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老溫隨筆> 小溫的京都之旅 嵐山花燈路

IMG_4525.JPG  


▲ 嵐山。竹林步道。夜燈


這幾天常在想為什麼自己總覺得如果再去一趟日本,似乎還是會選擇京都而不是東京?這似乎跟再次造訪京都前的想法有些不同。我懷念築地的壽司,那是難以取代的滋味,更有許多還沒有嚐試的名店;我懷念東京隨處可見的藥妝店,在京都要找間像樣的藥妝店都挺不容易;我懷念天丼的平價美食,在京都要找間平價的好店似乎都不容易。


但讓我選,我還是會選京都。


本以為這次造訪京都,都會去些沒去過的地方。這樣說並不精確,十八年前,剛好是我此生過了一半的時候,考完大學的我跟著我的阿公一起到日本玩了兩禮拜。在關西時我們住在神戶的老咖啡店裡,地鐵就在我們頭上框啷框啷的飛馳而過。每天早上吃完烤土司、水煮蛋,阿公再喝上一杯加了兩份糖的黑咖啡,祖孫倆才一起搭著地鐵轉往大阪、京都等地,傍晚,才又坐著地鐵回到神戶,吃著淋著草莓醬的剉冰結束一天的行程。


所以,說自己沒去過金閣寺、銀閣寺並不正確,事實上,十八年前,都去過。


直到我再次造訪嵐山,才有些明白為什麼自己為什麼似乎喜歡京都多過東京。我想再去築地,但如果你問我是否想再去一次新宿、竹下通?是否想再去一次池袋?似乎沒那麼想。東京太現代了,久了反而沒有寧靜的京都那麼多采多姿,沒有古樸的京都那麼變化萬千。


我開始有點懂舒國治說的京都是什麼滋味,這如果不是我的境界又更深一層,就是又更老了些。應該是後者吧。


IMG_4448.JPG  


▲ 對不起,我把拔的處女座碎念神功發作了,快唸完了,我也快睡著了..對不起


上次造訪嵐山,印象十分兩極。廣川的鰻魚飯、天龍寺的庭園與書畫、竹林之道那份相機留不下的風味,都讓人印象深刻。但另一方面,嵐山的渡月橋在陰雨天裡顯得寂寥,沒有楓紅與落櫻,散落在竹林深處的眾多寺廟近觀彷彿就少了些滋味。


當我們將不能退換的兩張嵐山車票給拋在腦後,用著JR一日卷抵達嵯(ㄘㄨㄛˊ)峨嵐山站時已經是黑夜籠罩的時分。走出閘道,兩個老伯賣力的在發送傳單,仔細一看才知原來嵐山花燈路活動推出了集印章換抽獎的小活動,儘管除了漢字之外啥都不識,我們還是拿了兩份傳單照著走了起來。


IMG_4479.JPG  


▲ 沿路上的楓葉在路燈照射下,像是裝飾品一般


十二月的嵐山夜晚,走在通往嵐山主街道的路上,無情的冷風彷彿能夠穿透雪衣一般。左側路邊的小店飄來陣陣熱煙,抬頭一看原來是嵐山頗有名氣的可樂餅名店「中村屋」,在這樣的冷天下可樂餅正是最大的救贖。我們點了馬鈴薯口味可樂餅稍稍的暖了暖身子,又繼續的往嵐山街道移動。


IMG_4471.JPG  


▲ 熱騰騰的可麗餅在冷風裡更顯可口


IMG_4472.JPG  


▲ 中村屋總本店


IMG_4473.JPG  


▲ 當我們回程時,中村屋已經打烊,早知道就多買些..


「真的有夜燈嗎?怎麼人那麼少?」溫嫂一路擔心的說。


這些疑慮在我們抵達嵐山的主要街道時一掃而空。長長的人龍有秩序的從渡月橋依序往天龍寺、野宮神社方向前進,上次造訪的廣川鰻魚飯依舊安安靜靜的退縮一旁,但通明的燈火讓人無法忘記它的存在。


 IMG_4623.JPG  


▲ 夜晚的廣川


竹林兩旁竹籬笆旁的地上點著燈替夜晚更增添氣氛,竹林裡更不時打著各色燈光照亮竹林,或是特殊擺設。竹林步道裡人群依序前進,這裡只要一停下腳步就能夠感受到背後龐大人潮的壓力,但竹林步道卻跟去年夏天一樣寧靜。人群裡有手牽手的情侶、攜家帶眷的小家庭、結伴的年輕OL,即使是最飛揚、吵鬧的高中生都能夠將音量控制在不影響旁人觀賞夜燈的範圍,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在公共場合的自制力,也唯有這樣的氛圍才能讓竹林夜燈不會淪為菜市場大拜拜,讓人敗興而歸。


