「在籃球場上,朗多是球隊裡最聰明的球員,甚至是聯盟裡最聰明的幾個球員之一,」同樣是Yahoo!來自休息室的消息來源。「而艾倫也自認為是個聰明的球員,但有的時候,他很難接受被個比自己年輕這麼多的球員指正。」


「在各方面,他們就像是地球的兩端,」球隊的消息來源說。「艾倫出身軍人家庭,嚴肅的看待每一件事情,努力的完成每天的工作。朗多則比較隨興、難以想像的機靈。當艾倫十分嚴肅的看待身邊的每一件事情時,朗多則是十分懶散,雖然這幾年在瑞佛斯的管教下改善許多,但兩人之間還是有著極大的差異。」


除了個性差異,艾倫也認為在朗多簽下五年五千五百萬美金的合約後,為了增加薪資彈性,讓塞爾提克高層將交易的標的轉向自己。


對塞爾提克而言,雖然少了原本預計付給艾倫的六百萬美金續約合約,但這六百萬美金卻不能用在其他自由球員上,而球隊原有的五百萬美金的中產階級條款已經用來簽下泰瑞,讓塞爾提克只剩下雙年條款(biannual exception)可用在其他自由球員身上,這金額幾乎很難吸引到真正能幫助塞爾提克更上層樓的球員。而根據最新的消息,原本強烈表達歸隊意願的塞爾提克搖擺人皮崔斯(Michael Pietrus)在艾倫離隊後也可能重新思考其他選項。


以目前的陣容跟上個球季相比,等於只多了原本心臟手術無法出賽的葛林,而得分後衛則由艾倫換成了泰瑞,讓原本安吉能同時擁有泰瑞與艾倫的如意算盤登時落空,也讓塞爾提克由原本的四巨頭一成了巨頭三個半的局面。


艾倫的選擇這不僅讓塞爾提克士氣大損,更徹底打亂了安吉的如意算盤。塞爾提克的紙上陣容無法超越上個球季,而死對頭熱火隊反而增加了最致命的外線火力,兩隊的差距在暑假不僅沒有如預期的縮小反而更加擴大。雖然球隊的薪資縮減,但賈奈特又一張三年合約成了球隊另一個緊箍咒,假若這支球隊依舊無法在東區突圍,因為賈納特回鍋而轉念,原本一心砍掉重練的總管安吉會有什麼樣的舉動,讓人難以想像。


196774844  


▲ 艾倫的冷箭,終將射向塞爾提克


如果艾倫想要對安吉過去三個球季的兜售做反擊,這選擇顯然是最好的一種。


(本文引用美聯社、Yahoo!Sports、ESPN、波士頓環球報、波士頓前鋒報相關新聞內容)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塞爾提克隨筆> James第四節生吞Bass,熱火晉級總冠軍賽

開球後塞爾提克由隊長皮爾斯(Paul Pierce)持球進攻,但熱火隊的禁區包夾讓他兩次出手都落空。熱火隊則依舊由詹姆斯(LeBron James)主導進攻,同樣遇到塞爾提克的包夾伺候,但靠著一次偷跑快攻成功取得比賽的前兩分。塞爾提克則由後衛朗多(Rajon Rondo)利用韋德(Dwyane Wade)的背部發球進場直接接球打板開胡,一開賽雙方就將防守強度拉高。


熱火隊巴提耶(Shane Battier)兩記三分球取分,塞爾提克的艾倫(Ray Allen)也不客氣的回敬兩記三分長射,雙方射手的投籃信心十足,無懼於對手的嚴密防守。塞爾提克靠著賈奈特(Kevin Garnett)兩次在禁區左底線接球後翻身跳投得手取得小幅領先優勢。塞爾提克在防守時由賈奈特負責弱邊補防,韋德與詹姆斯多次切入禁區發現弱邊補位的賈奈特後不得不在空中傳球造成失誤,此時開賽手感急凍的皮爾斯中距離與切入扣籃,讓塞爾提克取得9分領先。但當瑞佛斯(Doc Rivers)將賈奈特換下休息時,維得靠著簡單的單檔後切入禁區,無懼接替補防的史提斯馬(Greg Stiemsma)取分並造成朗多的犯規,將比數又追成23:17。


短暫休息後,詹姆斯再度挑戰禁區的史提斯馬,又造成了艾倫的犯規,波許(Chris Bosh)也不斷挑戰禁區,讓熱火隊將落後逐步縮小,賈奈特的防守成了這場比賽的關鍵。


儘管如此,瑞佛絲還是堅持讓賈奈特休息保持體力,改由壯碩的中鋒侯林斯(Ryan Hollins)取代高瘦的史提斯馬。第一節結束前熱火隊的進攻失誤,塞爾提克由朗多帶球快攻上籃,但詹姆斯右後場狂奔從背後一個大火鍋將球給搧到了觀眾席,也讓朗多整個滾入籃框下的攝影記者席,沒有停止的倒數讀秒讓人擔心起朗多是否受傷。所幸最後朗多在隊友幫忙下起身,第一節也在皮爾斯中距離跳投不進下結束。


塞爾提克以27:23領先四分,朗多送出了5次助攻,艾倫以兩記三分砲取得8分,賈奈特在禁區攻下6分,皮爾斯也有5分入帳。熱火隊依舊以詹姆斯的8分居首,巴提耶的兩記三分球取得6分,韋德則有5分。


第二節熱火隊波許在侯林斯的防守下兩記中距離取分,加上一個三分球連下七分,手感不佳的皮爾斯在微調出手力道也連續飆進了兩記三分球,讓塞爾提克依舊保持微幅領先。第二節進行五分鐘時賈奈特持球被吹進攻犯規,上半場尚未結束就吞下第三次犯規,讓塞爾提克的禁區防守出現危機,熱火隊也立刻由哈斯連(Udonis Haslem)禁區單吃還不能被換下場的賈奈特,並製造皮爾斯犯規,雙方35:35平手。


賈奈特下場後,頂替中鋒的貝斯(Brandon Bass)挺身而出兩次禁區出手得分,此時塞爾提克的禁區防守雖然沒有賈奈特的補防,但全隊的協防製造熱火隊失誤,朗多快攻時記取教訓回傳給老經驗的艾倫,艾倫稍作停頓打亂熱火防守球員腳步後輕鬆打板幫助塞爾提克再度取得小幅領先。少了賈奈特,塞爾提克又回到了全隊輪轉包夾的防守模式,雖然熱火隊積極的傳導但這群老傢伙的防守積極度讓籃球成了火球般滾燙,熱火球員急著將球扔給身邊那個無人防守的倒楣鬼,導致頻頻失誤。當貝斯成功抄截韋德的傳球並單刀拖泥帶水的快攻扣籃得分時,將球賽帶入一波小高潮。


沒有老賈,塞爾提克反而以49:38取得二位數領先。


暫停過後,詹姆斯原本在皮崔斯(Mickael Pietrus)的防守下進攻綁手綁腳,但此時卻激起了他的鬥志,一次切入造成兩罰,之後又抄截皮崔斯的傳球發動快攻,在接到韋德的回傳球後爆扣取分,禁區底下夾在韋德與詹姆斯中間的朗多顯得無比渺小。但塞爾提克在最後一波進攻靠著艾倫輕巧的穿出人群上籃取分以53:46結束上半場。


塞爾提克上半場得分由奇兵貝斯的14分居冠,老將皮爾斯與艾倫各有13分與12分,受限於犯規第二節後半都無法登場的賈奈特只有6分,主控朗多上半場傳出10次助攻並有6分,板凳上只有侯林斯攻下兩分,但皮崔斯成功的扮演大鎖讓詹姆斯在賈奈特下場時進攻飽受騷擾,也讓單薄的禁區少了轟炸。熱火隊依舊以詹姆斯的14分最多,他獲得了10罰球機會取得8分,韋德與波許各有9分,但一開賽三分外線火熱的巴提耶在第二節失去了投籃信心,讓熱火隊少了得分助力。


