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波士頓> 無心插柳的Springfield Mount Holyoke College(曼荷蓮女子學院)之旅

IMG_9967  


▲  Mount Holyoke College


兩週前旋風式的拜訪了愛荷華、德州與加州後,還是麻州滿是湖光山色的環境最讓人心曠神怡,無論是Milford的鄉間小路或是I-90的高速公路,映入眼簾的盡是綠意。開往籃球名人堂的路上,沿著116號道路前進,行進間路旁充滿古意的建築吸引了我們的住意,於是,我們決定在回程前再繞回一訪「Mount Holyoke College(霍山學院、蒙特霍利約特學院或曼荷蓮女子學院)」。


為了省錢,沒有租用GPS,花了些功夫才用手機導航回到了South Holyoke,照著指引轉入Morgan Street才發現校園內幾乎只有教職人員專用的停車場,沿著校園慢慢前進,一邊欣賞校園美景一邊苦無停車位置,很快的,就被巡邏的校警給盯上,在警車的護衛下,我們小心開出了校園,最後在College Street的校門對面找到了幾個能停留兩小時的訪客車位。


IMG_9964  


▲ 學校正門,訪客停車場即在對街


IMG_9966  


Mount Holyoke College創立於1837年,原本許多建造於19世紀的建築在1896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目前主要的建築在1897至20世紀中葉完成,雖然建築的時間有先有後,但延續著相同的建築風格做基底,並不會給人有違和感,甚至在近年導入綠建築概念。


由Milford、Worcester到Springfield,一路上都下著大雨,直到我們抵達籃球名人堂才雲開見日。回到Mount Holyoke College時,大片的陽光透過枝葉灑在古典的歐式建築,就像是一幅映在藍天白雲綠草地上的畫作一般,特別在紅磚瓦堆砌下更有一種屬於新英格蘭區特有的風味。


IMG_0031  


▲ 校園裡鋪滿整潔的草坪,搭配紅磚屋瓦的新英格蘭風情


IMG_9989  


▲ 新舊建築混搭,卻沒有違和感


IMG_9991  


 IMG_9984  


IMG_0131  


IMG_0074  


▲ 六點,但麻州的陽光依然刺眼


走在College Street拍照,一旁了路標讓人眼花撩亂,正納悶誰能搞清楚東南西北時,仔細一瞧,終於在一堆難懂的單字中找到了個米蘭的字樣,原來路標說明了Mount Holyoke College與世界各大城市間的距離。根據學校的簡介,Mount Holyoke College約40%的學生都有出國擔任交換學生的機會,而在校園裡漫步,除了麻州中部典型的白人女孩外,還有非裔、拉丁裔的學生穿梭其間,同時還有許多亞裔的女學生與教師穿梭其間。


IMG_0018  


▲ 與世界接軌


校園草坪的深處設置了一個紀念碑,紀念著創辦人Mary Lyon。做為女子教育的先驅者,Lyon先後創立了數間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原本是提供教師進修的學院,在1837年正式開放一般學生就讀。


IMG_9997  


▲ Mary Lyon 紀念碑


Mount Holyoke 的另一個特色是在校園裡有個分成上下兩區的小湖泊,雨後的天空分外的藍,藍天白雲倒映著紅磚屋瓦,這是哈佛、麻省理工等波士頓市區週遭名校所沒有的風光。繞到湖的另一側,傍晚水波不興的湖面,藍天白雲在水面相互輝映,這可不是尋常校園能有的景致。


IMG_0035  


▲ 藍天白雲下的湖畔建築


IMG_0058  


▲ 雨後,洗淨的藍天直接倒映在湖面上


IMG_0059  


不知是否因為推動綠建築的緣故,校園裡有許多玻璃屋的設計,有整片的落地窗也有格子窗台,透過玻璃,可以一窺內部相當美式的設計風格。


IMG_0090  


▲ College Street 旁的玻璃屋


IMG_0096  


▲ 簡單的美國家具,呈現舒適的空間


雖然只是無心插柳,但Mount Holyoke College卻成了旅途最美的回憶之一。


 


Mount Holyoke College


 


