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老溫遊記>捷克.皮爾森啤酒廠


離開了皮斯克小鎮,好吧,應該說離開了無緣一遊的皮斯克小鎮,就準備起程前往今天中餐的主角,也許是多團友相當期盼的皮爾森啤酒廠,期待著享用捷克第一啤酒品牌的機會。

在庫倫洛夫引頸期盼的陽光在離開庫倫洛夫之後似乎就樂於露臉,真所謂在在大的光圈也比不上一個太陽,即使烏雲依舊飄散在天空中,但金黃色的陽光灑在地上就是讓照片顯得格外的亮眼,特別是在半年之後看到照片後,原本印象中不甚起眼的皮爾森啤酒廠居然別有一番風味。

原本想像中的啤酒廠,基本上就是以台灣菸酒公司的各大酒廠的綜合體,但驅車進入了皮爾森啤酒廠,確有完全截然不同的感受。台灣的酒廠總讓人感覺狹小又略帶點髒亂,同時裡面的擺設就是為了販賣各種與酒扯得上關係的產品,別說吃飯,繞個兩圈就讓人有種想要拔腿就跑得衝動。但在皮爾森啤酒廠,遠遠的映入眼簾就是雙拱門造型的大門,上面標示著酒廠的建造日期與雕像,而進入啤酒廠內,鋪設完整的石子地,加上簡單的庭園造景,讓進入酒廠有如置身公園一般的錯覺,但望向廠內,又可看到兩根大煙囪聳立在工廠之內,彷彿不想讓人遺忘這裡原本是工廠一般。

1649692867.jpg 

走入餐廳,當兩人正在龜毛該坐在那個位子時,一對一對的團友就這樣陸續入座,此時才發現剛挑妥的位子居然乏人問津,六到八人坐的位子只坐了小夫妻兩人。當兩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當口,好心的領隊兼導遊小姐過來邀請落單的兩人一起跟司機進餐,於是,兩人開心的拎著桌上大大的一籃麵包,移駕到導遊與司機落座的六人桌上。

1649692868.jpg 

跟老婆大人討論了許久,老婆大人只記得那一餐有酸菜,而我只記得那一餐有一大塊肋排但不甚美味。

完全不記得吃啥的原因之一是跟司機與領隊相談甚歡,讓我們完全忘記應該要拿相機出來拍照這檔事情。即使司機幾乎不通英文,但還是能夠約略溝通,而健談的領隊也是輔大畢業,當場又顯得更親切了些,只是兩人還是沒有勇氣問看來黝黑的他是否有原住民的血統。

餐廳外擺設了可愛的綠色啤酒桶椅,讓人忍不住又殺了幾張底片,而牆上的大鏡子則讓人忍不住耍起白癡拿單眼相機玩自拍。

1649692869.jpg 

走出了啤酒廠,在酒廠的拱型大門前又謀殺了不少照片,在走往停車場的路上,看著一旁的大啤酒杯模型,忍不住東挪西移之後,硬是擺出了一張手舉啤酒火把的照片出來。

1649692870.jpg 

原本以為已經忘了的啤酒廠,原來還有這麼多東西可寫,馬麗安斯凱就下篇再說吧。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老溫遊記>捷克.皮斯克


1649692866.jpg 


是的,捷克遊記又回來了,在經歷了漫長的二月份煎熬後,在2008年十二月三十日之後未曾更新的捷克遊記又回來了,儘管對捷克的印象依舊是對庫倫洛夫最為深刻,但我們將從彩繪塔再次出發,回到庫倫洛夫停車場。

經過約略十五分鐘的等待,被困在鉛筆店的團友們終於三三兩兩的回到了遊覽車,在導遊兼領隊小姐的一陣「恐嚇」下,終於結束了這趟旅程唯一一次的遲到事件,正式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庫倫洛夫,開始今天的旅程。

剛離開美輪美奐的庫倫洛夫,拉車途中的粉色系列小屋似乎就失去了光彩,加上大夥兒都是早早起床趕赴彩繪塔的結果,就是在離開庫倫洛夫的路上,所有的團友就緩緩的進入了昏睡狀態(這一天的行程也是十天裡印象最模糊的一段,即使沒有這一段空白,恐怕也多不了多少),導遊小姐的獨腳戲也就唱得不甚久。

