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紅襪隨筆>松坂大輔八局一安打的秘密


雖然所有紅襪隊成員都不願意談這尷尬話題,但就在這最不湊巧的時刻,松坂大輔投出了幾乎是大聯盟生涯最漂亮的一場比賽.面對國聯強權費城費城人隊,松坂主投7 2/3局演出無安打,在八局即將結束前才因為費城人隊替補游擊手卡斯洛(Juan Castro)一支堪堪穿越游擊手的幸運安打,打破了松坂大輔演出大聯盟生涯第一次無安打比賽的希望.


 


投球數字已經跨越110球的松坂在八局結束後也卸下手套,改由牛棚巴德(Daniel Bard)接續投球,兩人聯手演出1安打完封紀錄.


 


松坂與捕手馬丁尼茲(Victor Martinez)在面對洋基隊後在媒體推波助瀾下演出了一場美日內鬨戲碼,雖然松坂大輔沒明說,但美國媒體都認定松坂抱怨了捕手馬丁尼茲的配球功力,而相反的,捕手馬丁尼茲公開的表示松坂該為自己的投球負責,自己只是個想幫忙的配角.


 


波士頓媒體興風作浪的功力原本就高,加上此次可說是日本投手居然敢「嗆聲」大聯盟捕手,雖然翻遍報導似乎沒看到松坂指名道姓說了誰壞話,但是諸如前鋒報記者都將松坂形容成了公開挑釁的一方.而波士頓地區的資深棒球記者賈蒙斯(Peter Gammons)也公開表示紅襪隊內部也對松坂老是將問題推給其他人感到反感,甚至點名老投手威克菲爾(Tim Wakefield)對松坂的舉動感到困擾,因為老蝴蝶曾經因為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先發遲到感到困擾,而松坂讓今年開季擔任紅襪開幕嘉賓的老馬看來像是麥達克斯(Greg Maddux)一般.


 


當然賈蒙斯的一番話都是來自自己的鬼扯,打從美國連運動都開始讓媒體名嘴開講後,這些話真是聽聽就算了,即使是波士頓這些進了棒球、籃球名人堂的老一輩作家也都難以擺脫「名嘴化」的惡夢.


 


球賽結束後馬丁尼茲並沒有回答媒體不懷好意的問題,這次只是面帶笑容輕描淡寫的說了「這是我跟松坂的秘密.」


 


所謂的秘密是贏球後心情大好的松坂透過翻譯,洩漏了上場比賽隔天松阪、馬丁尼茲與教練法蘭克納(Terry Francona)間的會議.


 


「隔天我與馬丁尼茲討論過,我不想交代那些細節,但是他的確點出一件事情幫助我準備好這場比賽.」松坂說.「所以我一直專注在準備這場比賽,但這並不代表我跟維瑞泰克(Jason Vartiek)曾經針對這點大大的討論過.我想說的是馬丁尼茲點出了這點,這幫助了我,避免讓我陷入困境,這對我們這場比賽的演出影響甚大.」


 


老捕手維瑞泰克也出面幫隊友駁斥種種傳聞.


 


「我只是再馬丁尼茲需要休息時先發上場,」維瑞泰克說道.「這跟誰在場上投球無關.你們不要老是把這跟專屬捕手扯在一塊.我今天只是幸運,松坂今天強力的宰制了好球帶.我只是再馬丁尼茲需要休息時登場,這跟誰投球無關.」


 


至於信或不信,端看個人,但在京都看到松坂讓老美媒體閉嘴,真是滿爽的!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紅襪隨筆>過渡時期 紅襪陣容的僵局


球季開打後紅襪隊的內訌消息不斷,這彷彿是這個球季波士頓職業球隊躲不掉的宿命,但在另一支內訌軍團塞爾提克已經團結一心的在東區冠軍賽中先聲奪人拿下二連勝,準備在自家迎戰魔術隊的時刻,紅襪隊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雖然有人說內訌是因為當前戰績不佳造成的周邊效果,但隨著戰績逐漸回到五成水面以上,洋基隊也還在可能射程之內,紅襪隊的內訌卻沒有絲毫削減的情勢。除了早知會引爆的洛威(Mike Lowell)地雷外,早先的老蝴蝶落難記,加上最新的美日恩怨情仇:松阪大輔與馬丁尼茲(Victor Martinez)的投補失和也端上了檯面。


