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Game 2> 調度失靈 塞爾提克苦吞二連敗



▲ James宰制全場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面對騎士這樣的球隊,你沒有太多犯錯的空間,面對這樣的天份,以塞爾提克而言不犯錯都可能只能保持拉鋸,更遑論犯錯。第一戰裡塞爾提克因為缺少禁區威脅讓騎士隊的防守主導了節奏,加上連續的外線失手導致Evan Turner與Marcus Smart的情緒失控讓騎士隊一口氣拉開差距,嚴格的說,這也許還稱不上真正的犯錯,至少教練的策略與方針大致上是正確的。


除了整場都沒能發現球隊禁區缺乏威脅外。


Zeller 內線發威,塞爾提克首節掌握優勢



▲ Zeller是表現最好的先發球員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二戰一開賽塞爾提克的中鋒Tyler Zeller成了進攻的主軸,先就在空檔接獲Smart的傳球後,以一個投籃假動作晃起Kevin Love之後切入禁區製造Timofey Mozgov的犯規兩罰中一,接著當Smart繞過人牆到三分線圈頂起身吸引包夾後將球傳向空手切入禁區且無人防守的Zeller輕鬆扣籃得分,不久,當Turner的投籃被Mozgov封阻後,抓下進攻籃板Zeller右手轉身勾射得分,最後又利用一次界外發球,拿球後走右路切入禁區打板得手。


塞爾提克的前九分有七分來自Zeller,接下來的進攻也都已將球送往低位給Brandon Bass做為起點,並製造Love犯規迫使騎士隊用Tristan Thompson取而代之。防守上,雖然LeBron James幾次試圖要單打Turner,但最後以外線失手或失誤做收,塞爾提克一度取得16:8的領先優勢。



▲ Irving 前兩戰平均攻下28.0分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騎士隊暫停過後,進攻的主導權由James轉換到Irving,開賽後以壓迫防守Irving相當有成效的Avery Bradley此時已經因為犯規下場休息Irving利用防守的Smart側邊移位較慢的缺點先是強行切入得分,接著再利用快攻上籃個人連得四分。此時塞爾提克試圖偷襲但Isaiah Thomas長傳Bass遭J.R. Smith抄截,James帶球過半場後盤球吸引塞爾提克全隊目光,此時從後方跟進的Mozgov接獲傳球扣籃得分,讓塞爾提克苦心拉開的八優勢在暫停後不到一分半鐘被追成只有兩分差距。


塞爾提克的優勢在Mogzov抓下進攻籃板後以力量完全撞翻Zeller再扣籃正式號近,雖然新上場的Jared Sullinger左底線翻身跳投不進,但Zeller抓下進攻籃板後右手勾進又取回領先。此時騎士隊的Irving又再度挺身而出,先是快速運球讓Thomas沉退過快後即停的跳投得手,再以滑溜的換手運球將Thomas騙入隊友的擋人陷阱後三分線外破網,如果不是Sullinger製造了Irving一次進攻犯規,第一節結束前將會是他的個人秀。


第一節26:25,塞爾提克領先。


第二節塞爾提克靠著Bradley、Kelly Olynyk外線得手一度在Bradley利用攻守轉換時Turner的助攻切入得分時取得45:36的九分領先,但Mozgov在Love助攻下扣籃得分,Turner一次漫不經心的傳球被J.R. Smith截斷後一條鞭快攻扣籃,而當Zeller低位單打James底線轉身勾射不進,抓下防守籃板的Love外傳James時直接送到了Olynyk手中,但當Olynyk衝向禁區以一打三時擺在腰間的球卻被Smith一把拍掉,所有人拼搶下形成爭球,最後Irving跳贏了Bradley取得球權,由Love翻身勾射得分,騎士隊又再一次縮小比分。雖然暫停後Sullinger圈頂砍進三分,但James在攻守轉換時利用塞爾提克球員缺乏溝通時上籃取分、Irving砍進三分取得領先,第二節最後由騎士隊以51:50取得領先。


場邊調度失靈,綠衫軍第三節垂淚


塞爾提克躲過了第一戰的第二節枯水期,但卻在第三節開戰遇到亂流。在Smart開節半分鐘跳投得手後塞爾提克過了將近三分鐘才再靠著Smart的切入取分,這中間騎士隊靠著Irving與Love的罰球連下五城,而在Smart的得分後又過了兩分鐘才靠著Sullinger上籃得分,而同時間裡騎士隊的Mozgov、Love在禁區得分與製造犯規連攻下八分,一口氣將比數拉開至二位數差距。