今天的中午要前往捷克兩大啤酒廠牌之一的皮爾森啤酒廠用餐,但在中途,為了顧及團員們的健康,選擇在前往啤酒廠的途中在Pisek小鎮休息,讓大家稍微解放解放。

由於只是短暫的休息,因此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導遊提供了兩個選擇:

1. 小鎮導覽加上免費廁所
2. 停車場附近的咖啡館,買飲料即可用廁所

對嗜喝咖啡的老婆大人而言,當然是第二個選項較有吸引力,因此,我們直接的走入就在橋邊的莫札特咖啡廳,在點了兩杯咖啡之後,兩人就先後大搖大擺的在櫃臺拿了古老的鑰匙,享受著如廁的快感。

 1649692862.jpg

對著兩杯咖啡大拍特拍之後,如廁完畢的老婆大人如發現新大陸般的對著玻璃咖啡杯讚嘆,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兩個杯子有著不同的造型,看似普通的玻璃杯上,有著象徵著一男一女的標示。在開始準備享用咖啡之際,其他原本猶豫不決的團友們紛紛進到了咖啡館,在廁所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下,只得點上一杯咖啡,以換取那把無法開啟公主房門,但能換取短暫解放的鑰匙。

1649692863.jpg

捷克的咖啡比起台灣淡的多,莫札特的咖啡算是稍稍濃些。喝完咖啡,兩人拿起行囊到捷克最古老的石橋上拍照留念。別看這短短的石橋不甚起眼,他可是捷克年代最古老的一座石橋,也是第一座在橋上雕刻著聖人雕像的橋墩,布拉格著名的查爾斯橋可說是仿照著這座石橋而成的結晶。

1649692864.jpg 

經過咖啡的提神,享受短暫露臉的陽光,就準備前往中午用餐的皮爾森啤酒廠。

1649692865.jpg  

ps 上網看了Pisek小鎮的照片,原來還挺漂亮的 囧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紅襪隨筆> 貝伊棒打洋基 紅襪再現逆轉功


當台灣球迷都專注在王建民的鬧劇時,基襪大戰也悄悄的展開,說是鬧劇,實在很難想像一個主力先發投手在傷停超過半個球季之後,球隊居然連最基本的身體狀況掌握卻空空如也,一個被球隊禁止跑步的投手排在二號,這不是天賦異稟,就是有什麼人搞錯了什麼事情。



當然,台灣球迷選擇相信前者,而紅襪迷更相信後者。



系列戰的第一場由紅襪左投列斯特(Jon Lester)對上洋基右投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這是兩隊陣中新一代投手的對決,儘管原本列斯特隊上的應該是輩份較接近的王建民,兩個過去三個球季聯盟中最會贏球的投手的對戰,巧的是這兩人這個球季初都投得相當掙扎,只不過列斯特在第三場回穩,又回到過去那個讓人有穩定感的投手。



列斯特這場比賽的狀況並不理想,一開賽就被基特(Derek Jeter)敲出安打,後續打者也擊出接近綠色怪物的深遠飛球,接下來捕手維瑞泰克(Jason Varitek)指引列斯特主攻右打者內側低角搶好球數,一度在第二局穩住局面,但在面對第七棒卡布雷拉(Melky Carbrera)與第八棒捕手莫尼納(Jose Molina)時控球失準往兩側發散,替自己帶來許多的麻煩,也導致了失分的危機。所幸在本身的三振功力仍在,加上二壘手派卓亞(Dustin Pedroia)、三壘手羅威(Mike Lowell)的精彩守備加持下,儘管主投的六局中被敲了七支安打,還送出三次保送(都在七、八棒上),但最後只有兩分的失分。