IMG_4517.JPG  


▲ 竹籬笆旁的紅色夜燈貫穿整個會場


IMG_4529.JPG  


▲ 遊客依序在竹林步道中推進


IMG_4514.JPG  


▲ 打著藍光的竹林


IMG_4531.JPG  


IMG_4541.JPG  


▲ 一回頭,長長的人龍極有壓迫感


花燈路幾乎就是我們上回在嵐山一遊的相同路線,但夜晚的嵐山有著不同的面貌。小小的野宮神社裡擠滿了人潮,我走到去年祈求安產的小神社前感謝這一年來的保佑與賜福,也祈求神明能夠保佑小溫整個旅程能夠平安。


IMG_4508.JPG  


▲ 燈光下野宮神社


IMG_4495.JPG  


▲ 搶拍照的老先生乍看之下成了野宮神社的人形花燈


IMG_4502.JPG  


▲ 感謝大神保佑


IMG_4504.JPG  


每個轉折的路口與重要的寺廟前都有名家精心設計的花藝擺設,到了小倉池旁,原本放在竹籬笆下的紅色燈籠換成了紙札的竹燈籠,樹林裡則裝飾著各種不同的小玩偶,展現出不同於竹林步道的風格,特別是大多數的人在竹林步道結束後就選擇折返或是走小路回到車站,在身邊的人潮逐漸稀疏下,這樣的擺設又帶出了一絲冬夜的氣息。


IMG_4534.JPG  


IMG_4543.JPG  


IMG_4571.JPG  


▲ 我可能還得要很多年才能領略花藝之美


IMG_4553.JPG  


▲ 竹燈籠


IMG_4563.JPG  


▲ 樹林裡的小玩偶吊飾


在通往二尊院、落柿舍的路上,幾株依舊火紅的楓樹形成的小型聚落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兩旁的景物已經逐漸由竹林、樹林轉成較寬廣的公園或房舍,佈置上也做了更動搭配。現在的日本正掀起一股「源氏物語」的熱潮,嵐山這個京都近郊最著名的景點當然也不能自外,大幅的介紹看板前,小情侶低頭呢喃細語,別有一番風味。


IMG_4573.JPG  


▲ 沿路都有這樣的指示燈


IMG_4589.JPG  


▲ 四周的綠葉讓豐業看來更紅


IMG_4593.JPG  


▲ 落柿舍前的草坪


IMG_4601.JPG  


▲ 看板前的小情侶


IMG_4614.JPG  


▲ 落柿舍


走到落柿舍,京都。嵐山花燈路也算是告一個段落,儘管路上人潮洶湧,但卻無法遮擋京都那能股能穿透外套的冷風。打從出旅館就開始呼呼大睡的小溫一直沒從睡夢中醒來,一樣是昏睡,我們卻沒有在飛機上的安心、喜樂,反而不是東摸摸、西摸摸,即使已經蓋上了日本製披風,此時的小溫就像是武俠小說裡重了劇毒的俠客,紅紅的小臉頰,雙手、雙腳觸手都是一陣冰冷,全身上下只有心臟與小肚肚暖烘烘的,一直到離開花燈路回到嵐山道路上小溫才從睡夢中逐漸紓醒。看到小溫再次生龍活虎,我們也才真正鬆了一口氣。


IMG_4459.JPG  


▲ 多多:小溫,讓我溫暖你!!


對了,我最後只抽到兩個文件夾,倒是推著小溫的跑車跟人力車一起競速吸引不少日本人的目光......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老溫隨筆> 小溫的京都之旅 Citadines Kyoto

IMG_4346.JPG  


▲ 多多:小溫別怕,多多保護你


究竟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還是「行百里路半九十」呢?


機長開始廣播飛機準備緩慢下降,原本依照網路的教戰手冊原本應該拿出鱈魚香絲慢慢的讓小人適應壓力的變化,但廣播聲響起時,小溫還在他的小床上呼呼大睡,網路上只看過怎麼「對付」飛機上吵鬧的小孩,可還沒看過小孩在小床上呼呼大睡降落時該怎麼辦的手冊.就這樣,小溫一路睡到安全帶警示燈亮起,空姐過來要收拾小床時才被溫嫂給抱起,坐在大腿上的小溫過了好一會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打從飛機下降開始,機艙的後方就一直傳來小孩的哭聲,所幸小溫沒有受到影響,在拿出鱈魚香絲後就讓小溫忘記了被挖起床的困擾,而飛機也在不久後就安全的著陸.


IMG_4316.JPG  


IMG_4306.JPG  


▲ 京都,小溫來了..


下了飛機,領了推車,拿了行李,雖然依舊推著小溫的跑車,但海關指揮的老先生還是毫不留情的引領我們走向一排的人龍,發揮了日本人一板一眼的特質.出了海關,我們熟門熟路的走向了JR票亭,買好了JR West Pass並把在報到櫃檯超重被拿出來的羽絨衣給放回大行李箱,就這樣搭上往關西空港往京都的特急列車,準備展開第一天的京都之旅.