下半場開賽,熱火隊靠著錢默斯(Mario Chalmers)拋投首先取分,塞爾提克在幾次出手不進後靠著皮爾斯上籃取分打開僵局,但巴提耶隨即投進三分將比數追至55:51四分落後,塞爾提克靠著賈奈特兩罰,皮爾斯切入禁區後遇到三人包夾時硬是短傳空切朗多打板,再度將比數給穩住。但塞爾提克接下來幾次失誤,讓巴提耶砍進本場第四次三分球,而韋德一個左邊四十五度角跳投,雙方59:59平手。


暫停過後塞爾提克靠著賈奈特中距離再度取得領先,詹姆斯在塞爾提克失誤後禁區硬切取分,雙方你來我往互相取分也互相製造失誤,比數在一至兩分間交換領先。塞爾提克第三節結束前將幾乎沒有休息的皮爾斯與艾倫換下場喘息,場上皮崔斯、貝斯與杜林(Keyon Dooling)都無法獨立取分,但靠著外線不靈光的控球朗多一次中距離拔起跳投與三分外線命中取分,熱火隊的錢莫斯、波許、詹姆斯也各有斬獲,讓第三節結束雙方以73:73平手,勝負又再度要在第四節決定。


第四節開賽靠著朗多切入率先取分,此時的塞爾提克祭出全場包夾但卻被裁判吹了犯規,重新組織進攻後熱火隊波許一個三分球取得一分領先。整場比賽有些沉寂的賈奈特此時精力充沛積極跑位,在禁區拿球單打詹姆斯取分,但韋德也以一次切入大扣籃回敬,皮爾斯切入取分而詹姆斯也硬切禁區得手並加罰得手取得兩分領先,但艾倫關鍵時刻三分得分又要回了領先優勢。


暫停過後塞爾提克並沒有將皮崔斯換上場防守詹姆斯,反而由貝斯在高位面對準備切入的詹姆斯,一個換手變速貝斯就完全失去了反應能力,一個飛天爆扣讓熱火取得領先,而皮爾斯運球時一次失誤讓韋德成功攔截,雙方爭搶下裁判將球判給了請求暫停的熱火隊。暫停過後,貝斯再度被詹姆斯給晃開,雖然賈奈特補防阻檔切入但卻外傳給底線波許三分進球,當皮爾斯強攻失手後,詹姆斯又再度甩開貝斯切入得分,最後又追加一次三分得手。貝斯防守拉的越外圍,詹姆斯就切的越輕鬆,這個防守設計成了第四節的敗筆。


如果不是朗多一次拼搶後的快攻,熱火已經揚長而去。


塞爾提克雖然以主力五人上場,但防守上跟不上詹姆斯的腳步,加上波許在外線與中距離穩健的取分,讓熱火隊以高命中率連續得分。進攻上老將皮爾斯出現失誤,只能頻頻設計朗多高吊賈奈特的進攻戰術,但卻被波許屢次阻撓,讓塞爾提克的進攻失去了節奏,讓熱火隊將比數拉開到95:86,時間只剩下3分23秒。


當暫停過後塞爾提克只能靠著朗多硬切不進,而韋德再兩人防守下後仰跳投進算加罰時,塞爾提克的球季也等於宣告結束。


最後,塞爾提克以101:88落敗,再次在3勝2敗情況下結束球季。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塞爾提克隨筆> 板凳發揮,塞爾提克主場取勝

打從一跳球開始,塞爾提克老將們的企圖心就十分強烈,不管是跳投、切入都顯得「精力十足」,極力扳回兩場落後的意圖明顯。但這樣的意氣一向是把兩面刃,雖然塞爾提克的進攻看來活力十足,但老將的回防速度卻完全跟不上年輕、速度快的熱火隊。表面上看起來塞爾提克的得分十分精采有勁,但實際上卻是熱火隊的得分十分輕鬆,同時有極高的命中率,另一方面就是禁區主力不得不以犯規取代防守。


原本少了波許(Chris Bosh)讓球評以為可以占些上風,但塞爾提克的賈奈特(Kevin Garnett)一人禁區實際上卻討不到太多便宜。在外圍輪轉之後,讓熱火隊球員有相當多外線持球空檔,結局不是如詹姆斯(LeBron James)如坦克車般直殺禁區,就是外圍輕鬆跳投。原本靠著氣勢帶來的微幅領先短短的時間內就成了三至五分的微幅落後。


第一節沒打完,詹姆斯就攻下16分,塞爾提克的賽前設計顯然遇到了瓶頸。


第一節剩下兩分鐘左右時間,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將杜林(Keyon Dooling)、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與皮崔斯(Mickael Pietrus)換上場搭配賈奈特與皮爾斯。替補三人展現了與先發一樣的奮戰精神,杜林後場抄截、丹尼爾斯製造回場,這一波轉換讓塞爾提克的體力在熱火隊之上,也在第一節結束時以30:28領先。


在替補大軍上場後,塞爾提克開始保持一大四小的陣容,也讓球隊打出一波15:0的攻勢,高活力的替補群讓熱火隊陷入得分僵局,但最特別的還是高位換成有傳球能力的丹尼爾斯等人取代貝斯(Brandon Bass)後,進攻多了高低位的搭配,賈奈特透過隊友的高吊球穿透熱火隊防守在籃框邊上拿球取分,逐漸將比數拉開。


端出板凳大軍後塞爾提克的體能調整奏效,第二節後段先發五虎再度合體,但被板凳大軍的防守搞得七葷八素的熱火隊還是沒能回魂,在皮爾斯的圈頂三分球入網後塞爾提克以46:32領先。第二節終場前塞爾提克靠著皮爾斯幾次單打製造對手犯規,造成詹姆斯吞下第三次犯規下場休息,而另一個老將艾倫(Ray Allen)此時三分球入網讓塞爾提克在上半場結束時以55:42領先。


下半場一開戰,大前鋒貝斯在禁區接獲隊友傳球,原本企圖在禁區漂亮取分,但最後卻因為頂人的動作過大成了進攻犯規,吞下第五犯下場休息。貝斯的數據與場上作用在塞爾提克的先發主力中威脅性最小,但他卻是全隊唯一可以勉強替補賈奈特的人選。第三節靠著皮爾斯、賈奈特兩人的發威讓比數繼續維持在15~17分的差距,防守上加強回防的跑位積極性,同時在半場防守上加強第一線的防守對位,讓塞爾提克一直保持領先優勢。


雙方的戰況直到第三節中都無法逆轉,特別是熱火隊除了詹姆斯外其他球員無論在攻守兩端都突然隱形,除了偶爾防守時的失望性肢體發洩外,幾乎沒有太多防守的作用,詹姆斯以外球員的手感急凍,即使空檔也無法投籃入網。反觀塞爾提克包括艾倫、丹尼爾斯、朗多(Rajon Rondo)等人輪流發揮,讓比數拉開到20分上下。


第三節在皮爾斯的三分球入網下以85:63結束。


第四節一開賽,艾倫輕鬆晃開米勒(Mike Miller)單手扣籃得分拉開序幕,不久,朗多又一個假傳真切輕鬆單刀切入禁區得手,所幸熱火隊的進攻也有所斬獲讓開打兩分鐘後依舊保持在21分的落後。但隨著賈奈特下場休息塞爾提克的攻守頓失章法,投籃不進外加失誤連連讓熱火打出一波11:0的攻勢,讓熱火隊靠著米勒的三分球把比數追進到十分邊緣,戰況在四分鐘間出現了轉變,逼使塞爾提克再度將賈奈特給換上場。


賈奈特重新登場後雖然塞爾提克原本火燙的手感不在,但防守上也較有效的止血,將雙方差距凍結在二位數的距離,直到錢莫斯(Mario Chalmers)一次漂亮的三分打才突破十分關卡,此時時間還剩下約四分鐘。