對戰的張伯倫則是另一個故事。這場比賽張伯倫搭配的捕手是以防守跟配球見長莫尼納,但一開賽張伯倫一個偏低的變化球還是被首棒打者艾斯貝瑞(Jocoby Ellsbury)打成右外野安打,接著靠張伯倫的一次投手犯規上二壘,去年的美聯盜壘王艾斯貝瑞盜往三壘,一直注意防止盜壘的莫尼納此時卻顧此失彼的出現捕逸,讓艾斯貝瑞一條龍的回到了本壘得分。



一開賽張伯倫的控球不穩,除了成功的以速球壓制歐提茲(David Ortiz),最後以曲球成功三振外,整體的控球並不理想,所幸第一局的失投球意外讓羅威打成雙殺打化解危機。接下來幾局張伯倫跟列斯特有著相同的困擾,莫尼納主攻的外角球幾乎投不進好球帶,內角的速球缺乏尾勁,讓紅襪打者敲出了九支安打,包括第五局退場前被羅威、維瑞泰克、葛林(Nick Green)連續安打取分讓自己的勝投機會隨風而逝。



列斯特的投球還是讓人擔憂,這場比賽投了114球,好球率依舊偏低,在測速槍不準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感覺得出速球的尾勁不如上個球季,變化球部分只有曲球維持水準,這場比賽部分還是要歸功於維瑞泰克在速差與內外角搭配下擾亂了打者的節奏。上個球季在投球局數與投球數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列斯特的狀況何時能復原,就格外的重要。



接手的岡島秀樹狀況依舊不佳,屬於「怪投」的他速球還是沒能找到準星,不僅缺乏尾勁同時全數偏高,而左投手賴以維生的曲球這場比賽也不理想,從一開始的有高低落差但進壘點過低無法吸引打者,到最後連高低落差都消失,成了餵球投手,在失分且滿壘的情況下退場。這局接下來的英雄是左外野手貝伊(Jason Bay)一個被認為是紅襪隊中防守少數低於聯盟平均水準的外野手,接手的速球派中繼戴卡曼(Manny Delcarmen)先是讓對手擊出左外野飛球製造第一個出局數,而貝伊的快而準的短傳阻斷了洋基跑者回本壘的念頭,接下來另外一個左外野飛球則在貝伊的飛身撲球下取得第二個出局數,雖然三壘的戴蒙(Johnny Damon)回本壘攻下第四分,但已經是最小的損失。



小到足夠讓貝伊在第九局僅剩下最後一個出局的情況下敲出左中外野兩分砲追平比數的程度。洋基守護神瑞維拉(Mariano Rivera)在第八局就提前登場,雖然化解危機但第九局變化球的幅度明顯縮小,讓尤克里斯(Kevin Youkilis)、貝伊與羅威先後敲出結實的安打。對年紀漸長的瑞維拉而言,是否適合過早登場還是洋基隊必須要考量的問題。



洋基隊的守護神出狀況,紅襪隊的派柏朋(Jonathan Papelbon)的情況也不甚理想。一登板先是被捕手莫尼納敲出安打,對基特的打擊被敲出二壘後方的滾地球,若非二壘手派卓亞撲倒後即時回傳一壘的美技守備,派柏朋已經是敗投的候選人。面對戴蒙的投球,派柏朋的速球全數偏高,感謝戴蒙的選球能力讓派柏朋能夠以四壞球取代一球掛點。下一棒的塔謝拉(Mark Teixeira)在看了幾個速球後先是打出了右外野標竿外的深遠界外球,引起一陣虛驚,接著捕手維瑞泰克一改之前內角的配球,導引派柏朋投出今天主審最愛的左打者外角(右打者內角)低球,取回第二個好球數,接著又擋住了派柏朋失控的指叉球,已經連續投了幾個低球的派柏朋冷不防的投出內角偏高的速球,成功的引誘塔謝拉出棒,以三振化解自己製造的一、三壘有人危機。



第十一局就在尤克里斯選到兩好兩壞之後,挑上救援投手馬提(Damaso Marte)略低的速球扛上綠色怪物結束了這場漫長的比賽。



這場比賽就像是2004年之後的典型紅襪比賽,他們總是讓你在絕望中找的生機,告訴你不到最後絕不放棄。貝伊做到了,尤克里斯做到了,當然,整支紅襪隊都做到了。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塞爾提克隨筆>2009季後賽 preview 塞爾提克 vs 公牛(下)