▲ Smart暑假真的給要好好苦練控球基本功才行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段期間裡總教練Brad Stevens將與James對抗連續吃鱉後又動了肝火的Turner給換了下場,但接手的卻是Jae Crowder,讓場上剩下Smart與Bradley兩名後衛控場。換上Crowder而不是Thomas的原因自然是因為Turner得要負責防守James,讓Thomas上場等於場上同時有Bradley、Thomas、Smart三人在場,雖然Stevens是個非常、非常、非常愛用小球戰術的教練,但在對騎士隊時他顯然縮手了,因此保守的以Crowder來負責對位。但在系列分析【騎士 vs 塞爾提克對戰分析】:武士與浪人的對決時就已經提過Bradley、Smart這兩人都不是合格的控球,當這個後場組合一登場的第一波進攻裡塞爾提克球員就在外圍慌亂的運球、導球、「遞球」卻理不出空檔。為什麼說是遞球呢?因為球員自亂陣腳實在太過慌亂,讓騎士隊的球員好整以暇的大膽貼身防守,讓塞爾提克球員只有在近身情況下才能將球交給隊友。所幸裁判此時的哨音救了塞爾提克,發界外球重整後Smart直接帶球上籃取分,他的這次得分掩蓋了前面呈現的問題。


這段時間最主要的崩盤原因其實整場都存在,甚至在第一場也都是問題。為了要防守James,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得要分神來擔任第二道防線,在移防之後就容易失去位置,再加上塞爾提克的球員不分內外大致上卡位的觀念與態度都欠佳,這場比賽讓騎士隊抓下12個(第一戰15個)進攻籃板。跟Crowder、Olynyk靠彈性人堆外抓下的進攻籃板不同,Mozgov抓下進攻籃板時幾乎人都在籃下,這等於就是拱手奉送給騎士隊兩分甚至有加罰的機會。


而同時,還有另一個因素。從第一節開始塞爾提克就相當重視低位進攻,例如Zeller一改在第一場擔任中繼站轉回自己擅長的空手移位,在第一節就獲得不錯的成績。但第三節塞爾提克的先發再次和體時,低位單打發起進攻的工作都落在Bass身上。雖然身為大前鋒,但Bass開始磨練低位單打約莫是在Kevin Garnett待在塞爾提克的最後一年,所謂的磨練是指下球後能夠左右轉身或切或勾或翻身,但這幾年下來Bass大部分的動作還是翻身的跳投,但命中率相當不理想。這一場Bass在第一節製造Love犯規後幾次的翻身跳投都失靈,在禁區裡也挨了幾記火鍋,這段期間裡Bass就各有一次中距離翻身跳投不進與禁區的被封阻讓球隊的進攻受阻,特別是吞下火鍋後,Zeller的回防又過於鬆散,接應的James一個半場傳球讓偷跑的Love扣籃得分,逼使Stevens喊出暫停。


當然,這問題不應該算在Bass頭上,他已經做到自己該做且能做的事情。



▲ Bass的全場出手六投盡墨(ESPN)


暫停過後Stevens將Bass、Zeller兩人雙雙換下,換上了Sullinger與Olynyk。但騎士隊利用Love在外線將Olynyk調出禁區,接著將球移轉至側邊後由Smith切入禁區,當Sullinger被迫上前阻擋Smith後Mozgov無人防守,最後只能由Sullinger轉身犯規阻止進攻。接下來Olynyk在禁區假動作轉身無攻將球送回後場給Smart,此時Smart小弟在Mozgov協防時忙中有錯將球運到Love腳上,裁判一度誤判為回場球,改判後在中場發球的塞爾提克進攻時間只剩下六秒鐘,最後一陣慌亂中Smart只能自己運球到左側三分線外投了個大麵包。


由於Smart的麵包球落到騎士隊手中時24秒尚未走完,接到籃板的Love雙手長傳給中場的James,再轉傳給跟上的Irving,最後一個空拋讓James完成爆扣。以54:68落後剛被騎士完成一波15:2高潮的塞爾提克在滿場狂暴的歡呼聲中倒也沉得住氣,居然連暫停也不喊、進攻也沒組織下就帥氣的讓Olynyk在進攻時間還有18秒的情況下在三分圈頂跳投直擊前框,如果不是Mozgov在Irving一次漂亮的換手運球後一屁股的將Smart給撞倒在地吃了進攻犯規,也許這支球隊會這樣一路安心的打到第三節結束吧。


是的,還是沒有暫停,不過至少把Thomas換上場取代了Bradley,結束這一段根本稱不上有人在控球的鬧劇,而Sullinger也在Olynyk硬擠拋投不進下抓下進攻籃板轉身將球放進,止住了這一波的失血。