 


開季前就有媒體預言,紅襪隊基於合約、情感、價碼留下的幾名老將會是這個球季最大的變數。包括洛威、老捕手維瑞泰克(Jason Varitek)、威克菲爾(Tim Wakefield)、歐提茲(David Ortiz)這幾老的場內表現與場外動態將會影響整支球隊甚深。


 


松阪大輔復出,老蝴蝶只能黯然的擔任長中繼,最近趁著貝奇特(Josh Beckett)受傷暫時重返輪值,但這終究並非長久解決之道,畢竟老蝴蝶簽下兩年合約,且一心要成為隊史勝投記錄者,終究有要面對問題的時分。


 


原本低迷的歐提茲五月份打擊回溫,成了打線上最燙手的強力打者,立刻讓洛威失去了右手指定打擊的工作。老捕手維瑞泰克不僅接補功力深受投手肯定,球季迄今的打擊表現也遠遠凌駕在正選捕手馬丁尼茲之上,這讓原本就不看好馬丁尼茲重返捕手之路的觀察家有了下筆之處。維瑞泰克與紅襪隊的關係匪淺,除了其他球隊不敢打維老主意外(當然,大部分是因為維老的成績與薪水落差太大),維老比賽中間大半都安坐在教練團旁,以他的經歷與背景,未來加入紅襪運作團隊只是早晚的事情。


 


這時,又得要回到總管艾普斯坦(Theo Epstein)的Bridge說。由於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讓他這支「過渡時期」的紅襪軍顯得,不是殘破,而是有點難以調度的感覺。


 


原本V-Mart最佳的位置是一壘手,這是他職業生涯打擊狀況最好的位置,但是由於維瑞泰克的衰退,讓球隊有讓V-Mart嘗試全職捕手的念頭,也為了這個未知數暫停與他的續約談判。經過四分之一球季的測試,V-Mart蹲補的打擊狀況並不理想,但此時卻是無路可走。一壘已經有了應該會穿紅襪球衣退休的尤克里斯(Kevin Youkilis)鎮守,而若要如上個球季讓尤光頭移防三壘,且不說三壘原本有洛威,現在有了寒假高薪聘起來的貝爾崔(Adrian Beltre)負責三壘,兩人之爭就已經讓媒體興風作浪,貝爾崔雖然全壘打依舊沒能進入量產模式,但整個球季都在三成以上的打擊火力,自然沒有V-Mart攪局的空間。


 


一壘手之路不通,指定打擊更是難題一樁。假使原本歐提茲打擊不振,那V-Mart偶爾上來代班也是人之常情,但現在不僅歐提茲的表現恢復水準,右手指定打擊洛威也要分上部分出賽時間,對紅襪隊而言,也是此路不通。


 


除了V-Mart的問題之外,兩大外野手卡麥隆(Mike Cameron)與艾斯貝瑞(Jacoby Ellsbury)即將歸隊,就意味著原本靠著外野獲得足夠出場時間的兩大板凳赫米達(Jeremy Hermida)與霍爾(Bill Hall)也將面臨無球可打的局面,而拉上來代班表現精采的麥當勞(Darnell McDonald)與救火防守員范艾佛瑞(Jonathan Van Every)該何去何從也是問題。其中赫米達雖然打擊率只有228,但是22分打點卻是全隊第5,當兩人出局打者站上得點圈時,赫米達的打擊率高達412,滿壘時打擊率6成,二三壘有人時5成打擊率,紅襪只能說是撿到寶。


 


V-Mart目前打擊率與歐提茲相同都是248,而洛威則由開季手氣火熱的三成以上逐漸手趕降溫至242,老捕手維瑞泰克則保持開季以來的317,打擊率全隊僅次於隊友尤光頭。在洛威不到交易期限很難找到合適買主情況下,如何解開這團難解的習題恐怕會困擾著紅襪隊甚久,特別是假若馬丁尼茲的棒子恢復了熱度,則投手的舒適度與打線間的取捨,又會是另一個新的問題。


 


但當前,打擊實在頗冷手的馬丁尼茲要如何恢復身手?是紅襪隊與V-Mart自身得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紅襪隨筆>松阪大輔一局爆的秘密