最後的兩分鐘,塞爾提克一度無法發出邊線球,但朗多利用背對邊線的熱火球員當做「門板」傳球進場,雖然皮爾斯跳投失手,但另一邊韋德(Dwyane Wade)企圖賺犯規但卻被此道中高手的皮爾斯給識破閃開,讓韋德計策失敗,朗多隨即勁攻得手又回到二位數領先,兩人的機巧與經驗成了塞爾提克保命的關鍵。當比賽接近最後一分鐘時詹姆斯選擇在三分線外直接出手,塞爾提克掌握籃板後賈奈特中距離穩定出手以101:89領先,也等於宣告熱火隊輸球的命運。


最後以101:91結束比賽。


此戰塞爾提克一開戰就打出了氣勢,但老將的體能卻不能負擔這樣積極的打法,所幸原本調度一向保守的瑞佛斯善用全隊的板凳資源讓這股氣勢可以延續到冠軍四人組下場休息的時刻,成了整場比賽的關鍵。賈奈特的24分、11籃板在攻守兩端居功厥偉,老將皮爾斯雖然命中率不佳但23分入帳成了進攻時的重點,主控朗多又有一場21分、10助攻與6籃板的佳績,是球隊取勝的三大關鍵人物。


但真正最讓人激賞的還是塞爾提克的板凳,丹尼爾斯的9分、5籃板與杜林的7分都有表現,兩人與皮崔斯的板凳群在防守上成功阻擾了熱火隊,同時也適時補上了球隊所欠缺的機動力,成了比賽的關鍵分水嶺。


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塞爾提克隨筆> 終場關鍵發球進場,塞爾提克力克七六人

上半場,這是一支又老反應又慢的球隊。平常一個體能中上的傢伙對上這支球隊,都讓你想要對每一個人寫下一句「爆發力佳有過人第一步」的評語,不管是賈奈特(Kevin Garnett)、皮爾斯(Paul Pierce)還是年輕的朗多(Rajon Rondo),只要守上罰球圈頂很容易的被對手給切入禁區,讓全隊的防守不得不起用包夾,隨著對手的年輕快腿不停的跑動,讓每個進攻看起來都是活力四射。


但,莫名奇妙的,七六人隊就是保持在七至十二分之間的領先優勢。


下半場很快的塞爾提克的主力登場取得了優勢,布萊德利(Avery Bradley)的單人快攻終於讓這支球隊看起來稍稍有些速度。不過,朗多一個不經心的後場地板傳球讓伊谷達拉(Andre Iguodala)抄截後進攻,雖然賈奈特擋住了第一波,卻無法阻止七六人隊的第二波攻勢,這讓塞爾提克原本高漲的氣勢瞬間瓦解,又回到微幅落後的局面。


雙方帶著四分的差距進入第四節,這群老傢伙就像是附骨之蛆一般緊咬不放。


第四節開打,七六人隊靠著菜鳥艾倫(Lavoy Allen)在禁區肆虐將比數拉開到十分,但塞爾提克的防守逼使七六人隊在外線出手砸框,讓老傢伙們又把比賽拉回射程之內。兩隊的防守在第四節都逐漸加溫,對抗性增加讓雙方的得分困難,七六人隊只能在外線出手,而整場手感欠佳的塞爾提克也無法掌握本身的中距離空檔,讓比數陷入膠著。


七六人隊原本活躍的後衛在第四節裡逐漸消失,如果不是中鋒霍普(Spencer Hawes)一次單人快攻與中距離跳投讓七六人隊保持競爭力,但當後衛透納(Evan Turner)成功抄截朗多的傳球,負責執行快攻的威廉斯(Lou Williams)卻被另一個快腿後衛布雷德利雙手封下,讓塞爾提克製造賈奈特在禁區出手並加罰,使得雙方打破一分差的局勢。


經驗成了雙方的差距所在,特別是本該穩定軍心的後場成了七六人隊的亂源,組織紊亂、出手凌亂,讓七六人隊在第四節的命中率大幅滑落,另一邊塞爾提克的賈奈特找回罰球圈頂的中距離手感,連全場被伊谷達拉騷擾的皮爾斯也在此時17呎發威,讓塞爾提克取得六分領先。


七六人隊的第一主力伊谷達拉此時挺身而出,三分線外的命中讓七六人隊士氣再起,朗多與哈勒戴(Jrue Holiday)互相交換中距離出手讓塞爾提克保持三分領先。皮爾斯在七六人隊的嚴防下中距離勉強出手只中前框讓七六人有反攻的機會,哈勒戴快速的推進逼使朗多只能犯規避免七六人隊有三分出手的機會,讓哈勒戴兩罰俱進只剩下一分差距。


剩下3.4秒,塞爾提克在暫停過後發前場邊線,皮爾斯將球送給往後場狂奔的朗多,猝不及防的七六人隊連犯規的機會也無讓塞爾提克以92:91取下系列賽第一勝。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塞爾提克隨筆> 11/08 前塞爾提克名人堂球星麥考利逝世,享壽83歲

1320919173-4195684882.jpg  


這是個塞爾提克隊史上永難磨滅的名字,當世人提到偉大的比爾‧羅素(Bill Russell)時,都免不了要提上這個球員,麥考利(Ed Macauley)。


1950~56年,塞爾提克靠著麥考利與庫西(Bob Cousy)這個鋒衛的組合年年打入NBA季後賽,但總缺了那麼個臨門一腳,直到1956年選秀會上,塞爾提克總管兼總教練奧貝克(Red Auerbach)才替這支球隊找到了希望:來自西岸的中鋒羅素。


偉大的羅素替塞爾提克拿下了11次總冠軍,但可惜的是這十一次總冠軍合照裡都沒有麥考利的身影,因為麥考利正是奧貝克交換羅素的籌碼。


1928年麥考利出身於聖路易市,在聖路易大學附設的高校就讀,也順利的進入聖路易大學唸書、打球。1948年麥考利帶領聖路易大學寫下24勝3敗的佳績,並在NIT邀請賽中拿下24分擊敗紐約大學贏得冠軍。三天後當球隊搭火車抵達聖路易時,一萬五千名球迷包圍了列車,讓麥考利恍如在雲端一般的滋味。


「就像是童話故事一般,聖路易市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麥考利告訴聖路易郵報。「但我們並未感到自己有特別之處,在聖路易就像是在個大家庭中,你在家裡是不會感覺自己是個特殊份子。」


畢業之後聖路易轟炸機隊利用地緣選秀權選走了麥考利,讓六呎八吋的他繼續留在家鄉父老面前表演,但好事多磨,轟炸機隊在一年後就宣布解散,最後,麥考利遠赴東岸成為塞爾提克的一員。那一年塞爾提克有了新教練奧貝克,也陰錯陽差的找來了菜鳥控衛庫西,奧貝克、庫西與麥考利這三人組帶領塞爾提克打入了隊史第二次的季後賽,也開啟了聯盟的塞爾提克時期的熱身階段。


替塞爾提克效力的五個球季裡麥考利年年入選明星隊,在庫西的助攻下曾經兩度成為聯盟的投籃命中率榜首。1951年再波士頓花園廣場舉行的第一場明星賽中麥考利攻下20分、6籃板,同時守死了西區當家中鋒,同時也是當時公認的美國第一代球王麥肯(George Mikan),讓麥肯全場只投進4球,麥考利實至名歸拿下MVP。


「塞爾提克的歲月有非常多愉快的回憶,但我們並沒有贏非常多比賽,」麥考利2005年接受訪問時回憶道。「我、庫西與夏曼(Bill Sharman)組成一支非常有競爭力的球隊,這是隻很棒的球隊但還不夠好的成為聯盟頂尖。」


因此當紅頭提出要交換聖路易老鷹隊手上的1956年第二順位時,老鷹隊老闆柯納(Bob Kerner)提出的條件就是在聖路易人氣頗旺的麥考利與塞爾提克的第一輪選秀權。


「我接到布朗(Walter Brown,塞爾提克老闆)的電話,他說球隊與老鷹隊達成協議,要把我送回聖路易老家。當時我的兒子派崔克被診斷出罹患腦膜炎,我剛好可以回家就近照顧他。」