▲ 悲劇就這樣帥氣的發生了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Thomas是個進攻優於組織的後衛,但他在場上能夠吸引對手的注意與包夾,在他上場後Crowder抓住機會在無人防守下直衝進區取分,而下一波進攻裡則是替Sullinger吸走了防守者讓他能接球輕鬆取分,在Turner被James牽制無法發揮下,Thomas的角色其實更為重要,捨棄Thomas而用例行賽就無法擔當控球的Smart是讓人難解的調度。


在Turner是實質控球下,面對James的情況下換人不僅要考慮到防守時的對位,進攻時的組織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讓菜鳥控球在場上面對騎士隊已經是很大的賭注,放上連運球都有問題的Smart就是大大的失策。


塞爾提克以68:75結束第三節,勉強將落後控制在個位數。



▲ Thomas 沒能上場決定了這場比賽的勝負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四節一開賽James靠著罰球與強攻禁區連拿四分,塞爾提克則由Thomas的切入後急停跳投、Zeller勾射單吃Love、Turner跳投將比數追至74:79五分落後。此時James面框單打Crowder跳投不進,跟進抓籃板時與Turner碰撞少見的被吹犯規,Thomas運球過半場後利用Turner、Zeller連續兩個擋人甩開了Matthew Dellavedova,一溜煙的直闖禁區上籃得分還造成Love犯規小帳加一,將比數追成了77:79只有兩分之差。


這回換騎士沉著的沒有喊暫停阻斷塞爾提克的7:0小高潮,由James運球至圈頂單打Crowder,在Thompson一個單擋硬是擋住Crowder下,James在四十五度角兩分入網,但反攻時Thomas切入禁區時突然球鞋打滑掉球,不得以下喊了暫停。


這個暫停過後,騎士隊靠著James與Irving兩人主攻,在Crowder貼得不夠緊下讓James在外線取分,即使換上Turner也無法阻擋,而Irving也有辦法再Bradley的嚴防下得分,兩人或投或罰的聯手攻下最後的18分,塞爾提克雖然無力阻擋兩大球星,但也總有球員能夠在進攻上想辦法得分,但沒有防守下最後以91:99八分落敗,在客場吞下二連敗。


<第三戰展望> 塞隊調度問題待解 騎士昂首邁向橫掃



▲ Mozgov 單場送出五次阻攻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James攻下30分,且在第四節末以各種方式取分毫無疑問是騎士隊贏球的功臣,除了得分,他強大的牽制力吸引塞爾提克球員的注意力讓隊友能輕鬆得分,也讓隊友有抓下進攻籃板的機會,同時在幾次攻守轉換時James抓住了塞爾提克球員回防懶散,隊友間又不相互提醒的壞毛病發動偷襲成功,這不僅製造球隊好的投籃機會,也給了塞爾提克士氣沉重的打擊。


連續兩戰騎士隊的兩大球星都有表現,反倒是Love上場時容易在低位成為塞爾提克單打的對象,他在場中主要剩下在高位牽制塞爾提克對位長人的功用,兩戰下來他的三分球九投只進三,是騎士隊目前為止表現較為失常的球員。


倒是這兩戰裡Mozgov表現極佳,平均11.0分7.5籃板還送出4.0次阻攻,他的3.5次進攻籃板幾乎都能造成傷害,如果不是犯規問題(4.5次),將會對塞爾提克形成更大威脅。


騎士隊在對戰裡占有太多優勢,只要不出大亂子,光是James與Irving兩人的心臟就足以穩住陣腳。



▲ Bradley前兩戰表現極差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整體而言打得比第一戰更加優異,雖然統計表上的禁區得分以36:42落後,但原本上一場很脆弱的禁區這場比賽有了威脅力,也讓球隊的進攻多了穩定性,整體投籃的問題在於沒有一個穩定的射手在場上接應。全隊唯一稱得上射手的Jonas Jerebko只在第三節末上場打了四分鐘,還記得他在第一場是表現最好的幾名球員之一嗎?


當然,全場最大的敗筆就在第三節裡同時將Bradley與Smart放在場中。由於兩人都沒有真正的切入能力,也無法吸引對手包夾,Bradley兩戰的命中率更只有31.6%,最重要的是兩人都不是合格的控衛。放手讓Smart控球導致這段期間裡塞爾提克的進攻失調,而防守時又沒能鞏固好防守籃板,讓騎士隊的Love、Mozgov肆虐禁區,成了比賽的分水嶺。


由於塞爾提克沒有真正主控的「特性」,在換人時除了要考慮防守對位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球員真正的角色,在勢必得要用很矮的Thomas與很高的Turner輪流控球下,換人時往往得要考慮到超過兩人來同時調度。特別是塞爾提克本來就不是一支好的防守球隊,除了防堵對手三分小有成就外其他科目幾乎都是聯盟後段班,如果進攻不能保持一定水準,很容易被對手連續得分而落入深淵。


跟相當溫和的騎士隊主場相比,塞爾提克惡名昭彰的主場球迷將是這支球隊最後的倚靠,但場邊的球迷只能助威,真正需要的還是思慮周全的調度與場上賣命的拼搏。


最後還是要問一句:Jerebko到底在哪裡???