50 College St, South Hadley, MA 01075


<波士頓> 無心插柳的Springfield Mount Holyoke College(曼荷蓮女子學院)之旅

IMG_9967  


▲  Mount Holyoke College


兩週前旋風式的拜訪了愛荷華、德州與加州後,還是麻州滿是湖光山色的環境最讓人心曠神怡,無論是Milford的鄉間小路或是I-90的高速公路,映入眼簾的盡是綠意。開往籃球名人堂的路上,沿著116號道路前進,行進間路旁充滿古意的建築吸引了我們的住意,於是,我們決定在回程前再繞回一訪「Mount Holyoke College(霍山學院、蒙特霍利約特學院或曼荷蓮女子學院)」。


為了省錢,沒有租用GPS,花了些功夫才用手機導航回到了South Holyoke,照著指引轉入Morgan Street才發現校園內幾乎只有教職人員專用的停車場,沿著校園慢慢前進,一邊欣賞校園美景一邊苦無停車位置,很快的,就被巡邏的校警給盯上,在警車的護衛下,我們小心開出了校園,最後在College Street的校門對面找到了幾個能停留兩小時的訪客車位。


IMG_9964  


▲ 學校正門,訪客停車場即在對街


IMG_9966  


Mount Holyoke College創立於1837年,原本許多建造於19世紀的建築在1896年的一場大火中付之一炬,目前主要的建築在1897至20世紀中葉完成,雖然建築的時間有先有後,但延續著相同的建築風格做基底,並不會給人有違和感,甚至在近年導入綠建築概念。


由Milford、Worcester到Springfield,一路上都下著大雨,直到我們抵達籃球名人堂才雲開見日。回到Mount Holyoke College時,大片的陽光透過枝葉灑在古典的歐式建築,就像是一幅映在藍天白雲綠草地上的畫作一般,特別在紅磚瓦堆砌下更有一種屬於新英格蘭區特有的風味。


IMG_0031  


▲ 校園裡鋪滿整潔的草坪,搭配紅磚屋瓦的新英格蘭風情


IMG_9989  


▲ 新舊建築混搭,卻沒有違和感


IMG_9991  


 IMG_9984  


IMG_0074  


▲ 六點,但麻州的陽光依然刺眼


走在College Street拍照,一旁了路標讓人眼花撩亂,正納悶誰能搞清楚東南西北時,仔細一瞧,終於在一堆難懂的單字中找到了個米蘭的字樣,原來路標說明了Mount Holyoke College與世界各大城市間的距離。根據學校的簡介,Mount Holyoke College約40%的學生都有出國擔任交換學生的機會,而在校園裡漫步,除了麻州中部典型的白人女孩外,還有非裔、拉丁裔的學生穿梭其間,同時還有許多亞裔的女學生與教師穿梭其間。


IMG_0018  


▲ 與世界接軌


校園草坪的深處設置了一個紀念碑,紀念著創辦人Mary Lyon。做為女子教育的先驅者,Lyon先後創立了數間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原本是提供教師進修的學院,在1837年正式開放一般學生就讀。


IMG_9997  


▲ Mary Lyon 紀念碑


Mount Holyoke 的另一個特色是在校園裡有個分成上下兩區的小湖泊,雨後的天空分外的藍,藍天白雲倒映著紅磚屋瓦,這是哈佛、麻省理工等波士頓市區週遭名校所沒有的風光。繞到湖的另一側,傍晚水波不興的湖面,藍天白雲在水面相互輝映,這可不是尋常校園能有的景致。


IMG_0035  


▲ 藍天白雲下的湖畔建築


IMG_0058  


▲ 雨後,洗淨的藍天直接倒映在湖面上


IMG_0059  


不知是否因為推動綠建築的緣故,校園裡有許多玻璃屋的設計,有整片的落地窗也有格子窗台,透過玻璃,可以一窺內部相當美式的設計風格。


IMG_0090  


▲ College Street 旁的玻璃屋


IMG_0096  


▲ 簡單的美國家具,呈現舒適的空間


雖然只是無心插柳,但Mount Holyoke College卻成了旅途最美的回憶之一。


 


IMG_0163  


Mount Holyoke College


 


50 College St, South Hadley, MA 01075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波士頓> 羅根機場(Logan Airport)往南站(South Station)接駁公車

IMG_8312  


▲ 波士頓


當我們決定找一個地方休養,轉換心情並療傷止痛時,臉書上一則十年同學會邀請映入眼簾。波士頓,還有甚麼比這更好的選擇嗎?