IMG_4336.JPG  


▲ JR 售票處的鐵道模型


由於JR West Pass可以一天無限制的搭乘JR列車,因此選擇將嵐山夜燈給放在第一天的行程.在進了JR閘門,才熊熊想起網路上曾經介紹應該在空港的JR買Pass時順便訂嵐山的小火車座位,只能等到了京都站在買票.JR West Pass並沒有劃位因此只能搭乘第四車廂之後的自由席.一上車,小溫就這麼大喇喇的坐上座位,老爹只能拎著相機包乖乖的自己坐到司機前的位置.就看到小溫在位子上忙進忙出,一會向後做鬼臉,一會又跑到隔壁座位串門子,一會自己指著飛機上拿下來的香蕉,一會又吃起了飛機上的蔬菜餅乾,沒有一刻得閒.


IMG_4362.JPG


▲ 這是我的位子!


IMG_4355.JPG  


▲ 嘿嘿


IMG_4360.JPG  


▲ 我先吃完餅乾再......  


IMG_4374.JPG  


▲ 怎麼辦,我吃到停不下來說..


出了京都車站,複雜的動線設計果然讓人暈頭轉向,在服務台阿姨的介紹下,我們到了JR京都站的售票亭購買嵐山小火車的車票,只見售票先生指著時刻表上的來回路線,就這樣我們選擇了四點多出發的車次,但最後才發現這四點多是指從嵐山站出發,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只是當我們發現時已經過了退票時間,白白浪費了六百塊日円.


買完車票,找尋地鐵的出口還是一大難題,特別是上次造訪京都只在出入時各搭了一次地鐵,對JR轉地鐵的印象可說是即為模糊,特別是帶著推車還得要找電梯才能在各層樓之間通行更是有些麻煩.出了JR閘道,再往前出了京都車站正門,左轉之後在左手邊有台電梯,循著指示可以向下到地下鐵的樓層.但一出電梯就會立刻被五顏六色的百貨公司給迷惑,離電梯最近的電動門有前往porta地下街的方向指示,順著指標就能夠脫離百貨公司的迷陣重新找到地下鐵的指標.


IMG_6014.JPG  


▲ 京都車站的簡圖


IMG_6011.JPG    


▲ B2 電梯


IMG_6009.JPG  


▲ 出電梯後的景象,直接走出自動門即可通網Porta地下街


IMG_6007.JPG  


▲ 從Porta地下街回望


IMG_6005.JPG  


▲ 進入Porta地下街就可看到地鐵的指標


IMG_4630.JPG  


▲ 京都車站的耶誕樹


簡單說,地下鐵的京都站約略就在porta地下街的尾端.


這次我們住的シタディーン京都 烏丸五条在五條站出口附近,因此地鐵將成為未來幾天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進入京都站所在的地鐵烏丸線後,選擇往國際會館的方向即可,比較麻煩的是京都的月台電梯只有一部,但往往地鐵站區分成南北兩個互不相連的閘道口,建議進入閘道之前要先認清楚月台的電梯位置,以免夫妻倆得要當挑夫將小朋友給扛下地鐵.


五條站的月台電梯在南端,出了南方閘道出口後左轉找尋六號出口可以搭電梯回到地面,出電梯之後在左轉沿著烏丸通到交叉路口四方各有一個地下鐵出口,Citadines就在一號出口的前方不遠處,但得要花一番眼力才能找到低調的Citadines Kyoto.


IMG_3546  


▲ Citadines 就在一號出口不遠處


IMG_5990.JPG  


▲ 五條站六號出口,左轉可前往Citadines Kyoto


IMG_5986.JPG  


▲ 烏丸五條路口


IMG_4676.JPG  


▲ Citadines Kyoto 十分低調,三樓小小的標示著自己的招牌


IMG_4390.JPG  


▲ 大門入口走同樣的風格


IMG_4392.JPG  


▲ 走廊的設計就像是枯山水造景般


IMG_4398.JPG  


▲ Citadines Kyoto的電梯


出發前就已經透過網路購買了阿卡將(Akachan Honpo)的產品直送飯店,飯店非常貼心的跟阿卡將確認地址以及送達時間,在check in時就可在櫃檯拿到一整箱的阿卡將產品.跟東京相比,京都的飯店比較寬敞些,Citadines Kyoto的小廚房有簡單的電磁爐並附有整套的廚具,相當的方便.小起居間裡有兩人沙發,電腦工作台等等,對需要連住幾天的小家庭而言十分方便.


IMG_4402.JPG  


▲ 小溫的阿卡將


IMG_4406.JPG  


▲ Citadines Kyoto用半透明拉門將房間隔成臥房與起居室兩個空間


IMG_4410.JPG  


▲ 串聯房間與起居室的工作檯,椅子沒有擺正有點不符合日本人的特質,但卻有裝潢雜誌的fu


IMG_4411.JPG  


▲ 應房客要求,Citadines Kyoto將雙人床給靠向窗邊以免小溫滾下床


IMG_4412.JPG  


▲ 洗手台


IMG_4418.JPG  


▲ 小溫興奮的在房間裡四處尋寶


稍稍將所有的行李給卸下,折騰了大半天的小溫終於有時間躺在大床上喝著今天的ㄋㄟㄋㄟ,準備要展開晚上的嵐山夜燈行程.


IMG_4428.JPG  


IMG_4432.JPG  


▲ 八樓的窗外,可以看到一大片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