在洛威(Mike Lowell)對無法上場表示失落外,紅襪隊目前又面臨了另一個難題,在松阪大輔出賽洋基隊的比賽裡,松阪與捕手馬丁尼茲(Victor Martinez)在配球上出現了諸多歧見,而在松阪一再搖頭的結果,就是松阪的一局大爆炸畫面,讓球隊陷入困境。


 


不僅是松阪,一局爆是紅襪隊這個球季在投手丘上遭遇到的困局。


 


這並不是馬丁尼茲在紅襪隊第一次遭遇到投手的挑戰,事實上王牌投手貝奇特(Josh Beckett)在短暫與馬丁尼茲搭檔後,紅襪隊還是讓老捕手維瑞泰克(Jason Varitek)負責貝奇特的蹲補工作,但總教練法蘭克納(Terry Francona)表示球隊無意建立專屬捕手的制度,當然,這也包括了松阪。


 


對洋基隊賽後馬丁尼茲針對第一局的亂流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而他將矛頭指向了自己的投手松阪。「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他是負責投球的人,我只能盡力在背後幫助他脫離困境。但終究他是那個有球在手的人。」


 


「就像我說的,我只是在本壘板後想要幫助他的捕手而已。」馬丁尼茲繼續。「但他是最後決定投什麼球的人。我只是提供建議,而他能決定要或是不要。」


 


「只有一件事情我很確定,但我還沒準備好分享這點。」


 


相較於馬丁尼茲的大鳴大放,慘遭砲轟的松阪大輔則顯得保守,當然也許哪天又會有日文媒體爆料。


 


當然,最後又是總教頭出來打圓場。


 


「當你輸了這樣一場比賽,賽後得要面對媒體討論這些尖銳的問題,當然,這會參雜些情緒在裡面。」法蘭克納替馬丁尼茲緩頰道。「投手對配球搖頭對我不是什麼大問題,我想對V-Mart也是如此,我想這是他想表達的。」


 


「我想這是球員遭遇挫折的表現,」教頭說。「我對他們的態度是『OK!如果我們感到挫折,那該怎麼去改善它?』表現挫折容易,但該如何去修正這些錯誤?這正是目前我們要做的事情。」


 


在這場比賽之後,馬丁尼茲擔任了貝奇特的捕手,而貝奇特在4 2/3局裡被敲了5支安打,丟掉了5分(3分自責分),賽後因為背部不適退場的貝奇特也進入了15天傷兵名單。


 


松阪大輔本季四度出賽,其中三場慘遭砲轟,並且出現一局爆症狀,這三場比賽的搭檔捕手都是馬丁尼茲,讓兩人搭檔的防禦率呈現爆炸的11.05。而今年唯一一場松阪大輔的優質先發正巧出現在維瑞泰克蹲補的球賽,7局的投球松阪不僅沒有四壞球出現,同時只出現3支安打,丟掉1分自責失分。


 


如果從松阪大輔進入大聯盟起算,則松阪與維瑞泰克的搭檔防禦率為3.99,而馬丁尼茲則為7.89。在上個球季唯一一次搭檔中,松阪主投7局被敲初6支安打但有5次四死球,全場只丟了1分。如果更進一步的以控球狀況來作分析,當V-Mart蹲補時,松阪每9局會丟出5.94次四死球,而維瑞泰克則是4.11次,對手打擊率則是31對上了24


 


過去松阪是以能送人上壘但能保持低打擊率而著名,當V-Mart蹲補時顯然這個特徵不再存在,或者應該說松阪變得更容易投出四壞球,更不容易在關鍵時刻投出三振(V-MartSO/BB0.9,維瑞泰克則是2.1),卻更容易被敲出安打,這也許能解釋為何松阪會出現一局爆炸的徵狀。


 


也許下一場能夠在看到維瑞泰克負責接補松阪,畢竟這中間的數據差異實在太過劇烈與明顯,紅襪隊實在沒必要在此時繼續要面子賭上一把。


本文引用projo.com內容
http://soxblog.projo.com/2010/05/are-there-chemi.html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塞爾提克隨筆>魔術自亂陣腳 塞爾提克客場二連勝


不被預期打入東區冠軍賽的塞爾提克在第一場理以穩定的優勢有驚無險的打破了客場,而季後賽一帆風順的魔術隊則因為慢熱成了塞爾提克的祭品,恐怕沒有人預期塞爾提克能夠在第二場比賽贏球,帶著2:0的絕對優勢回到波士頓。