▲ 我想念我自己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一戰:<Game 1> 內外失靈,塞爾提克不敵騎士  


 


第二戰:<Game 2> 調度失靈 塞爾提克苦吞二連敗  


 


第三戰:<Game 3> 一場永不輕言放棄的比賽  


 


第四戰之一:<Game 4-1> 一場悲劇的發生  


 


第四戰之二:<Game 4 -2> 衝突不斷,騎士與塞爾提克雙輸收場 


 


GAP 重返榮耀(25/30)McHale的黑鍋












▲ KG成了新的綠血人象徵

(Zimbio/


Jed Jacobsoh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本系列於周二、四、六刊出>


當塞爾提克與灰狼密集討論的同時,Kevin Garnett的經紀人Andy Miller則飛到墨西哥參加Antonio McDyess的婚禮,接著飛往底特律參加Chauncey Billups的高爾夫球會。一路上Miller都不時以e-mail與KG報告交易的最新進度,直到最後Miller還在從機場返家的路上與塞爾提克副總裁Ainge討論Garnett的延長合約細節直到兩點鐘。


除了兩隊間的交易人選外,這筆交易還需要Garnett的協助才能完成。除了延長合約以確保Garnett不會動用球員選擇權,將會續留波士頓外,整個交易的另一個焦點在交易補償金(Trade Kicker)上。根據Garnett的合約規範,這筆補償金為剩餘薪資的15%,除了07-08年的薪水外還要加上他在08-09年的兩千四百萬美金球員選擇權,這樣算來塞爾提克得要在這次交易中付出六百七十五萬美金的現金給Garnett。


雖然跟接下來要付給Garnett的天價薪水如九牛一毛,但麻煩的是根據薪資協議,對塞爾提克而言這筆金額得要計入KG的交易價值之中,因此塞爾提克要求KG陣營能根據薪資協議裡面的規定揮棄掉其中五百萬的交易補償金。假如塞爾提克不能免除掉這五百萬美金的交易補償金,塞爾提克還得要再多送出一個球員給灰狼隊才能平衡薪資,這對板凳上已經找不到合適球員放入交易的塞爾提克而言根本不可行,於是塞爾提克表示願意提出條件更好的延長合約來做為補償。


七月三十一日的早晨兩點半鐘,剛結束在墨西哥另一個城市短暫渡假行程的Garnett接到了經紀人Miller的來電。Miller先是簡單的描述了雙方談判的過程與最終合約的細節,最後詢問了Garnett希望的背號。Garnett貫穿的21號已經不能挑選,那是老前輩Bill Sharman的退休背號,而他最想要的二號球衣(用以紀念前隊友Malik Sealy)也已經掛在天花板上紀念塞爾提克最敬愛的大家長Red Auerbach。最後,Garnett挑選了5號球衣代表了自己是在1995年選秀會上以第五順位加入NBA。










▲ 21號球衣屬於Sharman(fanpix.famousfix.com


幾天後,五號成了市場上最熱門的塞爾提克球衣。


早晨七點鐘,Miller的電話再次響起,這次,是希望Garnett能在傳真過去的文件上簽字,這是一份來自塞爾提克的延長合約,如果算上交易紅利將是三年總計六千萬美元的天價合約,這也是塞爾提克與灰狼隊交易的最後一里路。


不久,Garnett就與Ray Allen、Paul Pierce一起拿著新球衣在媒體面前亮相,結束了塞爾提克沉睡的歷史。











▲ 多年的默契Bird很快就猜到了McHale的心思
www.elevenwarriors.com


不敢相信的除了Pierce外,還有其他球隊的總管們,大家都詢問過Kevin McHale,但得到的消息都是灰狼隊並不打算兜售Garnett,這其中也包括了McHale在球員時期的最佳搭檔:印第安納溜馬隊的總管Larry Bird。就在一周前,Bird才向McHale探詢了交易Garnett的可能性,當時,McHale清楚明白的向Bird表示他並不想賣掉Garnett,這位恢狼隊的鎮隊之寶將不會異動。