「瓦特說他並不願意將我交易出去,因為他無法想像沒有我的塞爾提克會是何模樣。我跟瓦特一直十分親近,我請他幫忙促成這筆交易,好讓我能照顧我的孩子,就這樣,這筆交易成真了。」


轉入老鷹隊的麥考利立刻就成了塞爾提克最頭痛的球員之一。儘管打完奧運才加盟的羅素與另一個新秀韓森(Tom Heinsohn)與庫西、夏曼、雷姆西(Frank Ramsey)組成了聯盟最佳的攻守團隊,但麥考利與全能中前鋒佩提特(Bob Pettit)組成的恐怖前場也在西區脫穎而出。塞爾提克與老鷹隊在總冠軍賽裡血戰七場,最後在兩度延長中才敗下陣來。但一年後,麥考利、佩提特與羅素交易中的另一個籌碼搖擺人哈根(Cliff Hagan)組成三巨頭,在總冠軍賽裡以4:2淘汰掉塞爾提克,成為羅素時代少數贏得總冠軍的球隊。


隔年逐漸老化的麥考利選擇從老鷹隊退休,在聖路易市的一間投資銀行工作,同時也擔任電視的體育評論員,最後成為兩家聖路易電視台的體育總監。退休後麥考利成為社區教堂的執事,並與神父佛雷躲(Father Francis Fredle)出了本名為「Homilies Live」的書。


1960年麥考利獲選進入了籃球名人堂,1963年的10月16日,塞爾提克將麥考利的22號球衣與庫西的14號球衣一起升上花園廣場的上方,成為塞爾提克最早退休的兩個球衣背號。2003年他更獲得再聖路易星光大道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顆星星的榮耀。


「我直到八年級才正式接觸籃球,替一支贏不了球的球打球,」麥考利回憶自己與籃球的第一次。「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籃球上嶄露頭角。」


謹以此文紀念賽爾提克前球星麥考利。麥考利生於1928年3月22日,卒於2011年11月8日,享壽83歲。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塞爾提克隨筆> 0820 追星日記:Robert Parish

_MG_6661.JPG  


▲ Robert Parish & Tiny Archibald 簽名球


當台上的主持人說得嘴角全沫時,我發現了在舊台大體育館旁出現了巨大的身影,我飛快的奔跑,拿起手上的相機,對著即將走入會場的派瑞許(Robert Parish)按著快門。


_MG_6410.JPG  


▲ 派瑞許的第一瞥


_MG_6411.JPG  


▲ 他!看到我了!!


今天是NBA MADNESS十週年的慶祝活動,NBA請來了老鷹隊的啦啦隊女郎助陣,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還是五十大巨星,派瑞許。我還記得十多年前,還在BBS連線版打滾的時代,我跟好友阿徹為了誰是看過最棒的NBA中鋒槓了起來,身為湖人迷的他當然是賈霸(kareem Abdul-Jabbar)的擁護者,而我也毫不加思索的選擇了派瑞許。


_MG_6488.JPG  


▲ 派瑞許言語中自然帶有五十大巨星的威嚴


_MG_6643.JPG  


▲ 剛毅的表情,數十年如一日


當年的鬼扯蛋早已如雲煙,但今天我還是特別揹著小溫、牽著溫嫂,在烈日下趕到了台大舊體育館旁的NBA MADNESS十週年慶祝會場,同時,這也是八月三十日生日的派瑞許提早的慶生會。


_MG_6402.JPG  


▲ 我們的血都是綠色的!!


_MG_6553.JPG  


▲ 生日蛋糕


_MG_6585.JPG  


▲ Robert 生日快樂!!


在老鷹隊啦啦隊的熱舞後,派瑞許從帳篷裡走了出來,開始今天的訪問與慶祝活動。


_MG_6434.JPG  


▲ 亞特蘭大老鷹啦啦隊


_MG_6473.JPG  


▲ 派瑞許正式出場


但台北悶熱的天氣,讓成長於美國南方路易西安那州雪佛波(Shreveport, Louisiana)的派瑞許大汗淋漓。如果沒有什麼美國地理概念,雪佛波在路易西安那州與德州交界處,距離達拉斯約186英哩,已在美國平均開車時速約70英哩計算,不到三小時路程就能到達拉斯。


_MG_6619.JPG  


▲ 夏日午後的台北,暑氣逼人


跟達拉斯的超近地緣關係,這也許是派瑞許回答今年總冠軍賽支持小牛隊的真正原因吧。好啦,在麻州要超過80英哩(速限一般65是英哩)才會被抓超速,兩個多小時就夠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


 「您曾經和巔峰時期的柏德(Larry Bird)同場作戰,請問您覺得巔峰時期的柏德與詹姆斯(LeBron James)哪個比較強呢?」記者問了在北台灣艷陽下滿頭大汗的派瑞許。


「柏德。」一向受訪話不多的派瑞許經過漫長的思索,一如塞爾提克球迷預期的回答了標準答案。


「為什麼?」這次是主持人窮追猛打。


_MG_6523.JPG  


▲ 沉思的派瑞許(此段對話是在樹蔭下進行,非本照片)


「我認為巔峰時期的柏德是個比較全面的球員,」又在一陣沉默之後,派瑞許緩慢的回答著,也許是覺得自己說明的不夠清楚,也許是全場的一片靜默,畢竟兩者都是十分全面的球員,理由似乎不甚充分。停頓了思考一會後派瑞許繼續說。「LBJ在體能上具有優勢,但柏德在心理上較為強悍,如果兩個人都在巔峰時期對決,我相信心理素質較佳的柏德會是最後的贏家。」


這是今天派瑞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談話。


---


「我球員時代最印象深刻的比賽,我想是1986年季後賽對上火箭隊,」原本派瑞許似乎另有答案,但最後臨時改變答案。「比賽即將結束時有兩次罰球機會,但我最後只進了一球,最後我們也輸了一分,如果罰進了,我們也許會贏。」


「但我們最後贏得了總冠軍。」派瑞許反應很快的補充道。


_MG_6635.JPG  


▲ 冠軍與勝利是派瑞許最關注的話題


只是我查了紀錄,第三戰塞爾提克與火箭的比數最為接近,火箭以106:104贏球,我翻了Parish簽名的「The Last Banner」,梅伊(Peter May)對第三戰也只有輕描淡寫的掠過。


「你對派瑞許那球有印象嗎?」記者問我,而我很老實的回答沒有,誰能記得十歲時候看過的比賽呢?


---


「表現最好的一個球季,我想是第一年加入塞爾提克的時候,」派瑞許說。「那年無論攻守數據或是狀態都是生涯最佳,最重要的是在我加入塞爾提克的第一年裡,我們就贏得了總冠軍。」


_MG_6650.JPG  


▲ 即使年近六十,派瑞許的眼神依舊殺氣十足


事實上,派瑞許會挑這年頗讓我意外,總體而言82~84年派瑞許的攻守數據都比81年來得好(除了阻攻)。而81年剛從懶散的勇士隊轉戰塞爾提克,派瑞許從訓練營就被教練費區(Bill Fitch)給修理的體無完膚,直到球季中才慢慢彌平自己能夠扛下考文斯(Dave Cowens)遺留下重擔的疑慮,說數據或是體能,這都不大可能是他狀態最佳的時刻,也許只能說是總冠軍的榮耀讓一切都格外的耀眼。


---


「你保有NBA最多出賽1611場比賽紀錄,是什麼原因讓你打了這麼久?」主持人問。


「為了錢!」派瑞許直爽的回答贏得了全場的爆笑。


_MG_6499.JPG  


▲ 難得的開懷大笑


「因為能在最棒的聯盟比賽,最棒的隊友:柏德、麥克海爾(Kevin McHale)、安吉(Danny Ainge)、強森(Dennis Johnson)同隊,同時有很棒的管理團隊,讓我能享受比賽的樂趣。也感謝上天沒有讓我受到太多運動傷害,能夠一直保持健康,讓我能一直在場上奮戰。