<控球後衛>朗度(Rajon Rondo, 6-1, 171磅)vs羅斯(Derrick Rose, 6-3, 190磅)



在系列賽開打前,沒有太多人意料到這個系列賽會由控球後衛的對決來展開,在明星大前鋒賈耐特傷退,明星射手艾倫在場上手感全無,當家得分手皮爾斯得要面對公牛隊嚴密的防守情況下,上個球季在季後賽就有精彩演出的年輕後衛朗度挺身而出,在第一場比賽裡拿下全隊最高的29分、9籃板與7次助攻,儘管最後朗度的搏命演出依舊沒有辦法彌補三巨頭的失常,在延長賽以2分落敗,但朗度已經用成績讓自己成為塞爾提克季後賽的基石。



這個球季的朗度延續上個球季的成長曲線,每場11.9分、5.2籃板,控球後衛的指標助攻數字則是由5.1次大幅提昇到8.2次。展現在場上的,是朗度即使與三個明星球員同場,但他已經有膽識指揮這些成名已久的隊友跑位、執行戰術,這不僅是個人的突破,更代表了他的地位受到這些老大哥的認可,成為這支球隊的球場指揮者。



朗度打的精彩,初出茅廬的羅斯在第一場比賽裡更是打出名留史冊的一場比賽,以36分追平由名將賈霸(Kareem Abdul-Jabbar)保持的季後賽出登板得分記錄,同時,也率領公牛隊第一次在季後賽裡打敗塞爾提克,這可是連喬丹(Michael Jordan)都無法達成的紀錄。



相較於朗度得要在成名老大哥前努力贏得尊敬,羅斯的職業生涯顯得順遂許多,儘管,這同樣的不容易。羅斯在選秀會上就已經注定會是公牛隊的當家控球後衛人選,原本的乖乖牌辛瑞奇(Kirk Hinrich)很自然的退居替補的位置,但羅斯也表現出符合這種特殊待遇的身手,每場16.8分、6.3助攻與3.9籃板,與其他聯盟一級後衛在菜鳥球季的表現不相上下。



朗度與羅斯的背後,兩隊都有經驗豐富的老將押陣。塞爾提克有毀譽參半(參半恐怕是過譽)的馬貝瑞(Stephon Marbury)與遊走各隊但外線出手快狠准的矮得分後衛豪斯(Eddie House),而這兩人也幾乎是調度保守的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願意擺在場上的所有替補球員。在T.艾倫沒有出賽機會下,兩人不僅要擔任控球後衛的替補,同時也要向上代理到得分後衛的工作。公牛隊則是有原本的先發人選辛瑞奇擔任替補,15年資歷的老將杭特(Lindsey Hunter)也能上場分擔時間。原本就相當穩健的辛瑞奇能夠擔任後場兩個位置的替補工作,以外線為主的傳統控衛路線,讓他與先發的羅斯有著明顯的區隔,在場上也能提供公牛隊不同的進攻組合與化學效應,這是辛瑞奇與羅斯組合最大的特色。



三年經驗的朗度在場上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有效的指揮隊友,但他的表現也同時影響了球隊。當朗度失常無法帶動球隊攻守節奏時,塞爾提克的勝算就大為降低。相對的,年輕的羅斯穩定性不足,第一場與第二場的表現落差較大,但相對的,他的表現對球隊的影響也較小。



<總結>



老天爺似乎並不站在塞爾提克這一端,先是台柱球星賈耐特在休養後依舊無法回到戰場,好不容易傷癒復出的大前鋒波威卻在第二戰裡扭傷了左膝,幾乎確定錯過這一輪剩下的比賽,甚至可能無緣接下來所有的比賽。少了大前鋒的前兩把交椅,讓塞爾提克的禁區調度更為捉襟見肘。而在後場,與波威同樣在例行賽最後關頭歸隊的T.艾倫在季後賽裡幾乎沒有出場的機會,這讓皮爾斯與R.艾倫少有喘息的機會,也增加了後場球員的負擔。