在麻州,不管國內或國際線,波士頓的羅根機場(Logan Airport)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加上如果沒有人接送,那透過波士頓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勢必是最佳的選擇。機場的轉盤轉盤外就有接駁巴士銀前往地鐵銀線(Silver Line)或是南站(South Station),透過銀線可以轉搭各線捷運到波士頓市內各處,主要的景點幾乎都涵蓋在地鐵線上。而南站則是波士頓轉往麻州周邊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包括通勤列車(Commuter Rail)通往波士頓郊區與連接遠距城市的火車(Amtrak)都在此轉乘。


此外,Logan機場也有快捷巴士(Logan Express)通往市區各處轉介站,有市中心的後灣(Back Bay)、北方的Peabody、西北方的Woburn、西方的Framingham與南方的Braintree,也可以參考相關路線。https://www.massport.com/logan-airport/to-and-from-logan/logan-express/


對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的美國而言,波士頓是少數可以不用租車遊玩的城市。


IMG_8174  


▲ 自備機場早餐


IMG_8230    


▲ 照例,來張機場遊樂照


當搜尋波士頓資訊時,看到篇形容波士頓人不友善的文章,讓人嚇了一跳,因為在過往的經驗裡,波士頓雖然處於寒帶,但波士頓人愛多管閒事並不落人後才是。


十二年前,抵達舊金山機場開啟了一趟災難式的旅程。一出移民關查驗隨身行李時就被搜出了一把讓人一頭霧水的瑞士刀,不僅刀被沒收,似乎也成為日後搭機老是被搜身的命運。折騰許久卻在行李轉盤前苦尋不著自己的兩件大行李,不停的詢問地勤,把所知的英文通通用上加上比手畫腳,終於得到個有人拿錯應該已經送到波士頓的答案(也可能是聽不懂)。當然,轉往波士頓的班機早已離地,又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搞定下一班飛往波士頓的機票。


但要打電話通知在麻州的友人就是個大麻煩,雖然在機場買了電話卡,但面對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只能對著一直撥不通的電話乾著急。


「你要打電話去哪啊?」一個扛下飛機的熱心大姐問,看了看我手中的電話號碼。「波士頓?我是波士頓人!」


大致上這樣的內容,在熱情的波士頓大姐幫忙下,順利的打了電話,在幾乎無人的大客機上直接橫躺一路到了波士頓。


十二年後,再次踏上舊金山機場,有了四個小時的空檔,可以一路陪著小溫跑遍了各個登機門,可說十分愜意。


IMG_8238  


▲ 舊金山機場上空的戰鬥機組


IMG_8259  


▲ 小溫機場特急出發


IMG_8282  


▲ 小溫只能以過太爽來形容


IMG_8233  


▲ Anyway,舊金山是個好地方啊


經過約七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脫離北美大陸,一個迴旋降落在雨中的波士頓。映入眼簾的波士頓Logan 機場比印象中的更為明亮,航站大廈裡放著輕鬆的爵士樂迎接賓客,男女廁所前由紫禁搭配而成的招牌彷彿跳脫了這古老城市的窠臼,儘管那一股濃烈的湖人氣息讓人有些錯愕。一旁Legal Seafood的廣告招牌、波士頓花園裡的天鵝船與各個重要景點,勾起過往在波士頓的種種回憶。