但塞爾提克辦到了,而且,魔術隊幾乎是栽在自己的手上。幾乎所有的狀況都有利於魔術,先是塞爾提克先發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六犯離場,接著利用朗多(Rajon Rondo)在剩下三分半鐘滑倒失誤之後反超前,最後在剩下半分鐘落後三分時,魔術隊製造塞爾提克大主將皮爾斯(Paul Pierce)六犯離場,只要兩罰進球並加強防守,勝利與魔術隊的距離似乎比塞爾提克要近些。


也許是巧合,這一場比賽魔術隊正巧栽在NCAA的兩大名校手上。先是北卡大的卡特(Vince Carter)在成功造成皮爾斯離場後,居然連續兩罰落空,讓塞爾提克死裡逃生。接著魔術隊漂亮的防堵塞爾提克外線進攻,讓賈奈特(Kevin Garnett)在外線投籃力道過大,杜克大學的瑞迪克(J.J. Redick)居然運了五秒後才發現應該先喊暫停,讓魔術隊原本8.9秒的最後一波反擊只剩下3.5秒,而且還是在後場端發球,讓魔術隊在勉強將球傳出之後讓尼爾森(Jameer Nelosn)槍響大號三分球看來毫無希望。


原本應該是本場比賽英雄的瑞迪克就這樣成了狗熊。由板凳出發的他這場比賽有16分、5籃板、4助攻的成績,他的優異表現是魔術隊在第一節落後下能夠穩住陣腳的關鍵,特別是他的三分外線與罰球,填補了主力控球尼爾森這場比賽表現不佳的缺口。但瑞迪克大幅增加的出賽時間也成了塞爾提克的機會,不管是朗多、艾倫(Ray Allen)或是T.艾倫(Tony Allen),只要是瑞迪克防守,無不直接帶球硬切,或是面對籃框一對一硬上,即使本身沒有得分,也能夠有效打亂魔術隊防守陣式,讓塞爾提克的氣勢在下半場能夠壓著魔術直到最後關頭。


上一場表現被比下去的朗多這場比賽明顯回神,除了不在執著於挑戰尼爾森的鋼甲厚度外,朗多趁著瑞迪克或是威廉斯(Jason Williams)在場時利用身材硬吃,或是藉由隊友單檔錯位時大膽在中距離跳投,特別是比賽最後一分半鐘時大膽底線中距離出手,讓塞爾提克從新回到三分領先,也彌補了朗多自己兩分鐘球滑倒走步造成球隊落後的大缺失。全場比賽朗多攻下25分、8助攻與5籃板,平常亂七八糟的罰球六罰五中,幾次漂亮的助攻也讓塞爾提克能夠突破魔術隊的嚴密防守。


反倒是魔術隊的尼爾森這場比賽陷入低潮,特別是當朗多在最後一分半時跳投得手,十秒鐘後尼爾森直接運球在圈頂拔起跳投的決定,讓塞爾提克大大的鬆了口氣,雖然尼爾森接下來的切入讓魔術隊只有一分落後,但這個明顯腦充血的舉動讓魔術隊的氣勢大受影響。在此之前霍爾(Dwight Howard)幾乎宰制了整個禁區,防守卡特的皮爾斯也陷入五犯困境,甚至熱手的瑞迪克都是更好的進攻選擇,這一個快投的決定讓魔術隊失去了多進一球的契機,再加上最後關頭卡特的兩罰落空,是魔術隊最大的兩個敗筆。


瑞迪克的昏頭則是火上加油的受難者。


這場比賽霍爾幾乎控制了整個禁區,13次出手命中9球,17次站上罰球線得手12次,拿下30分與8籃板,失誤也降低到3次,塞爾提克幾乎沒有人能有效的防堵,改變上一場卡位後下球往底線翻身的蹩腳動作,霍爾這場比賽在卡位後轉往中間方向勾射出手,身高加上手長可說是無往不利,是魔術隊可以在下半場緊咬不放甚至逆轉的主要原因。如何牽制霍爾又不讓魔術隊其他球員趁勢而起,是接下來回到主場塞爾提克的重要課題。