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的保守調度,讓人對塞爾提克的季後賽之路憂心忡忡,特別是第二戰波威受傷,而朗度也扭傷了腳踝,從球季中賈耐特、波威與T.艾倫相繼受傷後,主力球員在下半季的出賽時間就相對增加,到了季後賽又因為贏球的壓力得要持續上場,不僅受傷的風險增加,體能衰退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在關鍵時刻的對抗性與穩定度,這兩個因素,都是任何一支球隊逐鹿中原的球隊最大的殺手。



原本沒有太多人對年輕的公牛隊有太多的期望,但經過前兩場,公牛隊不僅一路緊咬老大哥不放,還在堅若磐石的波士頓主場贏得一勝,讓主場優勢倒向公牛隊,這對不擅長季後賽客場作戰的塞爾提克而言,是一大警訊。



除了古登外,公牛隊的得分並不穩定,但除了例行賽有高得分的羅斯與塞蒙斯外,諾亞、湯瑪斯等人也都能取分,得分點多是一大特色。公牛隊全隊年輕、體力佳,與人手不足又年紀偏大的塞爾提克成強烈反比,第二戰裡敲了塞爾提克14次火鍋,讓塞爾提克個個眼冒金星。儘管塞爾提克扳回一成,但回到公牛主場,前兩戰幾乎看不出來防守為何的塞爾提克,想要過關挺進第二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人手是塞爾提克最大的問題,體能不佳影響的層面極廣,前兩戰顯現出來的狀況如防守、投籃穩定度等等,都是環環相扣,如何讓板凳球員能夠更有效的發揮,是塞爾提克亟待克服的問題。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塞爾提克隨筆>2009季後賽 preview 塞爾提克 vs 公牛(中)


<小前鋒>皮爾斯(Paul Pierce, 6-7, 235磅)vs 塞蒙斯(John Salmons, 6-6, 207磅)



大前鋒賈耐特確定至少將缺席第一輪,失去了這個原本球隊的攻守核心,全隊的重擔都將落在已經在塞爾提克待了十年的隊長皮爾斯的身上,過去一直在賈耐特甚至沃克(Antoine Walker)身後扮演第二人角色的他,能否在這個關鍵時刻不僅在場上以得分帶領球隊,同時以行動以及言語激勵隊友,幫助球隊凝聚戰力,是這個球季塞爾提克能否克服難關的重要關鍵。



少了賈耐特在禁區吸引對手的注意,對手將防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皮爾斯與另外一個箭頭艾倫(Ray Allen)身上,儘管皮爾斯過去有「第四節先生」之稱,但在最後關頭的罰球不進與延長賽裡吃了塞蒙斯一記火鍋,都讓塞爾提克失去了贏球的機會。在艾倫失常的情況下,全場的焦點都集中在皮爾斯一人身上,接下來的比賽裡,皮爾斯能否頂住旁大的壓力在隊友失常的情況下穩住陣腳,是他在塞爾提克隊史上定位的重要時刻。



相較於早已成名的皮爾斯,出身費城七六人隊但在沙加緬度國王隊終於打出主力身手的塞蒙斯就顯得黯淡許多。身高六呎六吋的搖擺人,經過六年的磨練,特別是國王隊的外線訓練,得分的能耐終於在這個球季開花結果,搭配原本就在水準之上的防守,讓塞蒙斯的場上定位由過去介於先發與替補之間,轉化為固定先發,這個球季更有每場平均37分鐘的登場時間,可說是職業生涯發光發亮的一個球季。



職業生涯的前兩個球季曾打入季後賽,但只有短暫的垃圾登場時間,在生涯第一場季後賽先發裡,雖然只有12分進帳,但塞蒙斯就以漂亮的防守讓塞爾提克的第一攻擊手皮爾斯吃足了苦頭,儘管得分不如例行賽耀眼(18.3分),但在整場比賽確有關鍵的地位。



接下來的比賽究竟是矛能找出生存之道,還是公牛隊的盾能繼續發威,且拭目以待。



<得分後衛>艾倫(Ray Allen, 6-5, 205磅)vs古登(Ben Gordon, 6-3, 200磅)