---


開始愛上塞爾提克,當然是從柏德開始,但隨著年歲增長,隨著自己開始拿起小皮球,防守跟傳球逐漸成為自己打球時的樂趣,而派瑞許與麥克海爾的防守方法一直是常留在我心中的畫面,特別是派瑞許的「巨靈掌」。在我的內心裡,派瑞許的防守跟他的出手投籃都有一塊特別的位置。


炎熱的夏日午後,感謝小溫與溫嫂的陪伴,讓老爹再一次的嘗試追星族的感動。


_MG_6404.JPG  


▲ 小溫與溫嫂,辛苦了!!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塞爾提克隨筆> 真是篇隨筆

我必須承認,從那個交易起我看地方報就優先從紅襪隊看起,漸漸的,每天靠著FB隊上的皮爾斯(Paul Pierce)來注意塞爾提克的戰績。儘管總管安吉(Danny Ainge)嘴上仍硬,但我想,真正對這個球季抱持希望的恐怕真是少數中的少數。


冰球跟棒球才是今年的主流運動。


如果從上個暑假就開始注意,不難發現塞爾提克的整個薪資結構圍繞著賈奈特(Kevin Garnett)而轉,除了皮爾斯外,所有球員的合約幾乎都與賈奈特切齊,等於是宣示這個組合就是為了這兩年而生。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更是在家庭與總冠軍夢想中間掙扎最後簽下了一年的合約,特別是在下個球季可能封館的因素下,瑞佛斯這動作要宣示全隊拼這一年的氛圍明顯。


但一切都在交易後變了調。


這個暑假,你會發現其中的詭異之處。原本口口聲聲想要多與家人相處的瑞佛斯不僅沒有跟湖人隊的傑克森(Phil Jackson)一起退隱江湖,反而早早在五月就與塞爾提克續約五年三千五百萬美金的合約,這不僅是宣告瑞佛斯將繼續帶著三巨頭打完接下來這個「說好了的」球季,還準備要帶領「重整」的新塞爾提克往前走下去。也許可以把這當成「力拼一年」的大戲已經落幕,大家也就別再演戲來看。


你不得不懷疑當初簽一年根本就單純是齣戲罷了。


所以到這裡,顯而易見的,在球季中,也許真如安吉所說那些傷痛讓他不得不做出交易,無論如何,當初以賈奈特合約為中央伍向中看齊的政策已經轉彎。現在新的問題是:未來呢?


安吉一直認為季後賽裡這支球隊應該可以多贏幾場比賽,不管因為某些種原因(當然,除了那筆交易之外)。我的看法是我們已經很幸運的多贏了很多場比賽,也許是三巨頭的精神感召也許是瑞佛斯的執教功力,這幾個交易來的球員已經非常努力的往老球員的「贏球」目標前進,無論第一輪發揮團隊戰力打敗尼克,或是第二輪面對熱火沒有許多人預期中那麼不堪一擊,這支球隊都比預期的最糟情況要來得更好。


問題只在於當同樣有三個很棒的球員,又有很棒的綠葉時,原本只需要專心防守自己目標的GAP得要分心在協防上,最後搞得主將人仰馬翻,第二道防線彷彿虛設,而原本就是弱項的籃板變得更弱,讓更年輕、體能更好的熱火隊在第二輪獲勝。


但是如果看過賈奈特在這個球季的表現,誰肯相信他會在一年之後退休?即使沒有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在背後撐腰,只要沒有太大的運動傷害賈奈特再打上個三年並不成問題。因此,無可避免的,這個球季結束,塞爾提克得要面對賈奈特是否續約的問題,而關鍵就變成塞爾提克能夠說服賈奈特相信球隊還有爭冠能力,畢竟,賈奈特打球的動力依舊來自於那枚冠軍戒指。


我認為最後賈奈特看齊皮爾斯的合約年限會變成最有可能的選項,也就是賈奈特會至少再續約個兩年,畢竟朗多(Rajon Rondo)、皮爾斯、賈奈特三人組招牌要在自由市場上招搖撞騙是容易得多,當然,賈奈特減薪共赴國難的戲碼也是免不了的流程。至於艾倫(Ray Allen),無論他是否要繼續玩下去,減薪、轉居替補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葛林(Jeff Green)無疑是那筆交易最重要的成分,因此季後續約是必然的結果,問題只在於有沒有人要幫塞爾提克出價而已。在艾倫還有一年合約情況下,除非艾倫退居替補,讓皮爾斯移往得分後衛,否則葛林依舊只能在板凳上擔任替補,當然,他會是最主要的鋒線替補。這也表示除非成為自由球員的戴維斯(Glen Davis)最後落得在自由市場上無人聞問的下場,否則下個球季要看到胖寶穿綠衫機率恐怕不是太高。


安吉努力的收集未來選秀權,原因之一當然是為了重建,但另一方面,如果未來三年賈奈特與皮爾斯依舊在陣中,加上朗多球隊的薪資依舊不會有太多的空間下,累積新秀從中培養能用的人才就是他唯一能努力的方向,也許磨練個兩年,能多幾個可以與朗多、葛林一起打拼的球員,或是,未來交易的籌碼。


經過這麼多年,靠選秀獨立練功翻身的春秋大夢,也該醒了。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塞爾提克隨筆> 那一夜,沃克怎麼說?2002年Game 3 vs 籃網

2002年5月25日,塞爾提克在主場演出NBA歷史上季後賽最大的逆轉秀,第三節結束後,沃克(Antoine Walker)對著隊友不停的比手畫腳,最後皮爾斯(Paul Pierce)狂砍19分擊落了勝卷在握的籃網隊。


到底,沃克說了什麼?New York Daily News 訪問了四位塞爾提克球員。


「讓我們上去給他們點狠狠的一拳吧!」控球後衛安德森(Kenny Anderson)說。


「讓我們上去展現出我們的決心吧!」防守搖擺人威廉斯(Eric Williams)說。


「為了往後的比賽,我們得要展現給這些傢伙知道,我們還在這兒!我們可還沒有放棄!」雙能衛戴爾克(Tony Delk)說。


「不管第四節的結局如何,輸或贏,我們都得要上場奮戰不懈!籃網隊的板凳正在嘲笑我們,今晚我們可不能丟人呢!」皮爾斯說。


「我沒法重現我說了那些句子,」沃克說。「我想我只是告訴皮爾斯,他需要更積極,需要更努力的攻擊籃框。他得要讓籃網隊知道即使我們輸了這場比賽,但在第四戰裡他還是會努力奮戰,還有勇氣繼續奮鬥下去。」


很顯然的,沃克碎唸了無數不經過大腦的句子,而這些句子讓塞爾提克贏得了非關總冠軍的比賽裡最熱血的一刻。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比賽。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塞爾提克隨筆> 再見,柏金斯。冠軍夢?

在交易截止前一天,看著檯面上的交易,一邊笑看各隊愚蠢的交易,一邊慶幸塞爾提克手上沒有任何值錢的籌碼,羅賓森(Nate Robinson)?除了瑞佛斯(Doc Rivers)之外還有哪個教練能夠忍受得了羅賓森。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沒有整個球季報銷就算是萬幸了,還提什麼交易。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安吉(Danny Ainge)大總管應該不會蠢到拿球隊對抗禁區怪獸的大支柱來開玩笑吧!