兩隊的防守在這場比賽都展現了強烈的決心,從開賽到結束雙方都保持著密不透風的防守,霍爾上半場甚至直接將皮爾斯劈倒在地,兩隊小動作也不曾稍減。即使帶著兩勝的戰績回到波士頓,塞爾提克還是無法掉以輕心,畢竟這個球季的季後賽主場優勢並不明顯,如何儘速聽牌對塞爾提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塞爾提克隨筆>防守大戰 塞爾提克首戰險勝


如果在季中問我塞爾提克季後賽能走多遠?答案應該會是在東區第二輪止步。沒有人懷疑這支球隊能夠打到季後賽,但這支年華老去防守又有大問題的球季到了季後賽,面對有聯盟加持的克里夫蘭騎士隊,或是上個球季打敗塞爾提克的奧蘭多魔術隊都是前途堪慮。當然,只要塞爾提克第一輪不是直接遇上亞特蘭大老鷹隊的話。


但在例行賽最後一場比賽裡,這樣的「信念」有了動搖。關鍵就在於整個球季都在晃頭晃腦的華勒斯(Rasheed Wallace)身上,即將進入季後賽,早就老的不想打的華勒斯居然專注在場上打球。


這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了。


看完了第二輪,特別是從第四場開始的三戰,這支球隊的防守回來了,例行賽五個球員往兩個地方跑的狀況不再,取代的是當對手侵入禁區時,會有五個張牙舞爪的防守者撲上。雖然切入後分球是籃球場上的基本打法,但當你切入後沒法分球時,結局會是個失誤與對手的快攻。


雖然上個球季的塞爾提克沒有賈奈特(Kevin Garnett),但如果要說KG會是這個系列賽的決定性因素,那也有些言過其實,即使在第二輪KG表現的相當搶眼,但膝蓋的退化導致的對抗性與爆發力的衰退都讓他在進攻上難以扮演決定性角色,特別是面對禁區對抗性相當強的魔術隊。但有KG的塞爾提克在防守上能力大幅提昇,特別是中鋒柏金斯(Kendrick Perkins)與替補前鋒戴維斯(Glen Davis)都是身高不足的肌肉棒子,有了KG與華勒斯兩個身高、經驗具足的大個子,是塞爾提克在禁區對抗的重要武器。


前兩輪打得相當精采的後衛朗多(Rajon Rondo)在第一場比賽裡進攻上遭遇不少困擾。和上一輪防守軟弱的威廉斯(Mo Williams)不同,魔術隊的控球後衛尼爾森(Jameer Nelosn)不僅身強體壯,背後更有超級防守中鋒霍爾(Dwight Howard)把守最後一關,在第二輪把對手整得情緒失控的朗多在第一場比賽反倒成了受害者,第四節情緒失控的他讓球隊陷入了差點慘遭逆轉的危機之中。


這也暴露了塞爾提克在控球後衛上缺乏資深替補的缺點,當朗多情緒失常時,塞爾提克的進攻節奏就會受到傷害。替補是兩隊另一個對抗激烈的項目,魔術隊的瑞迪克、威廉斯、皮崔拉司(Mickael Pietrus)與中鋒高泰(Marcin Gortat)都有在其他球隊先發的能力,而塞爾提克則有華勒斯、戴維斯與T.艾倫(Tony Allen),除了控球後為塞爾提克只能由T.艾倫硬頂外,兩隊的差異甚小。


缺少合格的替補控球對塞爾提克的殺傷力目前難以論斷,特別是在尼爾森的強勢攻防下,身材居於劣勢的朗多隨著系列進行,勢必無法每場都打上四十五分鐘,而替補的T.艾倫得要分擔防守卡特(Vince Carter)的重責大任,控球後衛會是目前塞爾提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此時,就只能說當初總管安吉(Danny Ainge)換來教練團不敢用的羅賓森(Nate Robinson)是一大失策,特別是在這個非常需要防守的系列,身材更弱勢的羅賓森或許能扮演奇兵的角色,但調度一向保守的瑞佛斯(Doc Rivers)要下這樣賭注的機率恐怕有限。


塞爾提克第一場比賽裡兩度靠著防守將與魔術隊的差距拉開,但隨著領先的幅度加大,球隊在攻守兩端鬆懈的情況就更明顯,讓魔術隊的替補瑞迪克(J.J. Redick)與威廉斯(Jason Williams)打得像是明星球員一般。最後關鍵時刻霍爾也拿出聯盟當今最佳防守球員的身手,讓得分急凍的塞爾提克一點一點流失優勢,最後被追進至兩分差距,讓塞爾提克幾乎翻船。