「於是在交易公布後我打了通電話給Kevin,」Bird臆測的說,而他的判斷可說是完全精準。「我問他:『什麼改變了你的決定?』McHale一直在繞圈圈的迴避問題,最後,我終於懂了,Kevin並不是真正做出決定的人,我知道他根本不想賣掉Garnett,以他的聰慧不會不明白灰狼隊根本不可能拿回足夠抵銷Garnett的回報。這個決定可能是來自更上層。」











▲ McHale默默的背了多年黑鍋

(Zimbio/


Bob Levey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出身塞爾提克的Bird能夠理解McHale做出的決定,但其他球隊可不會如此輕易放過,特別是同樣追逐Garnett的湖人隊就直酸塞爾提克能得手都是因為有「內線」的緣故,逼得McHale不得不出面解釋自己選擇Al Jefferson背後的原因,但也就替最後定案的老闆背了半個黑鍋。


「我手上了兩份交易分別是湖人隊的Andrew Bynum,但我很擔心他的膝蓋,另一個則是Big Al,當然還包括了一些選秀權跟包裹裡的其他球員。」Kevin McHale說。「我喜歡Bynum,他是一個比較好的球員,而Big Al是個比較好的得分手,但當你仔細檢視Bynum,我就是非常擔心他的膝蓋,而所有的跡象都指向這個結果。」


為此,Garnett一直不能原諒一手挑選且栽培他的McHale,直到McHale的女兒Sasha在2012年過世,McHale忍痛帶著火箭隊子弟兵回到波士頓出賽時,Garnett賽後深情一擁才真正化解兩人多年在內心深處的疙瘩。











▲ 
blogs.citypages.com



第二十四回:
GAP 重返榮耀(24/30)最後的談判
 



<本系列以 《Top of the World,Peter May 2008》為基礎,並參考Boston Globe、Boston Herald、ESPN、SLAM、Seattle Times、Washington Post、New York Times等新聞網站與部落格撰寫而成>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GAP 重返榮耀(22/30)Garnett重新上架



▲ Garnett凡事都會仔細思考再做決定 (Zimbio/ Kevin C. Cox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本系列於周二、四、六刊出>


選秀會上的交易雖然評價不一,但一周後Kevin Garnett的經紀人Andy Miller還是拿起電話詢問了他最重要的客戶是否改變心意。而另一方面,塞爾提克的副總裁Danny Ainge也繼續向老闆們遊說,希望能獲得同意再次與灰狼隊協商交易Garnett。


塞爾提克與灰狼都參加了七月六日起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夏季聯盟,兩隊的總管Ainge與Kevin McHale也都到場觀察與賽的年輕球員。從球員時代就是死黨的兩人自然場內場外都相當親近,不時的一起出現在場邊,而Garnett的經紀人Miller也到了賭城,除了替自己代理的球員們打點外,也順道與兩隊的總管碰面,傳達Garnett不再反對加入塞爾提克的訊息。



▲ Billups是幕後的推手 (Zimbio/ Elsa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經紀人與兩隊展開交涉,Garnett自己也開始探詢身邊的友人。他先找上了人在底特律活塞隊的前隊友Chauncey Billups,Billups是塞爾提克1997年的第三順位新秀,也就是十年前那個噩夢下的產物與受害者。當時由於總裁兼總教練Rick Pitino的缺乏耐心,讓他展開了一段浪人生涯,直到在灰狼隊與Garnett搭檔讓他由替補雙能衛站穩先發控球,進而轉入活塞隊不僅成為先發還拿下了總冠軍賽最有價值球員。


「我清楚Garnett是個鬥士,而他值得一個挑戰總冠軍的機會。」Billups說。「但留在灰狼隊不會再有同樣的機會了。我告訴他:『你不能等到有一天回顧你的生涯,然後感嘆自己當初應該賭一把,或是不應該留在明尼蘇達。』我覺得這是對他最好的一個轉變。」


除了Billups,Garnett也探詢了老友Tyronn Lue。Lue每年暑假都會到KG在洛杉磯北郊的別墅造訪約一個月,雖然已經轉隊到老鷹,但Lue這時剛好在洛杉磯接受湖人隊隊醫診治自己的膝蓋。雖然從來未曾替塞爾提克效力,但2003-04年時Lue曾經在魔術隊短暫替總教練Doc Rivers效力。雖然那是Rivers執教生涯最低潮的時刻,開季前11場比賽裡魔術隊只贏了一場,逼使Rivers不得不打包走人,但同為控球的他卻與Lue建立了深厚關係。


趁著Billups到洛杉磯與Garnett一起拍攝廣告之便,三個人聚在一起討論了Garnett可能的選擇:波士頓、芝加哥、克里夫蘭、達拉斯、洛杉磯與鳳凰城。經過一連串的分析,Billups與Lue都建議Garnett應該選擇塞爾提克,不僅塞爾提克已經有了Paul Pierce與Ray Allen兩名老將,同時Doc Rivers更是這些球隊的總教練裡的佼佼者。