結果一覺起來,即使吃過早餐依舊感覺一陣天旋地轉。


打從沃克(Antoine Walker)離開後,塞爾提克記者過了些許好日子,即使安吉愛交易的個性沒啥改變,但至少過去讓記者自打嘴巴的事情已經甚少發生。這次,前鋒報記者就在幾小時之內嘗到苦果,才剛發稿慶幸塞爾提克應該不會有太多異動,但其他大媒體的消息來源就傳來了一大串的交易內容,整個波士頓媒體圈人仰馬翻,開始四處查證與煩惱怎麼自圓其說。而那些幾天前才把沃克之名放在塞爾提克有興趣名單中當笑柄的記者更是該擔心自己的笑話萬一要是成真,可能會成為業界的千古罪人。


不,波士頓的記者還是有點風骨的,今天一堆罵人不帶四字經的文章看得真是過癮,比起幾個月前小酸艾普斯坦(Theo Epstein)不續約馬丁尼茲(Victor Martinez),這才真是恢復了波士頓球評的本色。


Trader Ainge,這個充滿諷刺的名號又再次出現在波士頓媒體上。


暑假期間,塞爾提克的佈局就建構在賈奈特(Kevin Garnett)的兩年合約上,但更重要的是塞爾提克希望能夠在這兩年內打造一支能夠爭奪總冠軍的陣容,而這一切都奠基在防守之上。所以,我們找來了有傷但還能防守、能抓籃板的歐尼爾兄弟(Shaq & Jermaine O'Neal),所以吸收了威斯特(Delonte West),這一切都建基於球隊希望能在兩年內追加一面冠軍旗。防守,誰都知道雖然賈奈特號稱球隊防守重心,但真要跟其他球隊的肌肉棒子做對抗,塞爾提克靠的還是六呎十吋的苦工中鋒柏金斯,年紀漸漲的賈奈特才能夠專心的在弱邊補防與指揮全場。甚至,許多球評將柏金斯與控球朗多(Rajon Rodon)當成塞爾提克下一個五年、八年的基石。


這樣的信念,就在幾小時內摧毀殆盡,也許安吉應該改名為卡崔納,不,颶風還有警報,安吉的作風大概只能以超級大地震來形容。


當賈奈特被問到沒有柏金斯該如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


「這交易讓我們的禁區變得單薄,但每個人都必須奮起彌補這個缺憾。不光是我,還包括了胖寶(Glen Davis)、爾登(Semih Erden)與哈蘭岡帝(Luke Harangody)都必須一起承擔柏金斯遺留下的工作。希望大小歐尼爾能夠有好消息,但如果沒有,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此時,賈奈特還不知道爾登與哈蘭岡帝已經不在安吉的計畫之中。


面對金塊隊的比賽,塞爾提克還得從發展聯盟裡找來強森(Chris Johnson)才能在板凳上放著四個能夠上場的球員,主將賈奈特、皮爾斯(Paul Pierce)與艾倫(Ray Allen)表現都不如平日水準,全隊命中率不及四成,籃板更是以38:52慘遭痛宰,震驚恐怕已經不足以形容球員的感受。而原因只是,柏金斯不願意延長合約,擔心球季結束後失去柏金斯,讓安吉決定做出交易。而為了彌補柏金斯的缺口,安吉只得送出更多球員來清出空間,為的是爭取接下來可能被其他球隊給waive的球員,例如墨菲(Troy Murphy)。問題在於,NBA裡有哪幾支球隊會將柏金斯等級的防守中鋒給waive?讓你去對付霍華(Dwight Howard)或是拜能(Andrew Bynum)!


即是我是墨菲的忠實球迷,十年前他還在聖母大學時就曾經寫過墨菲的故事,但墨菲能夠幫我們拿下總冠軍?這玩笑也開得太大了。而且,我們真能搶到墨菲?這種陣容要說服墨菲跟我們一起打拼,要他去跟其他球隊的中鋒玩命?這玩笑也開得太大了。


問題不光是中鋒,送走羅賓森,代表著艾倫與朗多都失去了替補,安吉今年選進來的布萊德里(Avery Bradley)離能夠進入瑞佛斯輪替陣容還有一大段距離,即使對金塊已經山窮水盡,布萊德里還是只能在垃圾時間上場湊數,這讓原本上場時間就過長的塞爾提克球員更是暴露在風險之中。而換來的葛林(Jeff Green)雖然能打三號、四號的位置,但他缺乏切入能力,也沒有單打技巧,三分線更只有沃克的水準還缺乏沃克的膽識(這是好是壞就難說了),也就更別提他的防守。這樣的球員在塞爾提克的陣容裡當然是先發無望,但替補恐怕也讓人提心吊膽。這對非常重視投籃選擇與團隊合作的瑞佛斯而言,可能是個比上個球季的羅賓森更大的麻煩。以瑞佛斯的個性,在葛林學會團隊合作之前,恐怕寧願操死GAP也不會放任這樣的球員在場上為所欲為。這是瑞佛斯之所以能成為個好教練、好導師的原因,但對企圖奪冠的塞爾提克而言,這樣的球員不僅無法加分,還可能是最大的不定時炸彈。


看著葛林的成績單,也許球評該給沃克一些公道,開玩笑,沃克可是連火鍋這項都贏了葛林,就更別提他每場1.2次的抄截(葛林只有0.6)。


「你只能祈禱安吉與瑞佛斯知道自己在幹啥,」皮爾斯接受訪問時說。「我們只能選擇相信他們,我們不能苦喪著臉,不能找尋任何藉口,我只希望新加入的球員能夠明白我們這些球員正在努力的目標,爭奪總冠軍還是不變的目標。」


皮爾斯、瑞佛斯與賈奈特都提到球隊內部激動的情緒,從高中畢業就加入塞爾提克的柏金斯不僅對球員,對球隊的相關人士也都有如家庭成員一般,這樣的打擊實在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對這支球隊而言,過去幾個球季都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勇往直前,靠的是全隊的默契與團結,化學效應是最大的關鍵,在球季剩下不到一半的時刻將球隊的防守專家給送走,這樣的決定對塞爾提克的未來實在難以讓人感到任何興奮或是期待。


即使安吉求回華勒斯(Rasheed Wallace),又能幫助塞爾提克與魔術的禁區做對抗嗎?


我從來沒有想過柏金斯的離開,會是除了那年沃克之外最讓人感到不滿的一次。


B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塞爾提克隨筆> Howard第三節斷電 塞爾提克主場取勝

一開賽,塞爾提克就被當今聯盟第一中鋒霍爾(Dwight Howard)給打悶,過去幾年防守霍爾算是相當稱職的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面對霍爾層出不窮的假動作顯得毫無招架之力,過去幾年動作還稍嫌僵硬的霍爾這個球季進攻動作更為靈巧,左右兩側都能下球,背對籃框接球後能夠熟戀利用肩膀的晃動擾亂防守者的重心,晃起(或迷惑)對手後立刻下球進攻籃框,靠著比對手快一步的優勢利用打板、挑籃取分。柏金斯的左右移動還是有明顯的退化,這讓他與霍爾間的體能差距拉得更大,讓霍爾可以用比較快的移動甩開柏金斯,這對未來面對魔術隊會是個極大的難題,特別是大歐尼爾(Shaq O'Neal)上一次對抗明顯的速度比霍爾慢上許多。


最近霍爾的手感火熱,面對戴維斯(Glen Davis)被逼到底線之外還能從籃板後投籃,除了打神之外也很難有其他解釋。比較讓人驚訝的是當爾登(Semih Erden)第一節替補登場後,雖然一巴掌上了霍爾的臉讓他下去休息,但之後的四分鐘裡爾登在塞爾提克的禁區裡相當的有威脅力,雖然面對的是魔術隊的替補陣容,但爾登的防守顯得比幾週前更有信心,對身體的運用也比過去成熟,不再像是個大菜鳥手忙腳亂。


第一節在朗多(Rajon Rondo)下場後,塞爾提克的進攻就失去重心,主導進攻的皮爾斯(Paul Pierce)過於深入加上隊友的空手走位欠佳,讓皮爾斯的外傳球屢屢遭到魔術隊攔截,讓塞爾提克持續的落後。


第二節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的受傷動用到擔架送醫,這對今年傷痛不斷的塞爾提克而言猶如雪上加霜,傷及脊柱讓他將至少缺賽一個月,這讓塞爾提克在損失威斯特(Delonte West)後又損失了另一個鋒衛的搖擺人,讓塞爾提克只剩下威佛(Von Wafer)一人替補,此外只能讓矮腳虎羅賓森(Nate Robinson)替補得分後衛,這對上了年紀的皮爾斯、艾倫(Ray Allen)並不是件好事。