原本,這個位置應該是一組得分亂鬥的局面,但第一次對戰的結果,卻是一面倒的倒向年資、經驗、成績都較為遜色的古登,這對明星得分後衛艾倫而言,無疑是極大的挫敗與污辱。



少了賈耐特在內線的吸引力,讓公牛隊的防守圈得以向外擴張,即使有皮爾斯的切入與柏金斯、戴維斯在禁區取分,但艾倫在外線的準度在第一場比賽裡飽受對手的挑戰,六投進墨對這個成名射手並不是常見的現象。但在禁區球員幾乎無法以單打吸引防守下,面對對手重兵設防,艾倫無可避免的得要自己設法克服目前的困境,如果艾倫的外線繼續熄火,三巨頭僅剩下一角,皮爾斯所面對的防守壓力將加劇,而球隊的前途就更堪慮。



過去幾個球季都在先發與替補間遊走的古登這個球季穩定的擔任先發,依舊是公牛隊的當家得分高手。古登在過去幾年公牛隊的季後賽之旅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平均20分以上的得分能力,原就是公牛隊在季後賽的得分重心。第一場比賽裡,古登強大的火力示範搭配另一端艾倫冷的嚇人的槍管,對比就顯得格外的明顯。



古登的粗壯身材是他得分的重要方式,對身高較高但體重卻相同的艾倫而言,在防守上是個相當大的挑戰,同樣的,古登的對抗性也艾倫的進攻而言也有一定的影響,在艾倫無法取得進攻主動權,又必須分神在防守的情況下,原本可能稍佔優勢的對戰組合不僅無法彌補賈耐特缺戰的損失,反而在第一戰裡屈居下風。



主力替補T.艾倫(Tony Allen)在第一戰裡意外的只有龍套的出場時間,原本佔有優勢的搖擺人替補最後卻無法分擔兩大主力的重擔,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的調度令人費解。主攻防守的T.艾倫沒能上場,對禁區防守已經落居下風的塞爾提克而言,是一大損失,第一戰裡讓公牛隊的後場球員得分予取予求,這也是原因之一。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塞爾提克隨筆>2009季後賽 preview 塞爾提克 vs 公牛(上)


原本戰績領先七六人隊的芝加哥公牛隊在最後一場比賽裡敗給了早已無緣季後賽的多倫多暴龍隊,最後戰績僅以41勝41敗的成績,恰巧五成的勝率結束球季,在東區排名由第六種子降為第七種子,預估的對手也由東區老三奧蘭多魔術隊轉為去年的冠軍隊波士頓塞爾提克。



雖然塞爾提克暫居第二種子,但當家禁區主將賈耐特(Kevin Garnett)右膝受傷,缺席了球季最後的九場比賽,而主力禁區替補波威(Leon Powe)、T.艾倫(Tony Allen)也直到最後兩場才傷癒復出,儘管賈耐特也將在季後賽再次登場,但這些傷兵能發揮多少戰力,對這個系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塞爾提克傷了賈耐特,另一邊的芝加哥公牛隊也傷了主將鄧恩(Luol Deng),因為右脛骨壓迫性骨折從二月二十八日與休士頓火箭隊的比賽後即缺席至今。



兩相比較,還能登場的賈耐特反而佔了些許的優勢。



<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 6-10, 280磅)vs 諾亞(Joakim Noah, 6-11, 223磅)



一個是高中棄學的矮壯中鋒,一邊則是NCAA冠軍隊出身的排骨中鋒,公牛與塞爾提克的五號對決有著強烈的對比色彩。職業生涯前期因為各種傷勢而影響表現的柏金斯在三年前逐漸站穩腳步,更在賈耐特的交易後成為球隊不動的先發中鋒,在賈耐特身邊扮演著綠葉苦工的角色。賈耐特受傷的其間,柏金斯雖然沒有一肩扛起球隊的能耐,但他的防守與籃板能力並不受賈耐特離隊的影響,成為球隊在禁區裡一股穩定的力量。