▲ 明尼蘇達是KG永遠的家鄉 (Zimbio/ Stephen Dun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我跟Garnett討論著,但一開始真是困難重重,因為他對明尼蘇達、對他的家庭、對灰狼隊的球迷是如此忠誠。」Lue在交易後接受波士頓環球報訪問時說。「他所思、所想就是過去12年在明尼蘇達的一點一滴。我認為波士頓是個絕佳的情況,在已經有了Paul與Ray下,有了KG塞爾提克幾乎可以自動進入東區冠軍賽裡。他想了想後問:『你真的這麼想?』我毫不猶豫的說:『是啊!』」


「接著,Chuancey跳出來說:『你得要選擇對你最好的方案,而那就是替塞爾提克打球。雖然我們會在同一個分區,一年得要碰上四次!』」Lue接著說:「我們一直向KG分析塞爾提克的優勢,已經有了兩個全明星球員,多了KG再加上身處東區,這又更容易贏球了。」


當KG逐漸被兩位好友給說動,他開始考慮的除了球隊外的其他因素。波士頓的冬天是著名的惡劣,儘管他原本的老東家明尼蘇達也是不惶多讓,但在選秀會前,他的經紀人Miller就曾經傳達Garnett如果要離開明尼蘇達,也會挑選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地方如鳳凰城,也不願到波士頓,當時讓許多波士頓佬傷心不已。


「接著,Garnett問我:『波士頓這城市如何?』」Lue也提到這點。「我說:『反正你又不出門,這根本沒差啊!除了比賽你幾乎不離開你的屋子,你連在阿拉斯加打球都沒問題!』他回答:『對啊!你說得沒錯。』」


兩個老友的建議,再加上從高中時期在南卡州就認識的Ray Allen也開始積極拉攏,讓Garnett開始動搖。


第二十一回:GAP 重返榮耀(21/30)Ainge的說話藝術 


第二十三回:GAP 重返榮耀(23/30)Ainge親訪Garnett 


<本系列以 《Top of the World,Peter May 2008》為基礎,並參考Boston Globe、Boston Herald、ESPN、SLAM、Seattle Times、Washington Post、New York Times等新聞網站與部落格撰寫而成>



GAP 重返榮耀(24/30)最後的談判

 











▲ 終於Garnett即將航向波士頓

(Zimbio/


Jared Wickerham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本系列於周二、四、六刊出>


由於雙方總管的談判陷入僵局,在塞爾提克副總裁Danny Ainge的建議下灰狼隊老闆Glen Taylor同意進行雙方老闆的直接談判。在Ainge簡短的報告後,正在麻州溫爾德海峽外的馬莎葡萄園島度假別墅度假的塞爾提克老闆Wyc Grousbeck接到了Taylor的來電。


電話中Taylor坦率的表示只要加入菜鳥控球Rajon Rondo雙方的交易就能成交,Grousbeck馬上就能成為聯盟裡的風雲人物,塞爾提克更立刻成為最有力的冠軍競爭者。但塞爾提克內部早已沙盤推演多回,老闆Grousebeck也按照早就與Ainge及其他球團高層推演過的戰略一步也不肯退讓,而且當時灰狼隊已經有了Randy Foye、Troy Hudson、Marko Jaric等控球後衛,要求Rondo不過是想多勒索些贈禮做回報。


「你們灰狼隊已經有那麼多更有經驗的控球後衛,Rondo轉隊後根本不可能在灰狼隊先發,但我們卻得要放棄自己的先發控球,這根本不合理啊!」Grousebeck在電話裡對Taylor據理力爭,很堅定的說。「先發的Rondo對我們比對灰狼更有價值,塞爾提克現在就得要贏球,我們需要Rondo。」


 
檢視較大的地圖 



▲ 麻州南方的瑪莎葡萄園島是度假勝地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Grousbeck同意替灰狼隊負擔部分Telfair的薪水,並設下了下午五點的最後期限,等待Taylor的回覆。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下了大賭注的Grousebeck一直未能等到Taylor的來電,於是,越來越焦躁的他拿起了手機到南方的沙灘上慢跑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與緊張的情緒。終於,在期限的最後時刻,手機上顯示了Taylor的號碼,塞爾提克正式獲得了Garnett。