丹尼爾斯的下場似乎成了塞爾提克的轉戾點,原本綁手綁腳的進攻開始放開手腳,由原本的大幅落後慢慢形成拉鋸戰的局面。朗多的表現是塞爾提克在第二節能夠起死回生的關鍵,面對比較壯碩的尼爾森(Jameer Nelson),朗多利用比較快的速度切入禁區取分或是分球,搭配賈奈特(Kevin Garnett)的中距離與艾倫的三分外線,讓塞爾提克有效的追回失分。


第二節的柏金斯似乎鐵了心的不讓第一節的惡夢再現,防守霍爾從接球當下就開始,但卻讓自己陷入犯規麻煩,換上戴維斯無論速度、身高都與霍爾有段差距,讓霍爾打得更為輕鬆。身材吃虧的戴維斯將防守霍爾的工作從卡位就開始,讓霍爾沒能輕鬆的就在低位拿球,讓魔術隊的進攻無法持續的利用霍爾打點,魔術隊的外線進攻在塞爾提克的防守下命中率陡降,是塞爾提克能夠追分甚至領先的另一個原因。


但只要讓霍爾卡到位子、拿到球,事情就大條了。


第三節塞爾提克開始以包夾來試圖阻止霍爾,只要霍爾拿球,身邊的朗多、皮爾斯會進行協防,而另一端魔術隊的控球尼爾森在朗多攻守兩端的挑釁下情緒受到影響,持球時間過長的情況下由霍爾的陣地戰轉而成為魔術隊並不擅長的機遇戰,在魔術隊的外線發揮並不理想下,霍爾只能以進攻籃板來爭取進攻機會。霍爾的機動性與彈跳能力讓柏金斯、戴維斯即使卡到位子也很容易在籃板爭奪戰中居於下風,如果不是塞爾提克大軍部署禁區讓霍爾即使搶佔籃板也不至於有輕鬆投籃的機會,魔術隊才沒有拉近比分的機會。


在魔術隊進攻由內轉為外線,塞爾提克在朗多的帶領下逐漸打出團隊默契,特別是朗多不僅切入犀利,連三分外線都有進帳,讓塞爾提克能夠在第三節逐步拉開領先差距。第三節後段魔術隊試圖再以霍爾底線要球單打做為進攻主軸,但一則戴維斯努力卡位,僅可能不讓霍爾有機會左右轉近籃框外,塞爾提克頃全隊之力協防也功不可沒,讓霍爾沒有太多的空間做出左右晃動的動作。也許是防守奏效,也許是霍爾的身子已冷,魔術隊的低位戰術在第三節尾聲至第四節都沒能恢復第一節的威力,讓魔術隊的進攻失去了重心。霍爾無法發揮,魔術隊的其他球員在塞爾提克包夾時也無法發揮,反而被塞爾提克球員積極的回防影響了投籃的準確度,無人挺身而出下,第四節的魔術隊有些欲振乏力。


魔術隊並不是沒有霍爾之外能得分的球員,尼爾森、亞瑞納斯(Gilbert Arenas)、特克魯(Hedo Turkoglu)甚至里察森(Jason Richardson)都曾經在其他球隊有過風光的日子,但到了魔術隊的系統裡這些球員都彷彿成了巨大機器裡的小齒輪,當發動機霍爾斷電時,巨大機器裡的小齒輪也就宣告停擺。這幾年下來,無論魔術隊高層如何拼湊球員,最後的結果都大同小異,問題已經不完全是球員不夠大牌,不完全是球員不夠全能,不完全是球員獨立取分能力不足的問題,教練團恐怕得要負起非常大的責任。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塞爾提克隨筆> 0131 萬箭齊發 塞爾提克客場勝湖人

這只是場例行賽,不需要太放在心上。


有些事情讓人有些擔心,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這兩場比賽看起來傷勢復原情況良好,但防守時看起來側邊的移動較慢,本來就有點笨重的垂直彈跳看起來就更為笨重。當柏金斯讓對手有機會以速度側身移動時,單打得手的機會就相當高。但如果柏金斯能夠靠著體重壓住加索(Pau Gasol),不讓他順利啟動甩開柏金斯,在力量的對抗上柏金斯還是能夠有效的防守加索,但遇上拜能(Andrew Bynum)力量上的差距就不那麼明顯。


誰來防守布萊恩(Kobe Bryant)同樣是個難題。上了年紀的艾倫(Ray Allen)無論速度或是體能上都與布萊恩有段差距,第二節看到艾倫的布萊恩像是看到綿羊的野狼,如果不是在艾倫背後還有賈奈特(Kevin Garnett)、柏金斯前仆後繼的補防,讓布萊恩的空檔成了陷阱,收球後一回神發現背後防守的已經換成手長腳長的賈奈特。換成了其他球隊的防守,布萊恩早已帶著湖人隊有殺出重圍,而不是輸球被媒體酸成失敗的個人秀。換上丹尼爾斯(Marquis Daniels)防守並沒有改善太多,雖然許多人認為布萊恩打得越忘我對塞爾提克越有利,但如果沒有人可以防堵布萊恩,到了季後賽還是個無比棘手的問題。


也許,偶爾拿朗多(Rajon Rondo)的速度來擾亂布萊恩會是個不錯的方法,或是屆時應該傷癒復出的威斯特(Delonte West)上來死纏爛打。


當布萊恩下場後,湖人隊明顯的缺少重心,只能交給加索單打取分或是偶爾的快攻取分,這對湖人而言並不是個好現象。


但到了季後賽,裁判的哨音不會這樣「公正」。


替補控球是另一個有趣的對比。弔詭的是湖人隊的布雷克(Steve Blake)實戰裡看起來比羅賓森(Nate Robinson)高不上多少,羅賓森靠著速度與力量在防守上並沒有吃虧太多,但由於羅賓森需要以速度來彌補高度的不足,當布雷克急停時羅賓森很容易就會衝過了頭,這讓布雷克有機會以跳投來輕鬆取分。但在另外一方面,羅賓森的速度讓他有機會繞過隊友的單檔或即時在外線接球後得分,只是這樣的投籃讓人看得心驚膽顫。


幾次瑞佛斯(Doc Rivers)將朗多、艾倫與羅賓森一起在場上時是整場賽爾提克表現最好的時刻,甚至當艾倫下場後還保持著優勢。關鍵在於羅賓森改打二號後湖人隊的防守完全跟不上,羅賓森與艾倫兩人都能空手走位,也能在三分線外投籃,有了朗多在後場控制節奏,兩人只要跑出空檔幾乎是人到球到,很快的就打亂湖人隊的防守節奏。


這樣的組合比只放羅賓森在場上控球要明顯的穩健得多。


皮爾斯(Paul Pierce)在上半場就呈現瘋狂的狀態,死對頭亞泰斯特(Ron Artest)的窒息式防守似乎沒有完全發揮,許多球皮爾斯在繞過隊友單檔之後就有機會直衝禁區投籃,甩掉亞泰斯特之後,無論是被送上罰球線或是看似高難度的投籃對皮爾斯都相對輕鬆。


但到了季後賽,亞泰斯特不會是這樣的態度。


中鋒歐尼爾(Shaq O'Neal)的數據似乎並不理想,但他的貢獻卻遠超過0分、6籃板。在賈奈特與加索一對一卡位時,另一邊的拜能與歐尼爾也是寸土必爭,同樣都是傷癒復出的拜能在與柏金斯的力量對抗上稍佔上風,但歐尼爾的身高、噸位在防守拜能時卻發揮作用。進攻技巧還沒開竅的拜能主要靠著身高與體重向內線硬擠,遇上沒有了速度但身高、體重不缺的歐尼爾,拜能就像是遇上一堵緩慢移動的城牆,只能彆腳的轉身投籃。歐尼爾的問題在於速度已失,讓他在進攻跑位(特別是快攻)時很容易成為對手製造進攻犯規的對象,在協防時也很容易因為補位甚至轉身太慢而成為裁判吹哨的對象。但無論如何,歐尼爾能提供的這15分鐘對塞爾提克的禁區大有幫助。