柏金斯身寬體厚,在球隊有三大超級球星吸引對手注意下,常在禁區有著輕鬆取分的機會,這幾年一直努力鍛鍊自己的進攻技巧,但最可靠的武器還是拿手的勾射。這個球季每場可以敲下2.0個火鍋並抓下8.1個籃板,在賈耐特膝蓋猶有傷的情況下,擔任禁區苦工同時分擔賈耐特的防守重擔將是柏金斯最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在弱邊的補防,對塞爾提克的防守有著極大的影響。



出身佛羅里達大學的諾亞恰與柏金斯相反,六呎十一吋的瘦長身型,在禁區討生活靠的不是碰撞而是靈活度,比的不是卡位而是機動性,這都與柏金斯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公牛隊沒有強力大前鋒的情況下,公牛隊對諾亞在禁區的攻守相當期待,但這個球季諾亞展現的進步幅度卻有點不符合球隊與媒體的預期。



面對老經驗的塞爾提克,容易陷入犯規問題的諾亞如何掌握尺度就相對重要,特別是諾亞在四月份繳出平均10.5分、9.7籃板的成績,加上逼近七成的投籃命中率(.686),是公牛隊在禁區重要的攻守武器,如何讓自己有效率的留在場上,就會是諾亞與公牛隊重要的課題。



中鋒的替補位置上,公牛隊有老經驗的白人中鋒米勒(Brad Miller)擔綱,塞爾提克則是由遊走各隊的排骨中鋒莫爾(Mikki Moore)擔任。米勒在其他球隊都有擔任先發中鋒的能耐,在公牛隊雖然屈居替補,但11.8分、7.4籃板的其實是公牛隊禁區最佳成績,能夠靈活的支援禁區兩個位子是球隊的活棋。莫爾在賈耐特缺席時有不錯的成績,是個稱職的替補,如果賈耐特復出的狀況不佳,莫爾在替補角色的效率,就是塞爾提克唯一能祈禱的一環。



<大前鋒>賈耐特(Kevin Garnett, 6-11, 253磅)vs湯瑪斯(Tyrus Thomas, 6-9, 215磅)



賈耐特的功力早已無庸置疑,上個球季展現了他對這支球隊的重要性,但這次的季後賽中賈耐特的傷勢是塞爾提克最大的變數,儘管塞爾提克在賈耐特缺戰時依舊神勇,但無論是他傷停前對戰魔術或是養傷其間遭遇騎士隊,沒有健康賈耐特的塞爾提克遇上東區兩支主要敵手,光靠皮爾斯(Paul Pierce)與R.艾倫(Ray Allen)雙箭頭取分,還難以彌補賈耐特缺戰的防守損失,特別是少了賈耐特,塞爾提克的攻守就彷彿失去了重心。



經過三個球季,湯瑪斯終於因為鄧恩缺席而站上先發大前鋒的位置,隨著登場時間增加,讓湯瑪斯的績效也有所提升,每場有11.8分、6.8籃板與2.1次阻攻的成績,算是稍稍滿足當年投入選秀時的眾多期待。就像許多年輕的大前鋒一般,大學時代靠著體能、天賦打球,進入職業面對更高、更快的對手,在單打技術不夠成熟,而中遠距離投籃又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角色就格外的尷尬。遇上老經驗的賈耐特,湯瑪斯能不能夠以活力彌補經驗的不足,是公牛隊在這個位置上的重點。



大前鋒替補是塞爾提克這個球季的強項,無論是剛傷癒復出的波威,或是這一段時間代替先發的戴維斯(Glen Davis)都有不亞於其他球隊先發的成績。波威在待班先發的比賽裡有平均14.3分、8.1籃板與1.4阻攻,而戴維斯則有12.6分、5.6籃板成績,如果賈耐特有個萬一,這兩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小伙子將是塞爾提克在禁區中的希望。



相較之下,公牛隊在大前鋒的替補上就相形失色,除了兼差的米勒外,無論是七呎的白中鋒葛雷(Aaron Gray)或是六呎八吋的替補浪人強森(Linton Johnson),,主要的功用還是爭取讓先發主力喘息的時間。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塞爾提克隨筆>2009季後賽 塞爾提克