「我興奮的大喊,想向全世界宣告這個獨家消息。」Grousbeck說。「但在我方圓一英里內空無一人。」










▲ Payton 與太座(ballerwives.com


當塞爾提克與灰狼球團密集磋商時,Kevin Garnett趁著七月下旬參加Gary Payton婚禮的機會詢問了同樣出身芝加哥地區的明星大前鋒Antoine Walker,以及曾經效力過塞爾提克的新郎Gary Payton關於塞爾提克與波士頓這個城市。曾經是塞爾提克一把手的Walker雖然與副總裁Ainge之間的愛恨交織,但Garnett依舊從這位前球員口中得到對塞爾提克球團正面的評價,最後,Garnett也向Walker透露了自己有可能會加入塞爾提克的消息。


儘管已經重複確認多回,但Garnett還是決定再與灰狼隊商討,想要找到一絲讓事情有所轉圜的希望,但依舊沒能得到老闆Taylor的正面回應,直到此時,Garnett才真的對灰狼隊死了心,開始慢慢接受自己即將離開明尼蘇達轉會到塞爾提克的現實。


當雙方協商步入軌道時,Garnett飛到了墨西哥進行短期的度假,此時的他已經慢慢的接受了即將來到的現實。


「慢慢的,但越來越確定,我對這樣的情境越來越適應。」事後Garnett說。「被歡迎的感覺很棒,當確認這點時,感覺真的很好。」











▲ Walker也替老東家助一臂之力

(Zimbio/


Jonathan Daniel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就在Grousbeck與Taylor達成協議的前一晚,Walker與Paul Pierce相約碰頭,在聚會裡Walker將自己最新得到的消息與自己的老戰友分享。事實上,老家就在洛杉磯的Pierce幾次在UCLA球館碰到Garnett的機會,兩人還一起打了球,雖然知道球隊一直對交易Garnett有興趣,但一向謹慎且自我保護程度不遜於KG的Pierce什麼都沒對Garnett提起。


「Toine幾天前剛跟KG一起在Payton婚禮中見面,他告訴我塞爾提克即將換到Garnett。」Pierce回憶著。「我問著:『你確定嗎?』、『你怎麼知道?』當他告訴我是KG親口告訴他時,WOW!隔天,消息就正式公布,我真是不敢相信。」


系列:GAP 重返榮耀



第二十三回:GAP 重返榮耀(23/30)Ainge親訪Garnett 



<本系列以 《Top of the World,Peter May 2008》為基礎,並參考Boston Globe、Boston Herald、ESPN、SLAM、Seattle Times、Washington Post、New York Times等新聞網站與部落格撰寫而成>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Game 1> 內外失靈,塞爾提克不敵騎士

經過兩場刻意的休養生息,克里夫蘭騎士隊果然選到了他們想要的對手,而靠著鬥志與拼勁從一次又一次的交易後的廢墟慢慢站起來的塞爾提克球員也奮力的死守一節半的時間,不僅咬住比賽,甚至帶著四分的領先結束了第一節。

眾志成城,塞爾提克小幅領先第一節

雖然有不少的錯誤,例如菜鳥後衛Marcus Smart守Kyrie Irving時貼得過緊讓Irving利用運球輕鬆切入上籃,而守J.R. Smith又放的太鬆讓騎士隊利用長傳球外線取分,但整體而言塞爾提克的團隊防守還是有效的控制住騎士隊的進攻。雖然LeBron James與Irving能夠取分,但打得並不輕鬆而其他球員也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


▲ James扣籃得分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在進攻上,由於對位的緣故,負責主控的Evan Turner遇上了James。當一開賽James推進至三分線外強勢壓持球的Turner時,Turner連運球都相當吃力,也就遑論要負責組織進攻,讓塞爾提克的進攻有些荒腔走板,直到總教練Brad Stevens將防守判斷失準的Smart放到板凳,改由Isaiah Thomas上場才獲得改善。而在Thomas上場後不久也跟著上來取代Tyler Zeller的Kelly Olynyk很快的在禁區取分、三分線外穩穩入網,一度將比數拉開到22:17的五分領先,雖然老將James Jones的三分一度澆熄了塞爾提克的氣燄,但在Thomas兩度切入得手與Olynyk的三分再度入網下,塞爾提克再度將比數拉開到29:24的五分差,最後以31:27結束第一節。

GAP 重返榮耀(23/30)Ainge親訪Garnett



▲ Bynum是湖人用來爭取Garnett的籌碼 (Zimbio/ Jim Rogash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本系列於周二、四、六刊出>


當Kevin Garnett與Chauncey Billups、Tyronn Lue討論著波士頓的優缺點時,塞爾提克與灰狼的交涉也同步進行著。當然,除了波士頓還有其他球隊在追逐Garnett,同在西區的太陽隊與湖人隊是另外兩個要角。除了灰狼隊本身不願意將Garnett送往同區球隊外,兩隊的人事問題也讓KG感到困擾。儘管Steve Nash是他非常親近的朋友,一開始就主動打電話積極招募Garnett,但太陽隊為了完成交易不得不送出的大前鋒Amare Stoudemire卻是Garnett最希望同場奮戰的大個球員,這情勢讓Garnett有些卻步。