IMG_8306  


▲ Logan 機場男廁


IMG_8308  


▲ Legal Seafood


IMG_8314  


▲ 波士頓重要景點


到了Logan機場,等行李成了件讓人擔心的事情,十年前常在這機場沒等到行裡的記憶深刻,讓人不自覺得捏了把冷汗。雖然此時的B航廈只有兩架飛機降落,但機場硬是將兩班飛機給排在同一個行李轉盤,轉盤轉著轉著,突然就停止了運作,看著空轉的轉盤上的行李條都來自紐華克才鬆了一口氣。但等待的時間實在太久,小溫都不耐煩的跑到了轉盤旁看戲,過了好一會才聽到機器再次運作順利拿到第一個行李後稍稍寬寬心。誰知,沒多久機器又停止了出貨,這時剛熱的心又冷了大半,按耐不住性子繞往出口,這才發現是運輸帶故障,只能在一旁乾瞪眼等著故障排除。


這麼幾次折騰,原本就相當緊張得行程就更充滿變數,由於首站的目的地在波士頓西南郊外的Milford,因此規劃了趕到南站轉搭通勤列車前往Framingham,到了Framingham再由友人接送提貨。


在行李轉盤外的出口就可以看到明顯通往銀線與南站的接駁車,行車間隔約莫八到十分鐘,算是相當密集的班次,但巴士會經過每一個航廈,要繞完相當繁忙的Logan機場就花掉不少時間,也許也是因為會經過太多航廈,因此巴士沒有設計放置行李的位置,有些許不便。


IMG_8320  


▲ 通往銀線與南站的機場接駁巴士


終於繞出了機場,看到個Seaport Hotel站,一旁寫著Silver Line讓人一陣心驚,隨口問了面前的少年郎,只見他熱心的問了目的地,很酷的一句:「留在原地。」讓人安心不少,這時前門一位老兄問著自己要搭紅線要往哪走,另一個年輕人也熱情的回應著如何轉線,波士頓人可一點都不冷漠啊。


接駁巴士先經過銀線的世貿中心站後一路開到南站,當我們到了通勤列車站時,離發車只剩下約莫五分鐘的時間,在旁人指點能車上購票下,好不容易搞清楚方向的我們一路狂奔,在列車長的寬容與打氣下,終於在最後一秒鐘衝上了列車,正式的回到了麻州。


IMG_8321  


▲ 藉由車票,清楚記錄乘客上車時間等資訊


麻州,美好的第二個故鄉。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波士頓> 羅根機場(Logan Airport)往南站(South Station)接駁公車

IMG_8312  


▲ 波士頓


當我們決定找一個地方休養,轉換心情並療傷止痛時,臉書上一則十年同學會邀請映入眼簾。波士頓,還有甚麼比這更好的選擇嗎?


在麻州,不管國內或國際線,波士頓的羅根機場(Logan Airport)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加上如果沒有人接送,那透過波士頓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勢必是最佳的選擇。機場的轉盤轉盤外就有銀線接駁巴士(Silver Line)前往南站(South Station),透過銀線可以轉搭各線捷運到波士頓市內各處,主要的景點幾乎都涵蓋在地鐵線上。而南站則是波士頓轉往麻州周邊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包括通勤列車(Commuter Rail)通往波士頓郊區與連接遠距城市的火車(Amtrak)都在此轉乘。


此外,Logan機場也有快捷巴士(Logan Express)通往市區各處轉介站,有市中心的後灣(Back Bay)、北方的Peabody、西北方的Woburn、西方的Framingham與南方的Braintree,也可以參考相關路線。https://www.massport.com/logan-airport/to-and-from-logan/logan-express/


對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的美國而言,波士頓是少數可以不用租車遊玩的城市。


IMG_8174  


▲ 自備機場早餐


IMG_8230    


▲ 照例,來張機場遊樂照


當搜尋波士頓資訊時,看到篇形容波士頓人不友善的文章,讓人嚇了一跳,因為在過往的經驗裡,波士頓雖然處於寒帶,但波士頓人愛多管閒事並不落人後才是。


十二年前,抵達舊金山機場開啟了一趟災難式的旅程。一出移民關查驗隨身行李時就被搜出了一把讓人一頭霧水的瑞士刀,不僅刀被沒收,似乎也成為日後搭機老是被搜身的命運。折騰許久卻在行李轉盤前苦尋不著自己的兩件大行李,不停的詢問地勤,把所知的英文通通用上加上比手畫腳,終於得到個有人拿錯應該已經送到波士頓的答案(也可能是聽不懂)。當然,轉往波士頓的班機早已離地,又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搞定下一班飛往波士頓的機票。