107:76,在即將進入季後賽的關卡,塞爾提克遭遇到了整個球季最悽慘的一次敗仗,當然,這是在你如果已經忘了季中敗給洛杉磯湖人隊的慘狀的前提之下才成立。



季後賽前敗給東區最主要的對手克里夫蘭騎士隊,凸顯了儘管過去十場比賽贏了八場,但少了明星大前鋒賈耐特(Kevin Garnett)的塞爾提克面對東區的一級強隊還是略遜一籌。過去十場比賽裡,塞爾提克贏了同樣打入季後賽的熱火隊與老鷹隊,在遭遇魔術隊的比賽裡也僅以兩分落敗,但在這場東區老二與老三之戰後,賈耐特就高掛傷兵。塞爾提克在接下來的六場比賽裡寫下六連勝,其中包括兩場遭遇老鷹隊與一場面對熱火隊,讓人一度忘了這支球隊正值當家防守球員缺陣的事實。



也許,我們應該說很幸運的,在這關鍵的時刻裡,東區最大的敵人騎士隊以一個火熱的巴掌送給塞爾提克做季後賽前最大的賀禮。



東區的老六老七之爭尚未有定論,無論是對上目前暫居領先的公牛隊或是尚有一息生機的七六人隊,塞爾提克在例行賽都有絕對的優勢(2-1對公牛,3-0對七六人)。但別忘了,上個球季橫掃東區的塞爾提克到了季後賽卻是面臨無數的苦戰,在賈耐特確定最後兩場季賽都無法出賽下,賈耐特即使順利的趕上季後賽,身體的復原狀況與體能調整都還是未知數。



好消息是波威(Leon Powe)將在球季結束前歸隊,最後的兩場比賽裡還有實戰的機會做調整,特別是倒數第二戰的對手是可能的對手七六人隊,波威的調整狀況就顯得格外重要。



賈耐特再度缺賽的期間,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表現穩定,特別在籃板與阻攻上依舊有穩定的表現,替補的摩爾(Mikki Moore)在這七場比賽裡都能夠適時的發揮功用,而頂替先發的胖小子戴維斯(Glen Davis)更是有著近乎全明星球員的身手與成績,但對上騎士隊的比賽裡,缺少賈耐特在防守上的差距就顯露無遺。



不僅是中鋒伊高斯卡斯(Zydrunas Ilgauskas)有雙十的演出,主將詹姆斯(LeBron James)在禁區裡橫行霸道,如入無人之境,而塞爾提克球員往往是三四個人東拉西扯,也難以跟詹姆斯對抗。儘管柏金斯的阻攻成績相當耀眼,但禁區的「嚇阻能力」相去甚遠,而其他的禁區球員身高(戴維斯)、體重(摩爾)不足,在這場比賽裡都顯露無遺。



當皮爾斯(Paul Pierce)面對騎士隊被鎖死的情況下,另外一個主將艾倫(Ray Allen)也打出了火氣,這都讓塞爾提克在這場比賽裡找不到一絲獲勝的契機。



上個球季的塞爾提克靠著聯盟戰績攻頂而享有所有的主場優勢,這個球季不僅在東區落後給騎士隊,在聯盟裡也比不上死對頭湖人隊,上個球季非常依賴主場優勢的塞爾提克能否在客場贏球就成了另一個觀察的重點。第一輪裡面對實力明顯有差距的球隊,除了把握主場外,在客場能否展現上個球季所沒有的主宰力,能否保持與主場作戰同樣的戰力水準,是塞爾提克在第一輪值得觀察的重點。



最後,這個球季在進攻上已經成為塞爾提克關鍵的控球後衛朗多(Rajon Rondo)的表現對塞爾提克有決定性的關鍵地位,當朗多在場上無法發揮組織功力時,塞爾提克的團隊戰力就大打折扣,會更依賴皮爾斯與艾倫的單打能耐,或是射手豪斯(Eddie House)的即時三分球。



這個球季的塞爾提克與騎士隊、魔術隊在實力上僅在伯仲之間,禁區傷兵問題嚴重的塞爾提克得要在第一輪裡調整戰力以面對強敵。當然,前提是第一輪能夠順利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