這場比賽魔術隊的外線射手路易斯(Rashard Lewis)毫無發揮,特別是三分外線六投進墨,依過去的經驗,路易斯季後賽一場冷一場熱的特性,下一場比賽塞爾提克將會有番苦戰。


防守會是這個系列的關鍵,兩隊誰能夠在防守由現在的半場延續到一整場,就會是系列的贏家。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塞爾提克隨筆> 2010 playoff 小皇帝失神 塞爾提克六人二位數聽牌


很久沒有那麼有趣的系列賽,整個系列賽裡幾乎沒有兩場比賽是相重複的戰況,每場比賽都有不同的情況。第二戰裡塞爾提克在客場靠著防守捏熄了騎士隊二連勝的希望,而轉戰客場的騎士隊卻靠著詹姆斯(LeBron James)一個人大殺四門的表現讓波士頓經歷了隊史上最慘痛的主場屠殺,而第四戰,塞爾提克一雪前恥,靠著年輕控球朗多(Rajon Rondo)的大三元演出成功捍衛主場,也讓詹姆斯的全能演出成了空包彈。


經過了四場比賽,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塞爾提克已經不是過去那個GAP連線的球隊,靈魂人物已經轉移到了控球後衛朗多身上,上半場為了控制朗多,騎士隊捨棄控球威廉斯(Mo Williams),改以得分後衛帕克(Anthony Parker)、威斯特(Delonte West)甚至第二節派上詹姆斯來一對一防守朗多,當朗多切入時甚至有雙人包夾的防守戰術,對一個控球後衛而言,這可是相當的尊崇。


歷史告訴我們,過猶不及都是不好的事情。


第一節騎士隊的專人防守奏效,朗多屢次運球都進入了人牆,不僅無法得分,連助攻也無法施展。但隨著騎士隊把帕克與詹姆斯移往防守朗多的趨勢越加明顯,塞爾提克的雙槍皮爾斯(Paul Pierce)與艾倫(Ray Allen)在第二節拿出全明星的身手,騎士隊較為矮小與軟弱的防守者立刻成為他們屠殺的對象,逐漸在第二節末由小幅落後轉為領先。


第三節騎士隊眼見換防策略糟對手識破,但騎士隊又不能失去威廉斯的進攻火力,只得恢復正常防守模式讓威廉斯負責防守朗多,這讓朗多頓時成了出閘猛虎,單打、換手切入、防守樣樣出爐,打得威廉斯招架不住,隨著威廉斯的情緒浮動,騎士隊的進攻陣式也因而陷入混亂,讓塞爾提克在第三節順利的拉開比數。


騎士隊的比賽當然不是由威廉斯來主宰,但這場比賽詹姆斯顯得意興闌珊,才是騎士隊輸球的關鍵。過去幾場比賽不難發現,即使詹姆斯的右手有傷在身,但他只要持球硬切入禁區,即使投籃不進通常也會響哨送他上罰球線,不僅打亂對手節奏,也把塞爾提克的主力球員整得七葷八素,每個人身上都得背上個幾次犯規。


這場比賽的吹判尺度相去不遠,維持NBA一貫絕不為所動的立場,但詹姆斯這場比賽多次在外線拿球後兇狠的比劃兩下後,就將球傳出或是收球在中距離跳投,雖然最後還是上了12次的罰球線,但整體的威脅力與前幾場相去甚遠。


事實上,騎士隊獲勝的兩場比賽裡,詹姆斯都出手超過22次,而落敗的三場比賽裡,詹姆斯出手最高僅有18次,他的攻擊積極度對騎士隊有莫大的影響。


雖然塞爾提克再次攻破騎士隊主場取得聽牌優勢,但這個系列的主場優勢並不明顯,而每個人也都清楚,當詹姆斯提起屁股時,就算全隊五人聯手也無法阻擋詹姆斯。塞爾提克整個系列最重要的球員毫無疑問的是朗多,騎士隊勢必會在針對朗多設計更多的防守,第六戰裡如何利用朗多來帶動攻勢,而隊友是否能像這場比賽一般幫助朗多脫離泥淖會是除了詹姆斯之外另一個關鍵點。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塞爾提克隨筆> 2010 playoff 塞爾提克客場奪勝