同時間,湖人隊也提出了新的方案,不同於先前四方交易時灰狼隊只收到貶多於褒的Kwame Brown,這回湖人隊將原本四方交易中要給溜馬隊的七呎Andrew Bynum給擺上交易桌,雖然只有兩年資歷但卻是聯盟公認最有潛力的中鋒,此外原本四方交易裡溜馬接收的全能前鋒Lamar Odom也在提案中,以陣容而言,兩個即戰力的組合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 兄弟,跟你老闆說我挺你! (Zimbio/ Jed Jacobsohn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但湖人隊內部的紛擾成了最大的障礙,雖然有Kobe Bryant坐鎮,但此時的Kobe卻一心求去,他與總教練Phil Jackson之間既深且久的心結以及與管理階層的衝突都讓Garnett想要保持距離。


「我心想,這是他們球隊的王牌球員啊!而他卻遭到這種待遇?」Garnett說。「這之後如果換成是我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透過Miller從中斡旋,灰狼隊的總管McHale終於鬆口答應讓Garnett與塞爾提克直接見面溝通,於是McHale打了通電話通知塞爾提克副總裁Danny Ainge進一步的消息,表示經過思考與評估後Garnett願意在自己夏天居住,位於洛杉磯北郊的Malibu家裡碰面。儘管當天是Doc Rivers在奧蘭多每年固定舉行的慈善高爾夫球賽,愛打高爾夫也是固定受邀佳賓的Ainge還是立刻更改了行程,搭機前往洛杉磯並驅車前往Garnett那個可以鳥瞰整個太平洋的豪宅。


在約90分鐘的面談裡,Ainge開始嚼起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除了手中有的王牌Paul Pierce與Ray Allen,Ainge還大力推銷自己正在規劃的板凳陣容,包括了小前鋒James Posey、替補Eddie House等自由球員,當然,這些都要等Garnett這塊最後的拼圖到手後才能繼續完成。



▲ 兄弟,跟你老闆說我挺你! (Zimbio/ Lisa Blumenfeld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我就是讓事情自然的進行,對話也是,細火慢熬。」Garnett說。「Ainge對我毫無保留,非常坦率。這是段非常非常深入的談話,我想我有些太仔細探詢自己正在思考的細節。我向Ainge表達了一些對聯盟的不滿,以及與明尼蘇達之間的不愉快,他也對我透露了自己對塞爾提克的一些感想。當他離開時,我有些忐忑還沒有完全被說服,於是我很快的又再跟Chanucey與Ty Lue連絡,試著從其他角度來看這個變化,也重新評估所有的選擇。當黑夜降臨時結論都指向了波士頓是最好的選擇。」


當Garnett將塞爾提克移入可接受的交易對象後,塞爾提克與灰狼隊的談判也進入了新的階段。選秀會前塞爾提克提出的包裹現在已經不可行,除了Theo Ratliff即將到期的肥約外,最重要的第5順位選秀權已經藉由Jeff Green幻化為Ray Allen,而塞爾提克以McHale一直都相當欣賞的Al Jefferson補上,即使灰狼隊少送出Troy Hudson,但是加上麻煩不斷的後衛Sebastian Telfair都不足以讓灰狼隊主談的McHale答應,當然更遑論老闆Glen Taylor。


為了彌補灰狼隊的損失,Ainge願意將一年前灰狼隊在Szczerbiak交易裡一起送出的2009年的首輪選秀權歸還給灰狼隊,同時還加碼塞爾提克自身的2009年首輪選秀權加入交易,並提出了兩個新的人選,一是年輕的大前鋒Ryan Gomas,雖然只有六呎七吋但肯拼肯纏,有12.1分5.6籃板的成績。另一個則是六呎八吋的飛人小前鋒Gerald Green,雖然才打完第二年球季但已經有10.4分。但灰狼隊跟其他球隊一樣將標的放在Rajon Rondo身上,但同樣遭到Ainge一口回絕,這讓交易一路延遲到七月下旬都未能拍板定案。


這,也許是最後一次Danny Ainge真心的說自己不會送走Rondo。


系列:GAP 重返榮耀


第二十二回:GAP 重返榮耀(22/30)Garnett重新上架 


第二十四回:GAP 重返榮耀(24/30)最後的談判 


<本系列以 《Top of the World,Peter May 2008》為基礎,並參考Boston Globe、Boston Herald、ESPN、SLAM、Seattle Times、Washington Post、New York Times等新聞網站與部落格撰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