但要打電話通知在麻州的友人就是個大麻煩,雖然在機場買了電話卡,但面對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只能對著一直撥不通的電話乾著急。


「你要打電話去哪啊?」一個扛下飛機的熱心大姐問,看了看我手中的電話號碼。「波士頓?我是波士頓人!」


大致上這樣的內容,在熱情的波士頓大姐幫忙下,順利的打了電話,在幾乎無人的大客機上直接橫躺一路到了波士頓。


十二年後,再次踏上舊金山機場,有了四個小時的空檔,可以一路陪著小溫跑遍了各個登機門,可說十分愜意。


IMG_8238  


▲ 舊金山機場上空的戰鬥機組


IMG_8259  


▲ 小溫機場特急出發


IMG_8282  


▲ 小溫只能以過太爽來形容


IMG_8233  


▲ Anyway,舊金山是個好地方啊


經過約七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脫離北美大陸,一個迴旋降落在雨中的波士頓。映入眼簾的波士頓Logan 機場比印象中的更為明亮,航站大廈裡放著輕鬆的爵士樂迎接賓客,男女廁所前由紫禁搭配而成的招牌彷彿跳脫了這古老城市的窠臼,儘管那一股濃烈的湖人氣息讓人有些錯愕。一旁Legal Seafood的廣告招牌、波士頓花園裡的天鵝船與各個重要景點,勾起過往在波士頓的種種回憶。


IMG_8306  


▲ Logan 機場男廁


IMG_8308  


▲ Legal Seafood


IMG_8314  


▲ 波士頓重要景點


到了Logan機場,等行李成了件讓人擔心的事情,十年前常在這機場沒等到行裡的記憶深刻,讓人不自覺得捏了把冷汗。雖然此時的B航廈只有兩架飛機降落,但機場硬是將兩班飛機給排在同一個行李轉盤,轉盤轉著轉著,突然就停止了運作,看著空轉的轉盤上的行李條都來自紐華克才鬆了一口氣。但等待的時間實在太久,小溫都不耐煩的跑到了轉盤旁看戲,過了好一會才聽到機器再次運作順利拿到第一個行李後稍稍寬寬心。誰知,沒多久機器又停止了出貨,這時剛熱的心又冷了大半,按耐不住性子繞往出口,這才發現是運輸帶故障,只能在一旁乾瞪眼等著故障排除。


這麼幾次折騰,原本就相當緊張得行程就更充滿變數,由於首站的目的地在波士頓西南郊外的Milford,因此規劃了趕到南站轉搭通勤列車前往Framingham,到了Framingham再由友人接送提貨。


在行李轉盤外的出口就可以看到明顯通往銀線與南站的接駁車,行車間隔約莫八到十分鐘,算是相當密集的班次,但巴士會經過每一個航廈,要繞完相當繁忙的Logan機場就花掉不少時間,也許也是因為會經過太多航廈,因此有一些巴士沒有設計放置行李的位置,有些許不便。


IMG_8320  


▲ 通往銀線與南站的機場接駁巴士


終於繞出了機場,看到個Seaport Hotel站,一旁寫著Silver Line讓人一陣心驚,隨口問了面前的少年郎,只見他熱心的問了目的地,很酷的一句:「留在原地。」讓人安心不少,這時前門一位老兄問著自己要搭紅線要往哪走,另一個年輕人也熱情的回應著如何轉線,波士頓人可一點都不冷漠啊。


接駁巴士先經過銀線的世貿中心站後一路開到南站,當我們到了通勤列車站時,離發車只剩下約莫五分鐘的時間,在旁人指點能車上購票下,好不容易搞清楚方向的我們一路狂奔,在列車長的寬容與打氣下,終於在最後一秒鐘衝上了列車,正式的回到了麻州。


IMG_8321  


▲ 藉由車票,清楚記錄乘客上車時間等資訊


麻州,美好的第二個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