許多老油條球隊在例行賽裡打得荒腔走板,總期望鬆掉的螺絲能夠在季後賽拴緊,過去這些期望往往都在季後賽開打後徹底的被摧毀,但在第一輪對上熱火隊的比賽,塞爾提克的老骨頭們卻讓人看到了一絲火花,特別是例行賽裡打得拖泥帶水的替補中鋒華勒斯(Rasheed Wallace),居然像是換個人一般的熱情演出,讓人刮目相看。


第二輪對上東區奪冠呼聲最高的騎士隊,塞爾提克在第一場慘遭對手逆轉,雖然讓人扼腕但也讓擔憂了一整個球季的塞爾提克球迷稍稍恢復了對這支老骨頭的信心。第二場比賽,塞爾提克在上半場保持微幅的領先,並在第三節開始以穩定的進攻甩開了騎士隊,建立超過20分的領先優勢。第四節騎士隊又再一次吹起反攻的號角,塞爾提克直到最後關頭才回魂,又一陣努力才又阻斷騎士隊的反撲火焰,成功的在客場拿下寶貴的一勝,帶著一勝一負的成績回到波士頓主場,也讓塞爾提克變相的在這一輪裡獲得了主場優勢。


但若是看了比賽,塞爾提克實在稱不上打得好,特別是擔任禁區主攻的大前鋒賈奈特(Kevin Garnett)除了第三節靠著戰術搭配數次得手外,無論是單打、跳投或是後衛朗多(Rando Rajon)的空中接力都是失敗多過成功,雖然有18分、10籃板的成績,如果不是第四節有關鍵的三分打,整體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目前的賈奈特只能在無人協防的後門單打中取勝,這也許是這個傳奇球員最哀傷的一環。


兩戰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騎士隊的整體表現,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其他球員能夠挺身而出,例如控球後衛威廉斯(Mo Williams)、替補大前鋒希克森(J.J. Hickson)兩人的表現。第二戰裡騎士隊不是沒有機會,特別是在第四節裡連續追分的時刻,但是當隊友沒有辦法在詹姆斯(LeBron James)受制於防守時稱職的演出,就會讓反撲的火焰被捏熄。


整個球季下來,塞爾提克的防守對年輕有活力的快速部隊抵禦能力較差,而對一人球隊有較佳的防守能耐,畢竟耍狠是這支老油條球隊的特長。


經過幾個球季的調整,騎士隊的陣容已經不是過去那支詹姆斯與其他人的球隊,歐尼爾(Shaq O'Neal)、傑米森(Antawn Jamison)都是全明星級的球員,威廉斯已經證明自己是個能得分的控球後衛,而替補大前鋒瓦拉喬(Anderson Varejao)則是聯盟裡最有活力與機動力的替補禁區球員之一。塞爾提克並沒有特多的能耐阻擋詹姆斯,特別是在他能夠自由四步上籃,能夠四處橫衝直撞,也能夠任意的防守之下。第四節騎士隊的反撲與其說是那個球員的異軍突起,或是某人接管球賽,還不如說是騎士隊的積極防守奏效,不管是朗多或是皮爾斯(Paul Pierce)都無法有效的將球順利傳輸,而禁區的賈奈特也無法在防守具有對抗性的情況下取分,讓騎士隊有一路快攻的機會。當你讓詹姆斯這樣快攻,就算場上只有五對五,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說實在的,看到場上的裁判,真有種冷汗直流的感覺。


騎士隊如果在防守上一直維持第四節中段一般持續的協防並壓迫持球後場球員,切斷塞爾提克將球送到賈奈特身上在坐傳導的攻擊模式,將會是一大困擾,特別是當詹姆斯防守皮爾斯時,過去皮爾斯各種賴犯規的招數都不管用,即使摔得再慘也是枉然。但這樣的防守非常的耗費體力與精神,而騎士隊的後場加上小前鋒只有威斯特(Delonte West)一人替補,在沒有辦法堅持整場四節的防守下,要能堵住塞爾提克四個得分點會相當的辛苦。


相形之下,塞爾提克的一雙後衛與防守主力T.艾倫(Tony Allen)能否在皮爾斯被箝制住,而賈奈特無法強勢取分的情況下有所表現,就會是整個系列的關鍵了。


最後,看到戴維斯(Glen Davis)站在歐尼爾面前只到橫隔膜的模樣,實在很痛苦。