當歐尼爾五犯下場休息,重新上場的拜能在場上就顯得活耀許多,歐尼爾的龐然大物對塞爾提克還是相當重要。


這場比賽湖人隊的防守問題在第一瞬間的反應不及,讓皮爾斯、艾倫兩大箭頭能夠在拿球後利用重心的轉移立刻甩開亞泰斯特與費雪(Derek Fisher)的貼身防守,當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後,湖人隊的內線補防卻因為與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相互糾纏而無法及時反應,讓兩手感不錯的兩人有足夠的視野與出手空間。


但到了季後賽,湖人隊的防守不會是這樣的程度。


這場比賽塞爾提克還是非常有效率的防守湖人隊的其他球員,逼使得布萊恩必須要拿出全部的精力來彌補隊友的消失,這是湖人隊永遠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但無論是加索還是拜能,要他們利用單打引領湖人隊進攻並不容易,而湖人隊利用跑位製造空檔的進攻系統在面對塞爾提克的東區肌肉防守也很難奏效,在湖人隊沒有其他進攻方法下,布萊恩就很難卸下肩頭的重擔跟媒體的酸言酸語。


這只是場例行賽,但還是一場有趣的比賽,贏湖人對永遠是件快樂的事情。


比賽結束,剛好貼文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塞爾提克隨筆> Stoudemire 槍響三分逾時 塞爾提克驚險11連勝

整場比賽,我一直在想,Semih Erden到底哪裡有毛病,看看他的翼展,上網查了一下資料,一個七呎長人有七呎六吋的翼展,你不需要太會防守,站著就能夠敲到不少鍋子。問題顯然不會是在他的手臂,他的上手臂相當結實。上半身不夠結實也許是個問題,這讓他必須在防守時用雙手來抵抗對手,而不是用身體,當他的重心前傾、雙手不能高舉,他也就是個七呎白人而已。腰部的力量不夠也許是個問題,這讓Erden全身的力量相當的分散,下盤不能有效的發揮。但更多的問題也許在信心上,Erden不僅防守的信心不夠,看他防守時往往比正常的距離多退後一步,拼搶籃板時Erden也用撥球來取代「抓」籃板,事實上Erden不僅比身旁的球員高、位置比身旁的球員好,他只需要把手舉高、上身挺直就能夠抓到更多籃板,但前面的對抗性讓他潛意識的想用撥球來搶籃板。


Anyway,他需要的只是經驗與信心。


Rajon Rondo開賽幾次在禁區裡短傳Erden居然採用地板球或低角度傳球有點讓人傻眼,很難想像聯盟助攻第一的球員居然在短距離裡用這樣的方式傳球給中鋒,即使接球的人是KG或是大鯊魚都極有可能以失誤收場,何況是腰硬的有如鐵板一般的Erden!看看第三節Paul Pierce短傳給Erden的傳球,Rondo還有很多空間.....


Pierce是這場比賽塞爾提克最好的傳球者與籃板手,特別在第三節Danilo Gallinari大爆發後,Pierce也整個燃燒。


尼克隊在經過四分之一球季的磨合後顯得相當流暢,在禁區有Amare Stoudemire撐腰下,以Raymond Felton為首的外線球員能夠肆無忌憚的在外為狂轟爛炸。尼克隊的三分球命中率並不特別高,但一到四號都能拿球猛轟才是可怕之處,這場比賽可以清楚的發現,打大前鋒的Wilson Chandler常埋伏在外線放冷箭,這讓一開始擺出標準陣容的塞爾提克防守上顧此失彼,特別是KG往往成了漏人的苦主。第二節後段塞爾提克將Marquis Daniels放上場改打小球陣容後有了明顯的改變,但塞爾提克能夠在第二節咬住比數,關鍵還是在Ray Allen利用尼克隊主力下場休息,特別是Stoudemire不在禁區坐鎮時利用經驗與身材硬吃籃下的功勞。


Stoudemire大概是目前最嚇人的怪獸,特別是魔術隊全隊腸胃炎的此時。第一節的大扣籃,利用身材硬吃Glen Davis,第二節即使換上KG防守,Stoudemire也能夠穩定的在中距離投籃得分,只要保持健康,要阻止他需要非常大的努力。


暑假尼克隊簽下Felton頗有沒有其他選擇的無奈,但這個球季的表現明顯要大幅超越一般的預期,18.7分、8.9助攻都很難讓人挑剔。在Stoudemire到位後,Mike D'Antoni的戰術發揮的相當有效率,除了多點發射的外線,將過去西區的快節奏移植到東區依舊管用,第三節的打法讓塞爾提克防守上總是慢上一拍,外線上總是掛一漏萬,雖然塞爾提克在進攻上也同樣得心應手,但被引導打著D'Antoni的籃球讓球賽的氣勢完全導向尼克隊一方。


原本應當掌握塞爾提克節奏的Rondo反倒成了球隊節奏大亂的元兇,整場比賽都不對勁的他在第三節循常的高吊球都直接越過KG直奔界外,讓Doc Rivers不得不換人穩定軍心。我還是懷疑Rondo的舊傷並沒有完全復原,第四節的腳踝扭傷更讓人擔憂,塞爾提克實在沒有必要如此急躁的要Rondo硬撐。


我很想說尼克隊能打這麼好是因為歐尼爾兄弟不在的緣故,但即使大鯊魚今天能夠出海,面對這樣速度的比賽,大鯊魚能夠發揮的功用是個大問號,雖然理論上應該更有能力與Stoudemire相抗衡,但其間的優劣尚難定論。好消息是小歐尼爾即將恢復練球,他的阻攻能力是目前所需要的,同時,大鯊魚需要更多的喘息時間,也許小歐尼爾的復出能夠讓大歐多些場邊養傷的時間。


即使沒有歐尼爾兄弟,塞爾提克都應該在禁區有更好的表現,Erden更得要在這兩個球季多加吸收經驗,特別是如何運用他的優異資質。


第四節開賽的防守相當優異,Nate Robinson、Glen Davis都用肉身來阻擋對手進攻,但關鍵還是在尼克隊沒有Stoudemire在場上就成了另一支球隊。這節塞爾提克的替補確實打出了氣勢,特別是Davis在進攻上摔得七葷八素,防守上也要面臨Stoudemire的肌肉轟炸,雖然讓尼克隊主場的氣氛超high,但實質的比數卻凍結並慢慢縮小,替補球員用積極的防守做到了前三節先發球員難以完成的工作,也證明了防守還是這支球隊要贏球的基石。


Davis那一摔是極大的關鍵。


替補下場後,兩隊開始互相交換進攻,塞爾提克的防守總是差了最後一步,而Allen則一直難以跟上Felton的速度,加上禁區沒有人可補防敲火鍋,讓Felton如入無人之境。在Rondo受傷之下,塞爾提克對Felton毫無辦法,Robinson身高完全無法阻止Felton推進,成了此時最大的防守困境。此時的塞爾提克靠著KG穩住陣腳,特別是防守KG的Chandler小了兩號,最後換上Stoudemire還是無法止住KG在禁區的第二波進攻,成了最後勝敗的關鍵。相對於尼克隊輕鬆的讓KG搶佔禁區有利位置,塞爾提克不惜全隊包夾阻止Felton輕鬆切入禁區,再用KG全力阻擋Stoudemire靠近禁區的防守戰術完全奏效。


根據前教練Jim O'Brien團隊的研究,三分線內一步左右的距離是NBA命中率最差的地方,塞爾提克讓尼克隊在關鍵時刻只能在這個位置出手,成功的防守是最後逆轉的重要因子。


最後的關鍵都落在Pierce身上,先是讓Gallinari三分打追平比數,但接著在全隊封阻Felton下在Stoudemire面前抓下防守籃板,暫停後在Stoudemire嚴防下跳投取分,完全搶光了地主的丰采。


Stoudmire最後的三分球,只能說塞爾提克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